猫会以何种方式离开你(其实猫对你的依恋)
猫会以何种方式离开你(其实猫对你的依恋)事实上,养了猫之后,养猫不如养狗,想获得猫的喜爱,真的太难了!想跟猫培养感情,比登天还难......如此种种的评论,总结出同一个讯息:
相信大多数铲屎官,在成为铲屎官之前,对养猫都有这样的理解:
猫又养不熟
猫哪有狗粘人
狗肯定比猫更容易亲近
想跟猫培养感情,比登天还难
......
如此种种的评论,总结出同一个讯息:
养猫不如养狗,想获得猫的喜爱,真的太难了!
事实上,养了猫之后,
铲屎官才发现自己以前有多么误解猫...
其实,主子对你的依恋,比你想象得多的多!
为了用数据说话,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博士Vitale,和她的项目助理们专门对此做了一个实验——猫咪们对主人的依恋程度有多高?
实验过程他们邀请了70只幼猫和30只成猫,以及它们各自的主人,分别来到实验室。
实验开始之后,主人和自己的猫,会在一个房间里待6分钟左右。
这个房间对于主人和猫来说都是陌生的,主人会在这个房间里短暂地陪伴自己的猫适应环境,然后独自离开,留下猫在房间里,过几分钟之后再回来。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会记录下所有猫咪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的所有行为状态,比如喵喵叫、来回踱步、是否会靠近房门口、在什么位置趴下、是否会躲在角落等等。
记录完猫咪无人陪伴的状态之后,主人便回到房间,科学家们再次对回归到主人身边的猫咪的行为状态进行了记录。
实验结果最后的实验结果证明,有64.3%的猫咪,对主人有很强的依赖感。
主人短暂的离开之后,猫咪喵喵叫的频率明显提高,它们会一直守着主人离开的方向;
主人回来之后,猫咪会一直守着自己的主人,在腿边蹭、绕圈、趴到主人身上等等;
在得到了情绪安抚之后,猫咪才会开始探索房间里的一切事物,探索过程中,会时不时地回到主人身边“打卡”,确认安全感。
在实验过程中,猫咪频繁地喵喵叫、来回踱步,是在释放不安、焦虑的信号;靠近房间门口,因为那是主人离去的方向,相对而言有一定安全感;蜷缩在角落里,是猫咪害怕的表现...
从实验结果来看,蹭腿、绕圈、趴到主人身上、寻求安抚、回到身边“打卡”等等行为,在科学家们看来,都是一种“安全依恋”,代表着被主人呵护的猫咪们,对主人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安心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在它们眼里,主人=安全感,当主人消失、且自身处于陌生环境时,猫咪会展现出一定程度的焦虑之情,当主人回到它身边之后,它们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情绪得到放松。
当然,也有一些胆小的猫咪在主人回来之后依旧焦虑的,要么躲在主人边上,要么躲在角落里一动不动。
其实这个实验早在1970年就已经有科学家用来测试过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实验结果是65%,后来也有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用来测试狗狗和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实验结果是58%。
从结果来看,对比狗狗而言,猫咪在感到压力时,需要对主人的依恋程度更高,也就是说,遇到压力时,猫咪比狗狗更需要主人的陪伴。
2017年,主导这次猫咪和主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科学家Vitale又做了一次实验,是研究猫咪习性的。最终结果显示,相较于和玩具、零食互动,猫咪其实最喜欢的还是和主人互动。
所以,铲屎官的细心照顾,最终也是能换回喵主子的真心的。
它们只是不会说话,但在它们心里,早已认定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