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哪种恢复方法好?中风后遗症的患者
中风后遗症哪种恢复方法好?中风后遗症的患者2)维持前臂旋转运动:坐在桌旁,两手心相对,手指互握,前上肢拉伸,身体倾向于患侧,以未患病一侧的手推动患侧手向外旋转,达到拇指能碰触到桌面的效果。反复训练后,逐渐发展为双手手指伸直闭合.健侧手能使患侧手大拇指触及桌面。1)防止上肢肌肉痉挛萎缩:平躺在床上或者地面上,双膝屈曲,双手相握,环绕住两膝,后臀部稍用力向后延展,使双肘受力而拉直,肩部被动展开。重复做这样的动作。也可以只屈患侧腿,另一腿平放床上或地板上。中风后遗症患者多有心血不足,脏腑不调,经脉不畅等病理表现。五禽戏健身气功疗法具有调和气血,通利脏腑,调畅经脉,舒筋活络等功效。因此坚持练习患者瘫肢功能多数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此气功疗法在血压增高、心脏病发作、高烧感冒时不宜使用。自主练功时应先慢后快,用力均匀。若由医生或家属施功治疗时不可采用任何粗暴强硬的被动性活动,以防患者组织损伤及骨折关节脱臼、局部组织疼痛肿胀等而造成不良后果。3
中风后遗症就是中风病的恢复期。患者中风,进行抢救治疗,待神志清醒后,进入恢复期,有可能出现偏身不利、口歪、语言謇涩或失语等后遗症。这就需要长期康复治疗才能有效缓解。那么这类患者可以做一些什么康复训练呢?
1.太极拳
中风后遗症人群如果肌力尚存,可以适当运动的话,可选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或四十二式太极拳。每天早上7:00~8:00锻炼1小时。在太极拳音乐伴奏下,依次练习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重复两遍。一般以没有明显疲乏感,全身微微出汗、没有额头或头发滴汗及湿衣现象为度。长期坚持锻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
2.五禽戏
中风后遗症患者多有心血不足,脏腑不调,经脉不畅等病理表现。五禽戏健身气功疗法具有调和气血,通利脏腑,调畅经脉,舒筋活络等功效。因此坚持练习患者瘫肢功能多数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此气功疗法在血压增高、心脏病发作、高烧感冒时不宜使用。自主练功时应先慢后快,用力均匀。若由医生或家属施功治疗时不可采用任何粗暴强硬的被动性活动,以防患者组织损伤及骨折关节脱臼、局部组织疼痛肿胀等而造成不良后果。
3.布伦斯特伦运动(Brunnstrom)
依照Brunnstrom的标准,对每一阶段的病人运用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
1)防止上肢肌肉痉挛萎缩:平躺在床上或者地面上,双膝屈曲,双手相握,环绕住两膝,后臀部稍用力向后延展,使双肘受力而拉直,肩部被动展开。重复做这样的动作。也可以只屈患侧腿,另一腿平放床上或地板上。
2)维持前臂旋转运动:坐在桌旁,两手心相对,手指互握,前上肢拉伸,身体倾向于患侧,以未患病一侧的手推动患侧手向外旋转,达到拇指能碰触到桌面的效果。反复训练后,逐渐发展为双手手指伸直闭合.健侧手能使患侧手大拇指触及桌面。
3)保持手腕充分背屈的功能:双肘下垂,支撑于桌面,两手互握,置于身前,健侧手用力按压患侧手,使患者手腕充分背屈。
4)防止腕、指、肘屈肌萎缩:两手掌对合,手指交叉互握,将掌心翻转向下,手肘放在桌子上,然后手臂伸直,将身体重心移于手臂上,使腕部充分向后弯曲,屈肌群被动拉伸而展开。或坐在凳子上,用未患病一侧的手扶助患侧手腕背屈,掌心贴在凳子上,并将蜷缩的手指一一伸直。
5)防止跟腱缩短和足趾屈曲:将一条毛巾卷在一起.置于患侧脚趾下,患者保持站立姿势,令病人用未患病一侧的手去按压患侧的膝盖,尽量使脚跟着地。站稳后,患者试图捡起地面上的毛巾,使重心移向患侧下肢,再反复屈伸膝关节。做此节时可扶椅背以保持平衡,臀部尽量内收。
6)防止臂萎缩:患臂充分水平向外展开,训练者呈仰卧位,两只手相握,抬举至头顶;陪护人员抓住患臂,使患臂挺直并慢慢的向水平方向移动,直到患臂贴在床上,掌心朝上,最终使患臂与身体呈90°,再将患侧拇指掰开、伸直,然后将其余四指依次展开。训练时用靠枕垫在患者背部,以促进疗效。
4.物理训练疗法
以正常人体功能位为标准,做瘫痪肢体最大限度、不同方向的、从被动到主动再到抗阻的一系列康复训练。
1)上肢训练:缓解躯干痉挛后,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用体侧和上肢夹持住偏瘫臂,用另一手使患者肩胛骨做向上提并前伸运动。然后,一手扶肘,一手握腕,做推肘伸腕运动。再将手臂外展外旋、内收内旋反复l~2次。同时,保持肩胛骨前伸、肘关节伸直,再把手臂移至水平外展位,拉开拇指张开患手,充分背伸腕关节和手指。最后,辅助病人触摸额部,手搭在另一侧肩部。
2)下肢练习:病人平躺在床上,两手交叉抬到头部上方。操作者一只手将病侧足保持背屈,双脚平贴在床上,另一只手扶住病侧膝部,使髋关节向内侧收紧,脚部紧贴床面上然后向后滑动,完成髋关节的屈曲运动。同时,做牵拉髋关节训练,反复数次。之后进行屈曲髋、屈曲膝背部、屈曲踝部,徐缓将其伸展,继而作腿部内旋、外旋,以及伸直腿关节并抬高练习。
3)自主训练:翻身起坐,从床到轮椅转移训练;四点跪位及前后重心转移训练;单双腿搭桥及抵抗阻力训练;保持坐位的平衡、以及站立位平衡,从坐到站转移训练;所有练习均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作业训练疗法
通过对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静态推球训练、插木棍训练(从粗到细)、套杯套环拧螺丝训练、捏纸拣物体(玻璃球、黄豆、米粒等)、翻牌搭积木及穿珠子训练。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