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了是不是很严重,脾曲结肠癌患者的疾病资料
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了是不是很严重,脾曲结肠癌患者的疾病资料从肠癌病变进展来分析,患者有腹胀这一肠梗阻的早期表现。从肠镜检查来看,患者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腹部CT检查又提示:左侧结肠脾曲位置可见结肠肠管管壁增厚,边缘欠光滑,浆膜层外周腹膜可见少许渗出,增强扫描后增厚的肠管壁强化,其内侧腹膜可见结节状强化及增大的淋巴结。由此推测患者肠癌存在局部浸润扩散、淋巴转移风险,并且很有可能合并有种植转移、血行转移风险。CA199超过正常值3倍。因此,该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至少是T4N1M0,从最坏的情况考虑,可能病人系T4N2M1都有可能。从治疗角度而言,即使该患者据目前情况采取“肠癌根治手术”治疗,但最终结果可能仍然是姑息手术治疗。其术后肠癌复发的风险非常大。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有可能在30%。结肠癌从患者结肠癌发病角度进行分析,患者44岁,体型肥胖。超声显示有脂肪肝。肠镜检查发现,进镜至约58cm结肠可见可见菜花肿物堵塞肠腔,表面溃疡,覆白苔,至肠腔明
这位患者脾曲结肠癌的情况如下:患者男,44岁,体型肥胖。以“解稀烂样便2个月伴腹胀6天”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有解稀烂样便,1-2次/天,无腹痛、无发热、恶心、呕吐、乏力与便血等症状,体重也无明显改变。未作任何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6天前患者出现腹胀,无腹痛,当时在家自行购买健胃消食片口服,症状无缓解。而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肠镜检查提示:进境至约58cm结肠可见菜花肿物堵塞肠腔,表面溃疡,覆白苔,至肠腔明显狭窄,肿物质脆,易出血,内镜难以通过,考虑结肠肿瘤可能。门诊拟“结肠肿瘤?”收入院。
结肠癌
入院后查有高血压,超声检查提示脂肪肝。腹部CT检查提示:左侧结肠脾曲位置可见结肠肠管管壁增厚,边缘欠光滑,浆膜层外周腹膜可见少许渗出,增强扫描后增厚的肠管壁强化,其内侧腹膜可见结节状强化及增大的淋巴结。盲肠及阑尾位置可见小许高密度粪石影。腹腔未见明显积液,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影。肝、肾未见占位性病变。血常规检查显示:WBC 13.29×10^9/L,NEUT% 80.4%;肿瘤指标检查示:CA199为正常值的3倍。
这位脾曲结肠癌的看病信息,给了我们提哪些有价值的信息?从结肠癌发病后的临床表现来说,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仍然是结肠癌患者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但随着肠癌不断增殖进展,它不但会由粘膜向外逐渐侵润扩散至粘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而且更容易沿松驰的粘膜下层向左右与上下生长,从而导致肠壁结构的破坏而让所在病变部位的结肠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与此同时,还会导致相对管径较小的脾曲结肠肠腔狭窄,于是患者又会出现腹痛、腹胀等肠梗阻表现。这与患者肠镜检查结果是相符的。
结肠癌
从患者结肠癌发病角度进行分析,患者44岁,体型肥胖。超声显示有脂肪肝。肠镜检查发现,进镜至约58cm结肠可见可见菜花肿物堵塞肠腔,表面溃疡,覆白苔,至肠腔明显狭窄,肿物质脆,易出血,而其余部位结肠见异常。另外,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还有,腹部CT检查除发现肠癌疾病本身外,还发现盲肠及阑尾位置可见小许高密度粪石影。而患者肥胖、肠道微生态紊乱、阑尾粪石有可能导致的慢性阑尾炎等都是结肠癌的致癌危险因素。这也提示患者肠癌发病途径应该不是临床上临床多见的由肠息肉进展为肠癌的癌变途径。而可能是临床较少见由炎症到肠癌的病变过程,并且肠道细菌参与了肠癌的发病过程。另外,也提示有可能患者结肠免疫屏障功能遭到破坏而存在不足。估计这也是导致该患者肠癌发病年龄轻的原因。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患者术后肠癌复发的预防,必须充分考虑肠微生态因素的影响与增强患者免疫力。
结肠癌
从肠癌病变进展来分析,患者有腹胀这一肠梗阻的早期表现。从肠镜检查来看,患者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腹部CT检查又提示:左侧结肠脾曲位置可见结肠肠管管壁增厚,边缘欠光滑,浆膜层外周腹膜可见少许渗出,增强扫描后增厚的肠管壁强化,其内侧腹膜可见结节状强化及增大的淋巴结。由此推测患者肠癌存在局部浸润扩散、淋巴转移风险,并且很有可能合并有种植转移、血行转移风险。CA199超过正常值3倍。因此,该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至少是T4N1M0,从最坏的情况考虑,可能病人系T4N2M1都有可能。从治疗角度而言,即使该患者据目前情况采取“肠癌根治手术”治疗,但最终结果可能仍然是姑息手术治疗。其术后肠癌复发的风险非常大。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有可能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