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谷雨的正确养生方法(3类舌相对应3种养生要点)
节气谷雨的正确养生方法(3类舌相对应3种养生要点)(1)健脾胃,助运化谷雨节气已褪去初春残留的寒气,是阳气渐复的时机,而阳气具有温煦鼓舞的作用,各个脏腑也像“初升的太阳”,开始焕发生机,因此谷雨是个养生的好时机。针对其湿热的节气特点,此时养生主要侧重于:健脾胃、疏肝气、祛湿邪。谷雨是湿度剧增的节气。谷雨节气会出现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降雨量明显增多。春雨绵绵,有利于谷物生长,但对于人类而言,空气潮湿会产生不适感,也容易因湿邪聚集引发各种疾病。02谷雨养生三要点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古人之所以将这一节气称之为“谷雨”,是取其“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雨水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增大,湿邪也随之加重,加之肝脏气伏,脾气也处于旺盛期,因此,养生上,宜顺应阴阳的变化,健脾胃、疏肝气、祛湿邪,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良好的基础。
01
谷雨节气特点
谷雨是春转夏的过渡。谷雨节至,代表了春季的寒潮天气基本结束,而气温回升加快,又为夏季的暑热气候播下了种子。这个过渡阶段,是阳气渐长,阴气渐消的过程,因此天气并不会一下子转暖,会出现午时气温高,早晚气温低的现象。
谷雨是湿度剧增的节气。谷雨节气会出现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降雨量明显增多。春雨绵绵,有利于谷物生长,但对于人类而言,空气潮湿会产生不适感,也容易因湿邪聚集引发各种疾病。
02
谷雨养生三要点
谷雨节气已褪去初春残留的寒气,是阳气渐复的时机,而阳气具有温煦鼓舞的作用,各个脏腑也像“初升的太阳”,开始焕发生机,因此谷雨是个养生的好时机。针对其湿热的节气特点,此时养生主要侧重于:健脾胃、疏肝气、祛湿邪。
(1)健脾胃,助运化
脾是一个“喜燥恶湿”的脏器,而谷雨节气剧增的湿气,对脾脏来说是最大的考验。湿邪过重,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这其中就包含了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部分。
当运化食物的功能减弱,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倦怠、消瘦等气血不足的表现;当运化水液的功能减弱,就会出现汗少、身体浮肿等症状。这些由于脾失健运而导致的症状在谷雨节气里最容易见到,因此,此时是健养脾胃的关键期。
舌质-颜色:舌淡或暗,湿润。
舌形:正常或胖大。
舌苔:苔白厚腻或白滑或黄腻。
特殊状态:可有齿痕。
分区:舌中间部。
舌象分析
✔ 舌色主要体现寒热虚实的状态,舌苔是胃气向上熏蒸凝聚形成的,因此可以反应胃气的强弱。
✔ 脾气虚或阳虚,舌质就会呈现出淡白或者淡暗的颜色,而因脾虚水液运化失常导致的痰湿聚集、水饮内停的现象,舌苔中部会出现白厚腻、或者苔水滑的状态。
✔ 寒湿之邪困阻脾胃引起脾失健运,会呈现出淡白的颜色、舌体胖大有齿痕,因寒湿在体内聚集,所以舌苔呈现出白厚的状态,甚至舌苔中有裂纹出现。
✔ 湿热之邪困阻脾胃时,舌质会呈现淡暗的颜色,因为同时兼有热像,舌苔会出现黄厚腻的情况。
(2)疏肝气,助调达
春气通肝主生发,整个春季,都是最适合也是最需要养肝疏肝的。而在谷雨节气,由于空气湿度大,绵绵的春雨容易让人产生沉闷的情绪。但此时春暖花开,大地一派生气,因此,也是疏解情绪,让身心舒展的好时机。
肝气调达舒畅,则全身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脏腑、形体等活动机能也能稳定有序。
舌质-颜色:淡红或淡暗或青紫。
舌形:胖瘦大小适中。
舌苔:薄白或薄黄苔。
特殊状态:可见舌边有瘀斑瘀点或舌下络脉青紫曲张。
分区:舌两边。
舌象分析
✔ 肝郁气滞早期,尚不会引起舌像明显的变化,因此仍可见正常舌像:淡红舌,薄白苔,舌体大小适中。
✔ 肝气不疏日久,气机郁滞,容易导致血行不畅而在局部形成瘀滞,因此可见舌暗淡甚至青紫,舌边肝区可见瘀斑瘀点,甚则出现舌下的瘀络。
(3)祛湿邪,助升清
谷雨是个容易生湿邪的节气。一方面由于连续的降雨导致空气潮湿,环境中湿气加重,容易罹患外湿;一方面由于湿气的增加,影响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又会产生内湿。
两湿相加,人就容易为湿邪所困,出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胸闷、皮肤湿疹反复发作等等症状。因此在谷雨节气,祛湿邪显得尤为重要。
舌质-颜色:淡红或淡白,湿润水滑。
舌形:胖大。
舌苔:舌苔厚腻或白滑。
特殊状态:舌边有齿痕、部分可见裂纹舌。
分区:全舌或以舌中间部为主。
舌象分析
✔ 由于水湿重,因此舌体水湿弥漫,颜色不深,呈现淡红或淡白,舌面湿润水滑;水湿浸淫,而出现舌边有齿痕,甚则舌体出现裂纹。
✔ 湿邪侵袭,可见全身症状,因此就会有全舌的变化。又因为脾主运化水湿,或可见主要为舌中间部出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