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后怎么恢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后怎么恢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2.手术治疗 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可彻底消除动脉瘤 保持动脉瘤的载瘤动脉通畅 高龄、病情危重或者不接受手术者,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1.非手术治疗 主要是防止出血或再出血 控制脑血管痉挛。适当镇静。卧床休息 维持正常血压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变化 发现脑血管痉挛时 可试用钙离子拮抗剂改善微循环。采用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剂 如氨基已酸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酸原形成 以预防动脉瘤破口处凝血块溶解引起再次出血 但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因有可能形成血栓。1.脑血管造影 是确诊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可判断动脉瘤的位置、数目,形态、内径、有无血管痉挛。2.头部CT及MRI 出血急性期头部确诊动脉瘤破裂出血。阳性率极高 根据出血部位初步判断破裂动脉瘤位置 出血1周后不易诊断。MRI扫描有于CT 磁共振血管造影可提示动脉瘤部位 用于颅内动脉瘤筛选。【处理原则】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都在这篇!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40~60岁人群多见,在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后怎么恢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1)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是确诊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方法 可判断动脉瘤的位置。

【辅助检查】

1.脑血管造影 是确诊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可判断动脉瘤的位置、数目,形态、内径、有无血管痉挛。

2.头部CT及MRI 出血急性期头部确诊动脉瘤破裂出血。阳性率极高 根据出血部位初步判断破裂动脉瘤位置 出血1周后不易诊断。MRI扫描有于CT 磁共振血管造影可提示动脉瘤部位 用于颅内动脉瘤筛选。

【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主要是防止出血或再出血 控制脑血管痉挛。适当镇静。卧床休息 维持正常血压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变化 发现脑血管痉挛时 可试用钙离子拮抗剂改善微循环。采用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剂 如氨基已酸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酸原形成 以预防动脉瘤破口处凝血块溶解引起再次出血 但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因有可能形成血栓。

2.手术治疗 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可彻底消除动脉瘤 保持动脉瘤的载瘤动脉通畅 高龄、病情危重或者不接受手术者,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预防出血或再次出血

(1)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 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保持病房安静 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 稳定病人情绪 保证充足睡眠 预防再出血。

(2)控制颅内压:颅内压波动可诱发再出血。①预防颅内压骤降:颅内压骤降会加大度颅内血管壁内外压力差 诱发动脉瘤破裂 应维持颅内压在100mmH2O左右;应用脱水剂时 控制输注速度 不能加压输入:行脑脊液引流者 引流速度要慢 脑室引流者 引流瓶(袋)位置不能过低:②避免颅内压增高的诱因:如便秘、咳嗽、新病发作等。

(3)控制血压:动脉瘤破裂可因血压波动引起 应避免引发血压骤升骤降的因素。由于动脉瘤出血后多伴有动脉痉挛 如血压下降过多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通常使血压下降10%即可。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血压的变化 避免血压偏低造成脑缺血。

2.术前准备

除按术前常规准备外 介入栓塞治疗者还应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动脉瘤WilIis环前部的病人 应在术前进行颈动脉压迫试验及练习 以建立侧支循环。实施颈动脉压迫实验 可用特制的颈动脉压迫装置或手指按压患侧颈总动脉 直到同侧颞浅动脉搏动消失 开始每次压迫5分钟 以后逐渐延长压迫时间 直至持续压迫20~30分钟病人仍能耐受 不出现头昏、眼黑、对侧肢体无力和发麻等表现时,方可实施手术。

(二)术后护理

1.体位

待意识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避免压迫手术伤口,介入栓塞治疗后穿刺点加压包扎,病人卧床休息24小时,术后髋关节制动6小时,搬动病人或为其翻身时,应扶特头部,使头颈部成一直线,防止头颈部过度扭曲或震动。

2.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生命体证,其中血压的监测尤为重要。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神经功能状态,肢体活动,伤口及引流液的变化,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或者在出血的迹象,介入手术病人应观察穿刺部位的有无出血,触摸穿刺侧的足背动脉搏动及皮温是否正常。

3.一般护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②术后当日禁食。次日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昏迷病人经鼻饲管供给营养。③ 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根据术中情况适当脱水,可给予激素、扩血管药物。④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予缓泻剂。③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

4.并发症的护理

(1)脑血管痉挛

1)原因:动脉瘤栓塞治疗或手术刺激血管,易诱发脑血管痉挛。

2)表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短暂的意识障碍、肢体肢体瘫痪和麻木、

失语症等。

3)护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脑缺血缺氧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使用尼莫地平可以改善微循环;给药期间观察有无胸闷、面色潮红、血压下降、心率下降等不良反应。

(2)脑梗死

1)原因:由术后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引起。

2)表现:病人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偏瘫、失语甚至意识障碍等。

3)护理: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平卧姿势。遵医嘱予扩血管、扩容、溶栓治疗。若术后病人处于高凝状态,常规应用肝素预防脑梗死。

(3)穿刺点局部血肿

常发生于介入栓塞治疗术后6小时内。

1)原因:可能因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或术中肝素过量、凝血机制障碍,或术后穿刺侧肢体活动频繁、局部压迫力度不够所致。

2)护理:介入栓塞治疗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病人卧床休息24小时,术侧髋关节制动6小时。

(三)健康教育

1.疾病预防 ①指导病人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②合理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③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抗癫痫药物,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④注意安全,不要单独外出或锁门洗澡,以免发生意外时影响抢救。

2.疾病知识 动脉瘤栓塞术后,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表现: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时,及时诊治。

#日常医学科普##医海无涯##健康知识科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