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很严重的胃病该怎么治(每个人都有胃病)
得了很严重的胃病该怎么治(每个人都有胃病)当然很多人觉得自己都是一些小胃病大家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之一就是肠胃健康可能十个人中九个人有浅表性胃炎(图源:摄图网)根据益普索《2021中国成人健康管理白皮书》
大部分人可能都觉得
自己的胃有点毛病
实际上也是如此
如果大家体检都做胃镜
可能十个人中九个人有浅表性胃炎
(图源:摄图网)
根据益普索《2021中国成人健康管理白皮书》
大家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之一就是肠胃健康
当然很多人觉得自己都是一些小胃病
胃胀、反酸、胃痛……
那轻度胃病要治吗?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1.具体症状
2.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3.胃镜检查下有没有糜烂、胆汁反流
4.有没有萎缩、肠化、异型增生.....
常见的胃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肿瘤和胃癌等。最常见最多发的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这也是我们认知中“轻度胃病”的主要类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医学认为,胃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是幽门螺杆菌(HP)。虽然很多HP感染不会出现不适症状,但是有数据表明:
90%以上慢性活动性胃炎与HP感染有关;
80%以上胃溃疡患者检出HP;
超50%、7亿的中国人感染HP……
(图源:摄图网)
因此,“轻度胃病”除了通过胃镜检查有没有胃病病变,还需要确定有没有幽门螺杆菌。如果有,并且合并以下情况任意一种,需要治疗,根除HP:
患有消化性溃疡;
有胃癌家族史;
胃癌手术后人群,及这部分人群的家属;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
体检中也可选择做HP筛查,常用的检查项目有碳14/13呼气试验、血清检测、粪便检测等。
如果检查没有HP,需要确定是否有其他病因。
有没有胃粘膜糜烂、胆汁反流情况黏膜糜烂:胃镜检查下的黏膜糜烂,主要是黏膜上皮完整性受损,表层黏膜剥脱,可为隆起型、凹陷型及平坦型。此时需要适当加用胃粘膜保护剂,以隔离损害因子对胃粘膜的损伤,并促进胃粘膜的修复。
胆汁反流:用促动力药和中和胆汁酸的药,如莫沙必利 铝碳酸镁等进行治疗。
(图源:摄图网)
有没有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通过病理(也就是活检)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有萎缩性胃炎、异性增生等。许多胃癌不是突发而是一步步演变的: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治。这是胃粘膜的一类特殊病变,在胃癌的发展中处于中间位置,及时诊断与治疗能有效的减缓甚至逆转病变过程,预防胃癌发生。
肠化生、异型增生:治疗 定期随访。
肠化生指的是只在小肠、结肠才出现的黏膜,现在出现在胃里面了,有概率直接发展为癌,需要定期随访。
异型增生也叫上皮内瘤变,距离胃癌比较近,属于癌前病变。轻中度需要定期复查胃镜,重度瘤变可能3-6个月就能发展到癌,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
其他具体症状如果没有上述的三种情况,那么需要考虑其他类型的胃病或者其他系统的疾病,需要对症治疗。
反酸:质子泵抑制剂,如拉唑类;或抗酸剂,如:氢氧化铝、复方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
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酶类药物,如复方消化酶、米曲菌胰酶片、胰酶肠溶胶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胰酶片、多酶片等;
胃胀: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
排除胃的毛病后,还有可能是情绪,如焦虑、压力等导致胃部不适;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泌尿道结石、十二指肠溃疡等也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因此出现较强烈或者长期胃不舒服,一定别拖着,及早去医院做个诊断比较好。
(图源:摄图网)
小结所以总结一下,胃病要不要治,取决于具体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幽门螺杆菌、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等情况。
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有胃癌家族史、胃部病变等情况,需要治疗;
如果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等,需要治疗,后者还需定期随访。
具体要吃什么药,怎么治疗,可以在就医时与医生确定。
胃是个勤劳的器官,每天都在帮我们消化食物;胃也是个“娇气”的器官,饮食和作息不规律、油腻辛辣刺激饮食、情绪问题都有可能引发胃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胃,定期体检,保证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