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这三个习惯要趁早改掉(又甜蜜又温柔的美丽杀手)
糖尿病有这三个习惯要趁早改掉(又甜蜜又温柔的美丽杀手)3.OGTT2HPG(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2.FPG(空腹血糖)≥7.0mmol/L二、诊断标准1999年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用新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
一、发病情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简称为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它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现,伴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紊乱。
发病情况:是发达国家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我国糖尿病发病率1980年的时候不到1%,2001年5.5%,2008年涨到9.7%,到2013年的时候已经到了10.9%了,如今糖尿病患者高达1.4亿,居世界第一位。糖耐量异常人群2.8亿,我国仅有1/4的糖尿病人达标,未确诊糖尿病患者人数为610万,未诊断率达60.7%。
发病趋向:低龄化,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人数已达3.66亿,2018年达到4.4亿,在世界上,平均每7秒钟就有一人因此病而离去。
二、诊断标准
1999年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用新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
2.FPG(空腹血糖)≥7.0mmol/L
3.OGTT2HPG(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
4.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5.5mmol/L,或任意血糖≥7.8mmol/L,但未达到标准,需口服OGTT ,摄入2h血糖>11.1mmol/L时即可确诊。
5.符合上述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注: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6、糖化血红蛋白(GHb)更是诊断的金标准: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3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GHb由HbA1a、HbA1b、HbA1c组成 6.2以下正常。
三、分型
Ⅰ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青少年,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病人必须每天注射胰岛素,否则危及生命。靠营养和运动也能很好的生存。
Ⅱ型糖尿病,病人的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者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多发生40岁以上的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起病比较缓慢和隐蔽.占我国糖尿病总人数的 95%,其中又有95%是因为肥胖特别是内脏脂肪升高引起。
四、糖尿病发展经历的三个症状时期
症状1:"高危人群"阶段
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
症状2:糖尿病早期
胰岛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这一阶段血糖虽高,但各项并发症的检查均接近正常,会出现患者消瘦等情况。有部分患者临床指标检查正常,很容易被忽视导致后续急剧发病如酮症酸中毒等,这时治疗的重要目的是预防产生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
症状3:"糖尿病并发症期":
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糖尿病足等(足部出现异样,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容易出现烫伤等)。
五、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有病史的比非糖尿病亲属高17倍;
环境因素:食品、空气、水等污染、药物滥用,导致免疫低下,代谢失衡,血糖消化和吸收受损;
病毒感染:侵袭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吸收障碍;
妊娠:多食少动、过量养补(也是现代人的通病);
其它:随着年纪的增大,胰岛功能下降,发病人数增多。
六、调理与干预
1、吃药
1)、促胰岛素分泌剂:
降糖原理: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和释放胰岛素来降糖。
2)、双胍类:降糖原理:该类药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提高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异生和糖原分解,降低过高的肝葡萄糖输出;
3)、ą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可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
4)、胰岛素增敏剂;
5)、打胰岛素;
胰岛素有懒惰性《见现代糖尿病学》,你吃了药,活有人替它干了,它就不工作了,而用进废退学说,所以你的胰岛功能慢慢丧失,你一辈子吃药不能停。
2、改变生活方式
1)抗炎抗氧化调理,修复受损的肠道,增加肠道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减少肠道慢性炎症对胰岛的伤害;
2)合理膳食、有氧运动、良好的睡眠、愉悦的心情、少食,防止能量堆积,减少胰岛素抵抗。通过营养配餐减轻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功能,最终达到少吃药不吃药的目的。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关注我,每天学点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