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近三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高考古代诗歌鉴赏)

近三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常见的设问方式:喜爱、向往、追求、同情、厌弃、憎恶、不满、痛恨、指责、揭露等。评价古诗词的观点态度的题目,为主观简答题型,答题相对自由,利于考生自主发挥,展示才情。相关链接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

近三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高考古代诗歌鉴赏)(1)

评价古诗词的观点态度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往往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真正意义上的“古诗词观点态度评价”考题在近年高考中较为少见。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即是对某个事物、某个人物、某种历史、某种社会和人生的态度、情感的分析、鉴赏。态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诗(词)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往往借用力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来表达。请看2014年高考“评价古诗词的观点态度”的真题:

江西卷: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重庆卷: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安徽卷: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评价古诗词的观点态度的题目,为主观简答题型,答题相对自由,利于考生自主发挥,展示才情。

相关链接

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

喜爱、向往、追求、同情、厌弃、憎恶、不满、痛恨、指责、揭露等。

常见的设问方式:

1.诗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2.……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3.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模拟精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野水孤舟

梁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 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

(一)颈联以比喻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和愤激之情。(“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或答“报国无门”亦可)。

(二)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特别提醒: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Ⅲ卷第15题就是一道评价作者和作品的观点态度的题目: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本题的正确理解是:从“戏赠”二字进入诗题,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态度。一方面,诗作呈现戏谑友人,夸耀自我的态度,通过诙谐的笔墨,表达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赞自矜,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自信。另一方面,诗作并非全是戏言,其中也包容着对前程暗淡失落无奈,对现实处境愤懑自嘲的情感。态度为表,情感为里,表里融合:在仕途跌挫的窘况中,也只有编排诗作,流传后世的未来期待和戏赠挚友知交,无拘无碍的现实慰藉吧。

近三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高考古代诗歌鉴赏)(2)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