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是怎样的(新课标下各省高中信息技术怎么考)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是怎样的(新课标下各省高中信息技术怎么考)北京选择性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那么各地学业水平考试对信息技术是如何考核的呢?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合格性考试: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也是参加高考前高职(专科)单招的重要成绩依据。
从2019年的新高一起,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等六省市首批试点启用了根据2017年新课程标准编订的新教材。
2020年起,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重庆、内蒙古等省市的高一年级用上了《信息技术》新教材。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到要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
预计1-2年内,全国的高中新生都将用上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
那么各地学业水平考试对信息技术是如何考核的呢?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合格性考试: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也是参加高考前高职(专科)单招的重要成绩依据。
选择性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北京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考试仅以等级成绩呈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合格才可毕业。
高中:信息技术为合格性考试,由各区教委根据市级要求组织实施。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卷面成绩60分(含)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天津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根据全市统一要求,以书面笔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各区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考试结果以“合格”“不合格”的形式呈现。
高中: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成绩按AB等级评定。
河北
高中:信息技术采用全省统一组织网络考试方式。信息技术为合格性考试。
山西
高中:合格性考试、机考、考查两个模块。
内蒙古
高中:信息技术由各盟市组织实施,条件成熟后全区统考。
辽宁
高中:合格性考试。闭卷笔试,全省统一命题。
吉林
高中:合格性考试。
黑龙江
高中:信息技术为合格性考试,由各市组织实施。
上海
高中:信息科技(信息技术)只设置合格性考试,采用上机方式进行,考试时间60分钟。
江苏
高中:合格性考试、机考。
浙江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选择性考试,计入高考成绩。
安徽
初中:全省统一命题、建立题库、统一考试系统,各市组织实施,成绩计入高中入学成绩的县市区自行组织命题。
高中:合格性考试。技术素养(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采用无纸化考试。
福建
高中:合格性考试、机考、总分100分,时间40分钟。
江西
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中信息技术15分计入中考成绩。(江西省从2018年初一新生起取消中考,直接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替代)
高中:合格性考试、机考。
山东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合格性考试。条件成熟时等级考试科目增加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河南
高中:合格性考试、考察两个模块4学分内容。
湖北
高中:信息技术为合格性考试,又省统一制定标准和工作要求,市州组织实施,条件成熟后全省统一考试。
湖南
高中:信息技术为合格性考试。
广东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合格性考试。由各地市教育局组织实施。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或等级呈现。
广西
高中:合格性考试,实行试卷与答题卡分离的考试模式。
海南
高中: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卷考察。考试时间90分钟。
重庆
高中:合格性考试。必修一70%,必修二30%。笔试、闭卷。
四川
高中:高中: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采用无纸化机考,满分100分。
贵州
高中:合格性考试、机考。
云南
初中:八年级下学期测试信息技术,实行网上考试方式。
高中:合格性考试,评级C以上量化为2分。
西藏
高中:合格性考试。
陕西
高中:试题由各中学自行命制,等第分“合格/不合格”两种。成绩60分(含)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甘肃
高中:合格性考试、机试。
青海
高中: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合卷考试,由各市州县区阅卷。
宁夏
高中:合格性考试。具体考试内容、方式、时间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新疆
高中:合格性考试、机考。
这次新课标距离2003版新课标已经时隔十七年,信息社会的进步有目共睹,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课程修订后,课程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面就看看新课本有什么内容吧!新课标下教育部审定通过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有以下5个版本。
部分版本封面→
具体每一本的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必修内容,学完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参加学考合格性考试,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
需要重视的是,新课标在必修一就对学生提出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的要求。各版本教材基本上都选用了Python作为了主要的程序设计语言。
第二部分是选择性必修,新课标中明确,选择性必修的前三个模块是为学生升学需要而设计的课程。前三个模块学习完成后,学生可以凭借所学知识参加学考选考或等级性考试,其成绩可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参加大学招生考试。2017年,浙江省明确将技术课程(包含信息技术)设为学考选考。
后三个模块更倾向于应用和兴趣,学校和学生可选择部分课程学习。
第三部分是选修课程,这部分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设计的课程,学生深入学习后可以通过参加信息学奥赛等方式参加各大学的图灵班、强基计划等招生计划。
将以上课程内容体系和学生的升学联系起来,就是下表中的具体关系:
从升学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地位逐步提高,课程内容从介绍型、实用型向基础型、应用型转变。课程内容包含软件使用、程序设计、基础算法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也对不同层次的考核方向、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做出了建议。
看完了高中,再看一下义务教育阶段吧。从2020年起,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本也在陆续启用新教材。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2021年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制定,将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与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衔接。可以预见新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也将不断强化。
最近新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就印证了这一点。
2017年,山东省(泰山出版社)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新教材,从七年级开始讲授Python编程内容。
泰山版Python内容
2020年,多地义务教育3-9年级信息技术新教材修订再版,福建、浙江、山东、海南、广东、内蒙古等省份在2020年新学期用上了新版教材,新版教材包含Python编程内容。而江苏等省份的教材仍讲授Visual Basic内容。
以浙江省义务教育新教材为例:
浙江省三到九年级的信息技术新教材内容上,五六年级开始接触大数据、人工智能、程序设计与算法,八年级将新增Python课程内容等。
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八年级的教材内容,Python程序设计被编入教材,八年级上学期一个学期基本是学Python课程。
可以预见,在信息化和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其必要性也日益凸显。无论是从升学还是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技能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