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随着生源逐年减少算上他 全校只有9名学生。这个新学期这所只有6位老师的学校只迎来了1名一年级新生

新的学期开始了,

当大多数学校热情地迎接新生报到的时候

潍坊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希望小学

也迎来自己的新学期。

这个新学期

这所只有6位老师的学校

只迎来了1名一年级新生

算上他 全校只有9名学生。

随着生源逐年减少

这所潍坊市老师最少、学生最少的学校仍在坚守

成为周边24个村唯一的“希望”。

只有1个学生的班级

9月3日上午11点半 在驱车两个半小时后 导航提示“目的地就在附近” 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下面 一所红顶黄墙的小院在玉米地和野花的掩映下探出头来 杨树后面随风摆动的国旗、墙上斑驳的大字标语 让人确定了一件事:青州市杨集希望小学终于到了。

校门口摆着三角围栏 设置了专门的学生入校通道 大门上着锁 只有一侧的小门开着。从大门向里望去 一栋两层的教学楼正对着校门口。听到外面的动静 校长王明宏迎了出来。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1)

就在记者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测温、登记时 校园里的喇叭响起了下课的音乐 几个老师陆续出了校门 却没有看见孩子的身影。王校长掀起校门口右侧一间小屋的门帘 只见几个小孩正坐在马扎上围着两张拼起来的桌子吃饭。

数了数 九个。杨集希望小学所有的学生全在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了。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2)

孩子们的午饭装在塑料袋里 有的是馒头、有的是油饼 都是早上上学时从家里带来的 没有菜 每人面前有一碗老师给熬好的粥 有的孩子喝不完 王校长进来查看了几次 才硬着头皮喝光了。

只用了十几分钟时间 午餐结束了。孩子们依次在屋门口的大铁盆里刷洗自己喝粥用的不锈钢碗 这些自己动手刷碗的孩子们 最大的12岁 最小的只有5岁。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3)

他们9个人中 有3个六年级、1个五年级、1个一年级、4个幼儿班。 四个大一点的孩子看上去很腼腆 几个幼儿班的小孩倒很活泼 一年级的健健是四个幼儿班孩子的“头儿” 孩子们也喜欢被他领着玩 五个孩子互相追着跑闹 使这偌大的校园里有了些许生气。

五年级的小鑫看上去有些孤僻 他独自回到教室 翻开语文书 在只有他一个人的教室里抄起了课文。他原本有一个同桌 可是转学走了。

同上六年级的小轩、小奇、萱萱也回到教室 新学期伊始 他们刚刚学完了语文第一课——老舍的《草原》 三个孩子向记者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次 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4)

孩子们认真地读着 读书声在空荡的教室中回响 与窗外的蝉声应和成这大山里最动听的声响。

9个孩子中午都不回家 学校里也没有午睡的场所 在下午上课之前 这个空旷的校园是他们临时的家。

除了这里 孩子们也别无选择。杨集希望小学是杨集管区内24个村中唯一的小学 这里是家人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找到的离家最近的学校。

平均年龄55岁的老师们

下午的上课铃声响起 53岁的孙传霞准时走进教室 小鑫是她班上唯一的学生 正是这个唯一的学生撑起了杨集希望小学整个五年级。

孙传霞直接坐在小鑫的旁边开始上课。自从班里剩下一个学生后 教室里的讲台和黑板就基本用不上了 孙传霞自嘲这是“一对一教学” 就连她自己的孩子也没有这样教过。

即便如此 小鑫总是开小差 孙传霞忍不住大声训斥几句 可转念一想 这孩子也怪可怜 班上就他一个学生 没有课堂的氛围 也激发不起他学习的竞争意识 她想管得严一些 也是为了孩子好。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5)

记者翻开小鑫的作业本 每次作业孙传霞都批改得很仔细 所有的错字她都圈出来 还会在作业的最后写上几句批语。小鑫的每一次单元检测也被记录下来 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改进的措施 都写得明明白白 只是每次记录开头“检测人数1人”的内容不免让人感到心酸。

56岁的曹永利教六年级英语 他在黑板上留下一片飘逸的英语板书后 背着手在三个学生面前踱来踱去。明年这个时候 眼前的这三个孩子就升初中了 五年级的小鑫升级后 这个教室里将会再挪走两套桌椅。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6)

56岁的王立恒和55岁的王志花教的学生最多。为了增加教学氛围 学校特意把四个幼儿班小朋友和一年级的健健合在一起 两人就连幼儿班的四个孩子一块教着 本来是提问张子健的问题 幼儿班的孩子们也举手回答。

王志花乐于如此 这来之不易的课堂氛围 成了她眼下最珍惜的东西。而当记者问起王立恒他这个老大爷级别的老师教这几个幼儿班的孩子是怎样的体验时 王立恒笑着没有说话。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7)

55岁的王长海下课后坐在办公室里 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望向窗外的操场 他会回想起杨集希望小学曾经最辉煌的时候 “那个时候 校园里都是学生 热闹得很。” 王长海感叹道。

王明宏告诉记者 杨集希望小学起初也有几十名教师 建校20年来 老师调走的调走 退休的退休 现在就剩下六名老师。算上他 六名老师的平均年龄55岁。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8)

当年曾被列入撤并名单

校园的一块石碑上刻着杨集希望小学的历史。

2000年夏天 庙子镇全体机关干部、教师、老干部、在外工作人员及青州市委、教育局等捐资37万元 在三角地村开建占地3325平方米的新校 2001年新校竣工。

学校坐落在青州市西南山区的三角地村南首 位于青州、淄川交界的杨集管区 周围是海拔七八百米的崇山峻岭 因此 这里成了潍坊市海拔最高的小学。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9)

王明宏告诉记者 杨集管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 辖24个行政村 以前村村有小学 后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有的村常住人口甚至不到十人 学生也越来越少。

2002年 庙子镇实行“撤点并校” 将镇上的4所初中和20多所小学合并为1所初中和5处小学。这样一来 杨集管区内的小学全部被撤并到了杨集希望小学。实际上 按照规划 杨集希望小学当时也在撤并的名单中 24个村的所有学校都要被撤并到镇上的七庄小学。不过考虑到七庄小学距离太远 权衡之下 杨集希望小学被保留下来。

然而 由于距离问题 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干脆让孩子进城上学 “能走的都走了 留下来的基本都是家庭实在困难的 没有办法的。”2018年 王明宏成了杨集希望小学的新任校长 和前几任校长一样 招生成了他的一大心病。

实际上 这几年间 围绕杨集希望小学是否撤并的问题一直在讨论。曾有人提出 杨集希望小学撤销后 把现有的学生转到七庄小学 政府可以承担学生的校车费和生活费。然而 这个建议当时只得到了一个家长的同意。

“我们现在的这9个学生 每家都有心酸的故事。” 王明宏举例说 有一个学生 刚出生父母就离婚了。母亲一走了之 父亲受了刺激也离家出走 五六年不见人 孩子跟着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生活 爷爷掉到沟里摔坏了腰 后来又脑梗 去年冬天一氧化碳中毒差点没抢救过来。还有一个学生 爸爸去世了 妈妈患有精神疾病 经常走丢 也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像这样的家庭 他哪有能力去别的地方上?”

杨集希望小学成了周边24个村里那些困难家庭唯一的希望。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10)

可以预见的未来

53岁的孙传霞与学校的渊源最深,她是当地人 小学就是从杨集小学毕业的。1985年参加工作时 她又来到这所学校。36年来 她是全校唯一没有调动过的老师。在这里 她见证了学校的学生从最多时候的200多人变成现在的9人。

“也不是没有想过调到大学校去 可是想想那些孩子 你就不忍心走。” 孙传霞告诉记者 每年王校长都会带着老师们去学生家里家访 每个家庭的情况老师们都一清二楚 可以说 这些老师都是为了这几个孩子留下来的。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11)

“人都是有上进心的 都想进步 可是人不能光想着自己。”王长海对记者说。可是杨集希望小学还能撑多久呢?

王明宏已经不止一次做过预测。今年全校只有9个孩子 一年级新生只有1个。板上钉钉的是 明天秋季 3个六年级的孩子就升学走了 一下子就少3个学生。王校长走访了所有的村 摸底发现明年会有一名新生 可是幼儿园可能还会转走两个孩子 这样 明年杨集希望小学很可能就只有5个孩子。

学生只会一年比一年少。不光是年级断层的问题 班上学生这么少 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问题。“一个班一个学生 课堂根本没有氛围 也没有互动 很多教学手段都发挥不出来 老师没有教学的成就感 学生学起来也没有激情。”王长海老师说。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12)

学生越来越少的同时 老师们也陆续到了退休的年龄。今年55岁的王志花明年就要退休了 “我在这里教了19年 明年就是整20年。”王志花言语中包含很多不舍。

“杨集希望小学能撑到我们退休的那一天吗?”王明宏不敢打包票。

“从感情上来讲 我们当然希望学校一直有 可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讲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转到大学校去 体验正常的学校生活。” 孙传霞老师纠结地说。

不过 一切情绪都被老师们隐藏起来 教学工作没有任何折扣 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和其他学校无异。

山东最好的十个小学(山东有所袖珍小学)(13)

王明宏告诉记者 杨集希望小学人是少了点 可是从政府到教体局再到社会各界从未忽视过这里。“我们老师用的电脑都是新的 微机室里的电脑也都是新的 教室里有触摸屏教学仪 能联网上网课 校园里有监控 城里学校有的硬件设备我们这里都有。”

“能坚守一天算一天吧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 杨集希望小学就不会关门。” 王明宏说。

来源: 齐鲁晚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