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学校精准管理思考(福田测以致用①)

学校精准管理思考(福田测以致用①)“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主要是育人环境、课程体系的变革和创新构建学习共同体,我们的实践应该说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张健表示,红岭实验小学的变革基于监测数据运用,他指出,希望这种育人方式的变革,能够成为监测结果应用的最好途径。走进教室,也会发现,教师的办公室和孩子们的教室是融为一体的,班级里不是传统的一个班主任 科任老师的配备,而是主班老师、副班老师和协同老师,他们驻班管理 ,师生构成了新的学习共同体。“监测结果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发现我们教育的很多问题。”红岭中学(集团)校长张健表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倒逼教育部门改变育人方式,而改变就要把延续性的创新变为颠覆式的创新,“红岭实验小学的开办便是带着这样一个‘课题’去推进的。”如何能从教育方式上来变革,从基于监测的数据上彻底改变?张健介绍,在思考育人方式变革的时候,他们发现,基础的问题是育人环境,核心的问题是课程体系,真正落地的问题是学习的共

“监测结果的应用,要覆盖到校长、副校长、管理干部到老师以及所有能辐射到的人员和人群。”在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田洪明看来,教育职能部门不能让数据躺着“睡觉”,而要真正“唤醒”数据。

12月15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福田现场会在深圳会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0个省级、60个地市级单位以及35个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代表近千人齐聚鹏城,共探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福田经验。

当日,在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举行了分论坛之一《基于监测结果的教育决策与管理变革》的大型活动,围绕监测结果在教育决策与管理变革等方面的应用展开分享。

学校精准管理思考(福田测以致用①)(1)

数据“引路”形成颠覆式创新校

“监测结果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发现我们教育的很多问题。”红岭中学(集团)校长张健表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倒逼教育部门改变育人方式,而改变就要把延续性的创新变为颠覆式的创新,“红岭实验小学的开办便是带着这样一个‘课题’去推进的。”

学校精准管理思考(福田测以致用①)(2)

如何能从教育方式上来变革,从基于监测的数据上彻底改变?张健介绍,在思考育人方式变革的时候,他们发现,基础的问题是育人环境,核心的问题是课程体系,真正落地的问题是学习的共同体。

来到红岭实验小学,你可以看到,活动空间与学习空间交互,教室是“可分可合”的,课堂是没有明确铃声的,校园里随时都在进行着学习场景的变化,依托于学校的灵动空间,从而可以实施更多的主题式、项目式和探究式学习。

走进教室,也会发现,教师的办公室和孩子们的教室是融为一体的,班级里不是传统的一个班主任 科任老师的配备,而是主班老师、副班老师和协同老师,他们驻班管理 ,师生构成了新的学习共同体。

“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主要是育人环境、课程体系的变革和创新构建学习共同体,我们的实践应该说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张健表示,红岭实验小学的变革基于监测数据运用,他指出,希望这种育人方式的变革,能够成为监测结果应用的最好途径。

监测分析引导管理部门高度协同,“对症下药”

现场,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李勇表示,基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通过“医教协同”共同为辖区内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福田区每年组织妇幼保健院对全辖区的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监测的总人数13万余人,覆盖辖区的93所学校。

学校精准管理思考(福田测以致用①)(3)

他举例称,根据监测结果可以看到,肥胖检出率最高的年龄段是在四年级,达到10.25%,其次是三年级和五年级。而在对视力不良的监测情况分析后,同样发现高年级比例最高,因此,对肥胖学生的控制,以及做好视力不良防控工作、阻断视力上升的关键期就会锁定在小学高年级这个范围。

福田区科协副主席彭明明则指出,针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中科创教育上存在的问题,福田区通过“科教协同”予以推进。针对理科演示实验少的问题,就联合开展福田科普智慧走廊进校园、科普E站进校园项目、VR科普进校园等项目;针对部分学校学生科学素养较弱的问题,就联合实施科普资源倾斜调配等项目,2019年,向城中村学校、社区及科技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送课/活动27场次。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的老师均反映工作任务重,薪酬低、教师发展支持不足等问题,我们从数据出发,通过调研确诊问题并实施改进。”福田区教育局人事科李伊珍介绍,依据监测数据,针对确诊的问题,福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与区住建局多次沟通,2018年和2019年均有面向福田区公办教师队伍的专属保障房房源供应,2019年应届毕业生80%落实住房问题;通过对培训方式、培训结构上做出的调整,做到全学科、全学段、全覆盖的教师培训,改善对普通教师关注略有不足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做一名有数据思维的教育管理者

在福田区教育局教育一科科长李资看来,在大数据时代,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要有数据意识和研究思维。

“首先是改变思维。”李资表示,通过监测结果的运用,为教育管理、决策优化提供支撑,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的趋势。因此,要认识到国家质量监测的内涵,重视对于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改变过去基于经验的管理思维。

同时,要不唯数据,厘清真实问题。“重视数据的分析,要重点分析本区域实际的数据状况,同时也要分析与全国本省市相比所处的相对位置,以及样本性的星级情况等信息,因为教育具有复杂性,涉及到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李资表示,还要明白如何基于问题,精准施策以及多方协同,共同推动项目发展。

学校精准管理思考(福田测以致用①)(4)

田洪明则表示,从福田的经验来看,监测结果的应用,要辐射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能辐射到的人员和人群,他举例说:“部门协同,首先是体制内机关关心我们的教育,再就是家长,再往外就是向社会延展出去。在思考工作起点的时候,就要找到核心抓手。”什么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能够让大家形成共识?“监测数据,就是管理逻辑的新起点。”

“数据玩家”盘活监测数据

人人都说数据,这个数据从哪来?谁去运作?当日,福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肖萍就以《如何优化区域监测中心的运转模式》为题介绍了福田区“玩转”监测结果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

学校精准管理思考(福田测以致用①)(5)

据介绍,福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于2011年成立,目标定位为:培养与数据时代相适应的大数据应用骨干队伍;制定与区域发展相匹配的监测与评价体系;搭建与师生生涯发展相连接的大数据平台;形成与示范区相对应的质量发展高地模式。

有了这样的定位,监测中心的人员结构又是怎样的?“好奇感知、灰度认知、黑白决策、疯子行动。”在肖萍看来,监测中心的成员大都有这样的特质。原来,成立监测中心以后,没有现成的经验,有些数据放在那里可能是沉睡的,为此,福田区于2013年组建团队,怎么建立?“去老师当中‘抓人’,抓那些有数据意识、数据思维、数据统计能力的,甚至有意愿应用数据的这一部分人‘抓过来’。”

渐渐地,这样的团队越来越庞大,肖萍表示,监测中心的人也被大家称作“数据玩家”,其中不仅包括大学教授、校长,还有老师、主任、教研员等不同类型的人员,“目前,我们重点打造了19个研究所、17个基地学校,这样的一个打造过程,培养了一批数据玩家,监测数据也开始被这些数据玩家盘活了。”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专家,石秀慧认为“福田表达”“有非常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工作,给大家做了很好的路径展示,对监测结果应用做了很好的诠释”。

跨区对话:

“问题”的解决采取“协同”解决

学校精准管理思考(福田测以致用①)(6)

“监测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个‘事实描述’,必须经过后续一系列的量质互证,才能做出‘价值判断’。因此在监测结果应用方面,千万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从系统的角度、采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洛阳市西工区教育局长李艳丽举例说,学生的肥胖、近视等问题,可从医学卫生等专业上可以寻找原因,但必须站在“协同”角度解决问题,例如,教育上,可能存在作业量、课间时间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也需要从家庭关系等角度来解决。

深圳市龙华区的教育局长王玉玺特别赞同“一分监测、九分应用”的监测理念,认为监测的定位和顶层设计尤为重要。

陕西省人民政府总督学王恒斌表示,监测结果的应用中,政府的作用就应该特别强调“唤醒”。

【统筹】刘丽

【撰文】徐峰

【通讯员】颜慧敏 韩方廷

【作者】 刘丽

【来源】 深圳大课堂南方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