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农场实践基地(校园里真有桃李)
校园农场实践基地(校园里真有桃李)宁乡市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贺海浪表示,基于地域文化,因人因时因地进行劳动综合实践课程建设,是探索“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探索性、综合性的实践场景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的劳动品质,能让学生受益终身。通讯员蒋劲松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日前,宁乡市教育局在桃林桥中学召开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推进与实施”工作研讨会。
研讨开始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桃林桥中学劳动综合实践基地,看到学校楼栋间广种桃树、李树,整个校园桃李满枝、绿意盎然、相映成趣。其中,黄桃基地命名为“菁华园”,园子里教育元素丰富,田园风的门楼,木栅栏的隔断,墙角的修竹,满墙的爬山虎,供师生休憩的小圆桌。中药材基地建成了梯田 ,面积达 345 平方米,种植了白芨、茱萸、黄精等中药材 1000 多株,基地安装了喷灌系统。
在接下来的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工作研讨会上,桃林桥中学校长钟凯和宁乡一中紫金中学校长潘道正就本校推进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汇报。据悉,桃林桥中学围绕“桃林”主题,从内容模块的整体规划到项目具体实施,层层落实,较好的实现了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紫金中学注重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课程劳育化,创新教育和社团建设亮点纷呈。
随后,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持有者、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专业委会委员、长沙市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姜平教授以《深挖劳动教育内涵 实现综合育人功能》为题作了专题讲座。她希望宁乡的中小学积极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价值追求和内涵挖掘,做好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整合的课程架构顶层设计,对新产教融合等联动实施途径积极探索,有效植入新科技、新技术,真正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综合育人价值。
宁乡市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贺海浪表示,基于地域文化,因人因时因地进行劳动综合实践课程建设,是探索“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探索性、综合性的实践场景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的劳动品质,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通讯员蒋劲松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