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1、但是,这个指标一定准确吗?最低的陕师大都是西北大学的3.4倍。如果再把比较的范围再扩大到东部地区高校,西北大学又“穷”出了新高度。同为地方“211”高校的苏州大学,2020年的预算经费高达34.06亿元,大概是西北大学的4倍多,“双非”的扬州大学是26.81亿元,西北大学只有它的1/3。可以发现,把西北大学和“穷”绑定在一起的最重要指标就是“预算经费”。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1)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科研楼 图源网络

“穷”似乎已经成了西北大学的一个标签。

根据“青塔”发布的2020年陕西省地方高校预算经费排名,西北大学8.45亿元的预算经费低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8.74亿),排名第二,在全国则在100多名以后。

如果拉上在陕的几所部属高校对比一下,这个预算经费差距就更明显了。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经费预算是101.2亿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47.95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41.61亿,长安大学是37.77亿,陕西师范大学是29.04亿。

最低的陕师大都是西北大学的3.4倍。

如果再把比较的范围再扩大到东部地区高校,西北大学又“穷”出了新高度。同为地方“211”高校的苏州大学,2020年的预算经费高达34.06亿元,大概是西北大学的4倍多,“双非”的扬州大学是26.81亿元,西北大学只有它的1/3。

可以发现,把西北大学和“穷”绑定在一起的最重要指标就是“预算经费”。

但是,这个指标一定准确吗?

1、

什么是预算经费?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也就是对下一年度不同来源的经费收入和各种类型的经费支出提前做出的一种预测和安排。

从2015年到2019年(其中2016年数据暂缺),西北大学的预算经费从7.06亿元增加到了11.56亿元,增加了4.5亿元,增幅是64%。到了2020年,又下降到了8.45亿元。

从整体上看,六年的时间里西北大学的预算经费仅仅增加了1.39亿元。

预算经费不仅低,而且增加缓慢,说西北大学“穷”似乎一点也不过分。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2)

但是,预算经费的重点在于一个“预”字,由于各种原因,预算经费收入和支出往往和实际收支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真正反映一所大学财力的指标应该是年度经费收支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决算经费”。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3)

从2015年到2019年,西北大学的经费决算收入从12.68亿增加到了19.84亿,净增7.16亿,增幅为56.47%。决算支出从12.67亿大幅度增加到了25.19亿,净增12.52亿,增幅为98.81%。

西北大学的决算经费,不论是总额还是增速,都远远高于预算经费。

比如2019年西北大学的预算经费为11.56亿元,而当年的决算收入是19.84亿元,决算支出则高达25.19亿元,分别比预算高出了71.62%和117.9%。

西大的经费在预算和决算之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

一般来说,预算和决算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二者存在口径上的差异。预算一般是在年初制定并获得批复的资金安排,反映的是当年的财政状况。而决算不仅包括当年预算安排的资金,还包括上一年预算结转和结余的资金、年度执行中追加的资金以及其他新增事项追加的资金等。

这几年由于“双一流”建设,西北大学获得的财政支持力度有所增强,并且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陕西省财政厅公布的《2019年陕西省政府专项债券(七期至九期)信息披露文件》显示,当年共发行的5.9亿元债券中有2.4亿元用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体育馆和博硕士公寓楼建设。这两个项目总投资金额5.76亿元,其中3.8亿元通过此次发行债券筹集,2019年发行2.4亿元,2020年发行1.4亿元。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4)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体育馆 图源西大官网

这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决算中就是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一样,都是政府的财政拨款。

此外,西大本身的科研收入和其他收入也有较快的增长。

因此,决算更能真实地反映西北大学的经费情况。

2、

那么,西北大学的决算经费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先来和陕西省内的部分高校做个比较。

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的决算经费达到了101.95亿元,位居全国前十。工信部直属的西北工业大学没有对外公布决算数据,但大概率排名陕西第二。西电以46.98亿元超过了西农大,排名第三,长安大学、陕师大两所高校之间的差距不到5亿元。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5)

2019年西北大学的决算收入是19.84亿,省内高校中排名第七,相当于陕师大的65.18%,长安大学的56.73%,西农大的50.06%,西电的42.23%,西安交大的19.46%。

虽然存在差距,但是相比于预算经费,用决算收入作为衡量指标,这个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小了很多。

如果再看看决算支出,这个差距还会进一步缩小。

2019年西北大学决算支出是25.19亿,相当于陕师大的82.75%、长安大学的72.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63.5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53.61%,西安交通大学的24.71%。

如果再考虑一下学校类型和办学规模的话,这个差距的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6)

▲注:数据来源于各高校官网,部分数据可能有出入,但整体差距不大,部分数据无法查询,此处空缺。

相对于西交大、西电、西农大、长安大学等理工科强校,西北大学是一所文理综合性大学,文科最强,理科次之,工科较弱,以基础研究见长而应用研究较少,学校类型、学科设置和研究领域决定了西北大学的办学经费不太可能超过以上几所高校。

而且和以上几所高校相比,西北大学的学生总数、教职工总数和校园面积等都相对较小。

因此,西北大学是中等规模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和一些比它规模大得多的理工科学校相比,办学经费低一些也属正常。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7)

▲面积1500多亩的西北大学长安校区 图源网络

再来看看西北大学的决算经费在全国高校是一个什么水平。

由于缺乏全国所有高校的决算经费统计数据,在此以“青塔”官方统计的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2019年预算经费数据为参照,大致分析一下西北大学决算经费的排名。这里假设这75所直属高校的预算经费和决算经费一致。

西北大学19.84亿元的决算收入大致排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61位,25.19亿元的决算支出则大致排在第58位。

前面提到的苏州大学2020年的预算经费(34.06亿)是西北大学(8.45亿)的4倍。2019年苏州大学的决算经费是54.94亿元,西北大学2019年的决算收入(19.84亿)相当于苏州大学的36.11%,决算支出(25.19亿)相当于苏州大学的45.85%。

“双非”的扬州大学2020年预算经费是26.81亿元,西北大学(8.45亿)只是它的1/3。2019年扬州大学的决算经费是34.36亿元,西北大学2019年的决算收入(19.84亿)相当于扬州大学的57.74%,决算支出(25.19亿)相当于扬州大学的73.31%。

这样一看,西北大学和这两所高校的经费差距并没有预算经费显示的那么大。

再考虑一下办学规模:

苏州大学:学生总数41431人,其中本科生27842人,硕博研究生11510人,教职工5254人,校园面积4586亩。

扬州大学:学生总数44200人,其中本科生29000人,硕博研究生15200人,教职工6000多人,校园面积4000多亩。

西北大学:学生总数25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3000多人,硕博研究生10000多人,教职工3000多人,校园面积2360亩。

西北大学办学规模的各项指标只大致相当于这两所学校的一半。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如果用预算经费衡量,西北大学头顶“最穷大学”的帽子一点也不冤枉,但是按照决算经费,并且考虑到学校类型和办学规模,西北大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穷。

3、

西北大学虽然“穷”的没有网上传的那么邪乎,但是经费差距依然还是存在的。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以及上一年的结转和结余构成了大学年度决算收入主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前者是最主要的财政拨款形式,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是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学校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财政拨款。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8)

2019年西北大学获得的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是10.26亿元,大致相当于教育部直属高校西电、陕师大、长安大学的2/3,西农大的1/2,西交大的1/3。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019年西北大学还获得了2.4亿元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因此,2019年西北大学获得的财政拨款收入是12.66亿元,和陕师大、西电、长安大学等部属高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不到3亿元。

从2015年到2019年,西北大学获得的财政拨款收入从7.12亿增加到了12.66亿,增幅为77.81%。整体来看,这个增长幅度还是很大的。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9)

财政拨款收入是国家直接拨给高校的经费,这一部分经费的多少主要由高校的学生人数、学科特色、办学层次来决定。

而高校决算收入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收入”则是高校开展科研、教学及其辅助活动获得的经费。目前一些高校的事业收入已经超过了政府的财政拨款收入,比如2018年清华大学的事业收入达到了108.67亿元,是财政拨款收入(52.26亿元)的2倍多。

陕西高校中,2019年西安交大的事业收入达到了35.29亿元,也超过了财政拨款收入(27.46亿元),远远高于省内其他高校。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10)

2019年西北大学的事业收入整体较低,只有3.76亿元,排名全省第10。从2015年到2019年,西北大学的事业收入从2.69亿元增加到了3.76亿元,5年的时间里仅仅增加1.07亿元。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11)

除了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这几年“其他收入”在高校的经费体系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等。“其他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表明高校的办学经费,在逐渐减少对传统的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的依赖,经费的自主性逐渐增强。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12)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13)

虽然从2015年到2019年,西北大学的“其他收入”先降后升,整体增加不多,但是2019年西北大学的“其他收入”是3.39亿元,超过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3亿元),和长安大学、西电的差距在1亿元左右。

除了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之外,还有一部分资金在高校的决算收入中占很大比重,那就是上一年的“结转和结余”,也就是上一年度没有用完的经费,需要划拨到本年度继续使用。

这部分经费一般占年度决算经费很大一部分。比如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101.95亿元的决算收入中就包括上一年的结转和结余经费28.92亿元,占比是28.36%,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2019年西电的结转和结余(13.25亿元)占到了决算收入(46.98亿元)的28.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这一比例是18.45%,长安大学是18.64%,陕师大是11.1%。

而2019年西北大学上一年的结转和结余是0。

以2019年的决算经费收入构成情况来看,西北大学的“政府财政拨款”并不低,和陕师大、西电、长安大学等部属高校的差距不到3亿元。“其他收入”超过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长安大学、西电的差距也仅在1亿元左右。真正拉开西大和以上学校决算经费差距的是“结转和结余”和“事业收入”两大部分。

4、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14)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 图源西大官微

经费是每一所大学都绕不开的一个重点问题,充足的经费投入是办好大学的前提,这句话经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无数次验证之后,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重要共识。

西北大学一直被称为中国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大学之一,“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是西大用有限的办学经费做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的生动描述。

由于隶属关系和本地经济发展程度等各种原因,西北大学的办学经费长期得不到充足的保障。和省内部属高校以及东部地区部分同类型的高校相比,西大的办学经费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虽然在衡量这些经费差距时,西北大学的决算经费更加准确,更有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用预算经费作为衡量指标时形成的巨大差距,并且考虑到学校类型、学科设置和办学规模等因素,这一缩小的经费差距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西北大学经费短缺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西北大学仍然“穷”,只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穷罢了。

省属地方高校的“出身”无法改变,这决定了西大未来的“脱贫”和发展最终只能寄希望于陕西和西安经济的发展。水多鱼大,是陕西和西大关系的真实写照,共荣共生,未来可期。

作者/制图:东耶克

数据来源:各高校信息公开网站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关注“陕光灯”微信公众号查看相关阅读

铜川要有大学了!

豪横!揭秘陕西高校里的学术权杖

缺钱的西北大学能否办好医学院?

这一届陕西考生更想去哪儿上大学?

开学了,陕西娃选大学的水平可能还需提高

西北大学真的衰落了吗?来自一组数据的观察

高校旅游∶能否成为大西安全域旅游的下一个热点

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为何如此之少(但没你想的那么穷)(1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