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报考人多不(450多名研究生助教)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报考人多不(450多名研究生助教)助教们进行线上学习谌探老师进行线上培训同时,研究生助教还承担着学校线上教学技术支持志愿者的工作,在各个岗位上服务于教师,为保障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顺利开展线上助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潘璐璐老师进行线上培训刘志伟老师进行线上培训
文/ 图 王凡华 张珊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线上教学所带来的挑战,自2月中旬开始,西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发起"研究生助教线上课程助力计划",整合利用学校线上服务保障体系,征集招募了457名研究生助教,全力护航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在高校,请研究生助教参与课堂教学工作是研究生参与教学、辅助教学,同时也能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应该说,这是一举多得的教育制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辉表示。
注重培训 提升工作能力
根据学校相关安排部署,2月11日,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即有序开展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助教申报遴选工作,搭建研究生助教线上培训服务平台。2月21日,特别邀请组织数学与统计学院潘璐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刘志伟、谌探三位老师,为研究生助教进行多教学平台使用能力的线上培训,详细介绍了雨课堂、QQ屏幕分享、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西北工业大学在线课程平台、瞩目、小鱼易连等平台的功能及使用,660多名研究生助教在线参加了培训。
同时,研究生助教还承担着学校线上教学技术支持志愿者的工作,在各个岗位上服务于教师,为保障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顺利开展线上助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潘璐璐老师进行线上培训
刘志伟老师进行线上培训
谌探老师进行线上培训
助教们进行线上学习
2月24日以来,学校全面开启线上教学,根据工作安排,首批共聘任了450多名名研究生助教。根据岗位需求,助教们积极与主讲教师互动交流,绑定进入教学班级,及时反馈助教班级内的问题,帮助主讲老师完成了线上答疑、完成作业批改等工作。
在电子信息学院的研究生敖振看来,"提醒选课的学生课程要求""与教师讨论课程相关问题"和"为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课外的辅导"三项工作内容是研究生助教最重要的任务。第一次承担在线课堂助教工作,他格外用心。课前,积极联系并通知学生加入课堂;课中,实时了解学生反映的情况;课后,及时与老师交流线上教学的改进之处。"这样的过程,感觉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掘,学术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种子"学生 推动教学改革
更多像敖振一样的研究生助教,被老师们称作"种子"学生。他们也是西北工业大学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催化剂"。
"我们多做一点,学生就能多受益一点。"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辉说,研究生助教制度作为一项能对学生老师直接产生帮助的举措,其实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最难啃下的一块骨头,是教师的观念。"教无定法,我已经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改?""我的课堂我做主,助教只是过来打个杂吧?"……面对这样的困惑,李辉提出,就是要通过发挥研究生助教的作用,激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
在他看来,部分教师并不信任助教的教学能力,甚至一些教师并不知道如何"用"好助教。因此,提高教师对助教工作的认识,帮助教师学会和助教一同合作授课,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重视的问题。
为转变教师的观念,学校充分发挥"种子"学生的作用。学校多次举行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让"种子"学生现身说法讲授经验体会,营造课改氛围。在航空学院研究生谢夏阳看来,助教应该对于自己所带的课程必须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起到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而数学与统计学院张莹老师将"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两种方式贯穿而于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倡导小组讨论、陈述操作模式(教师导学→学生自学研讨→分组交流→教师评价反馈),和助教一起,激发学生潜能,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还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助教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技能工作坊,在各个学院的大力配合下,完成了诸如写作训练、沟通训练、外语能力、演讲训练等培训,多角度促进研究生助教发展。同时,中心还联合各课程主讲老师,为助教开展中期评估、课堂录像及咨询等活动,帮助助教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引导助教和老师共同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感悟】
数学与统计学院高等数学课程负责人武海波老师这样介绍"他们":对于高等数学课程的全体助教,课前,他们配合做好在线授课测试、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课中他们能够随堂听课,观察课堂顺畅度,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他们总有备选方案来支持教师继续授课;课后,及时批改记录作业情况并反馈给任课教师,并协助教师进行答疑,做到随问随答。他们努力掌握平台操作知识,时刻准备备选方案,保障着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的全过程。
数学与统计学院张莹老师这样评价"他们":助教也从原来仅负责改作业和答疑的角色,向线上课程的"小管家"进行着转变,教师和助教之间的关系,更像一个密切合作的团队。学生的管理从教师在教室直接管理,变成了教师组织下、助教为主力的qq群内协同管理,在线文档、群公告、群文件、群作业、群投票、群签到都离不开助教的全力配合。虽然大家成了"网友",但是我们之间建立了更加有效和通畅的信息网,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在各位助教的认真配合下也更加明晰和便捷。
数学与统计学院线性代数课程的安晓红老师这样评价"他们":自接触线上教学以来,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作业批改,几乎每完成一次作业批阅需要浏览400-500多页照片。在没有良好硬件条件保障下,助教们只能用手机来克服一切困难,默契支持着主讲教师,并按要求完成所有任务。他们热心服务、决心坚定、具有敏锐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助教体验】
航空学院 谢夏阳
本学期担任由王红建老师主讲的本科《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助教,主要任务就是随堂协助主讲老师授课,批改作业,学生答疑与试卷批阅等工作。因为班级有180名学生,对于自己能否做好也一直心怀忐忑,但是通过积极参加系列线上培训和主动学习平台应用功能,我收获很多。我认为每一名助教都应主动了解教学班级和课程,积极与主讲教师沟通交流,起到在学生与老师之间传达信息的作用。
机电学院 赵晨彤
因疫情影响又一次选拔担任助教,本学期我的助课课程名称是机械制造基础。通过参加前期培训,我熟悉了线上SPOC课程的建立和应用后台管理,通过深入助课班级,从老师身上学到应保持治学严谨的态度,通过和同学们的多次交流也让自己更加有耐心。
电子信息学院 敖振
我是线上教学新模式的受益学生,也是一名光荣的研助教。由于地处贵州瑶族偏远山区,我在美丽的山上找到网络稳定的地点,圆满完成了首次助教工作,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接下来的在线课堂助教工作,虽然身处大山条件艰苦,但我毅然担身上之责,扬工大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数学与统计学院 张文婷
我的助课课程名称是高等数学,主讲教师是于美,教学班级共有137人。我觉得开展在线直播授课、听课很不容易,老师会特别注意学生们是否能听到能看到界面、是否听懂了,在双方网络出现卡、黑屏等情况时,老师就会及时重复讲之前讲过的内容。针对一节课有一百多学生的大班而言,完成网上授课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师生积极配合和互动沟通。
供稿:西北工业大学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