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其实家长的想法,很容易理解,有些家长是自己从小就生活得很苦,不想希望学生重蹈覆辙,经历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处境,也担心“穷养”会让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拼尽全力想要给学生“富二代”般的生活。后来看到身边有同学去留学,女儿便也动起了留学的打算,但留学的费用对于普通的双职工家庭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因为实在负担不起,所以家长也无奈只能希望学生可以再考虑考虑,但很少被拒绝的学生却根本不买账,甚至抱怨起家长,甚至直接说出,“养不起就别生”这样的话。如果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抱着这样的想法可以,但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来说,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把所谓的“富养”奉为教育真谛,那恐怕不是教育的进步,而是教育的悲哀。网上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许能让那样还在一味追求“富养”的普通家庭有所感悟,这位家长表示,自己和爱人两个人都还算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在学生出生之后,就一直

导语: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因为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学生的成长环境和70后80后那个时候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那个时候,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比较老旧,“生下来活下去”似乎就是教育的全部了。

但是从90后开始,到现在的00后10后,越来越多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被家长接受,也被家长应用到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中去,其中从“穷养”到“富养”就是一个最大的转变。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1)

普通家庭的悲哀,不是教育上的无法满足,而是不合时宜的“富养”

所谓“富养”,在很多家长的理解里,就是让学生在小时候,就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其他同学有的,自家学生要有,其他同学没有的,自家学生也要有。

如果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抱着这样的想法可以,但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来说,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把所谓的“富养”奉为教育真谛,那恐怕不是教育的进步,而是教育的悲哀。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2)

网上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许能让那样还在一味追求“富养”的普通家庭有所感悟,这位家长表示,自己和爱人两个人都还算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在学生出生之后,就一直尽可能给学生想要的一切。

哪怕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愿让学生在物质上觉得不如人,所以从小吃得好穿得都不比身边的同学们差,上了大学之后,家长一开始按照1500一个月的生活费给学生,但是慢慢地,生活费一点一点地涨,最后涨到3000,学生还是觉得不够花。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3)

后来看到身边有同学去留学,女儿便也动起了留学的打算,但留学的费用对于普通的双职工家庭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因为实在负担不起,所以家长也无奈只能希望学生可以再考虑考虑,但很少被拒绝的学生却根本不买账,甚至抱怨起家长,甚至直接说出,“养不起就别生”这样的话。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4)

家长如果理解错了“富养”的含义,最后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其实家长的想法,很容易理解,有些家长是自己从小就生活得很苦,不想希望学生重蹈覆辙,经历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处境,也担心“穷养”会让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拼尽全力想要给学生“富二代”般的生活。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5)

但真正的“富养”从来都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更是在精神上,如果没有配合一个良好的引导,所谓的“富养”,所谓的“物质满足”,会让学生觉得,家长做的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不能继续满足学生的需求,就是家长的无能。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6)

如果家长这个时候,再因为自己不能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教育资源,而感到自责,只能说更是加剧了学生的这种情绪,本来是想让学生不要自卑,结果却让学生的虚荣心肆意增长。

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做才能找到“富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当你尊重学生时,其实就是在教育他如何尊重别人。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7)

其次,富养不是娇惯,让学生从小养成劳动意识。学生作为家庭成员之一,有义务承担部分家务活,所以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培养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同时也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用劳动换取物质的习惯,避免学生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

最后,家长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学生在不断地成长,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同的年龄段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随着学生的成长,家长也不能停滞不前。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8)

笔者寄语:

家长努力工作,为的就是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环境,这件事无可厚非,但是家长在给予学生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做好正确的引导,不要让学生觉得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不要让普通家庭里出现不合时宜的“富养”。

最后,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够不断地自检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富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满足上,也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养成正确的三观,成为国家的栋梁。

一个悲惨家庭(普通家庭的悲哀)(9)

话题讨论:你如何看待普通家庭的“富养”?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