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学今年毕业典礼(南京翻译论坛纽约大学开幕)
纽约大学今年毕业典礼(南京翻译论坛纽约大学开幕)此外,会议共同主席 —— 佩思大学出版社系主任、佩思大学出版社社长Manuela Soares教授,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金才教授等先后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来自联合国总部中文处、大会部、全球传播部、纽约大学、佩斯大学、纽约市立大学、西东大学、布朗大学、罗德岛大学、肯恩大学和中国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佑译翻译公司等20多所大学、出版社和翻译公司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的组织者之一、联合国赴华培训项目负责人何勇博士主持了下午的发言并做了会议小结。他认为此次会议虽以纽约、南京两地的学者和翻译工作者为主,但也吸引了华盛顿、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员参加,非常成功。会议共同主席南京大学程爱民教授评价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组织纽约南京翻译论坛,这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显得非常有意义,我们正考虑把它办成年度性或者两年一次的常规性学
图为与会嘉宾们在纽约大学校园合影。 (管黎明摄)
【侨报记者管黎明5月3日纽约报道】首届纽约·南京翻译论坛 —— “新语境下的翻译”国际研讨会3日在纽约大学校园拉开帷幕,数十位来自中美两地的翻译和教学专业人士出席了活动。此次研讨会由纽约佩斯大学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纽约大学中文教师发展部、大纽约地区中文教师学会、佩斯大学孔院、南京译林出版社、南京翻译家协会和上海佑译翻译公司等机构协办。
会议期间,来自中美两国的教授、专家、译员以及出版业和报业工作者齐聚一堂,探讨了新的时代和技术背景下有关翻译理论、经典译介及翻译实践等领域的前沿课题。佩斯大学练小川、肯恩大学孔旭荣、布朗大学焦立伟、南京大学杨金才、何成洲、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建波、北京语言大学张生珍等教授以及联合国资深译员季晨、美国ACTA中文翻译服务公司总裁杨荣、职业口译译员崔子琳、Serene Su、上海佑译翻译公司副总裁王志涛等做了发言。
在整整一天的会议发言和讨论中,与会代表们就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这其中既涉及外国名著汉译和中华典籍的外译,也有新网络技术时代的翻译走向和口译的实践与创新。南京翻译家协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程爱民系统介绍了美国的中国文学翻译与出版历史及现状。他表示,与英国从19世纪就开始翻译出版中国古典汉学不同,美国直到20世纪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翻译,早期有庞德(Ezra Pound)等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之后有赛珍珠翻译《水浒》、浦爱德(Ida Pruitt)翻译《四世同堂》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为代表的新一代翻译家开始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随后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引发了一波中国文学海外热潮;但由于美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仅有约3%是翻译作品,因此中国文学在美国的翻译和传播仍任重道远。
此外,会议共同主席 —— 佩思大学出版社系主任、佩思大学出版社社长Manuela Soares教授,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金才教授等先后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来自联合国总部中文处、大会部、全球传播部、纽约大学、佩斯大学、纽约市立大学、西东大学、布朗大学、罗德岛大学、肯恩大学和中国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佑译翻译公司等20多所大学、出版社和翻译公司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此次论坛的组织者之一、联合国赴华培训项目负责人何勇博士主持了下午的发言并做了会议小结。他认为此次会议虽以纽约、南京两地的学者和翻译工作者为主,但也吸引了华盛顿、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员参加,非常成功。会议共同主席南京大学程爱民教授评价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组织纽约南京翻译论坛,这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显得非常有意义,我们正考虑把它办成年度性或者两年一次的常规性学术交流活动,为从事翻译和教学的人士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本文版权属“纽约侨报”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