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农村的家长里短很好看(老家村子里的家长里短)

农村的家长里短很好看(老家村子里的家长里短)当然,这应该是老辈子戏文里的内容,现在好很多了,毕竟之前人们都很少读书,不懂得那么多礼仪。不了解所谓的身教大于言传,更不了解吸引力法则。最后呢?干脆把父亲拖到两家中间的墙头上,老父亲就坐在墙头上生活了。说到家传,还真的有这么回事。上梁不正下梁歪,当父亲的不孝顺,当儿子的也好不到哪儿去。如果父亲是个孝子,那等他老了,自己的儿子也不会很差。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都是这个理儿吧。都说农村人淳朴,但很多时候,不孝顺的作风也能翻出花样。小时候听老人们讲,父亲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儿,盖了两处宅子。但两个儿子都不想给父亲养老,东边儿子把父亲往西边儿子那边赶,西边儿子把父亲往东边儿子这边推。

农村的家长里短很好看(老家村子里的家长里短)(1)

今天走亲戚,没喝酒,但是也没空看电影了。于是今天就写一篇文章吧,写写家长里短?也行吧?最近在老家,虽然住着很舒服,人也比较懒。但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听得真不少。

比如说谁家孩子不孝顺,两个儿子都有好房子,但就是不给娘住,给他们的娘在村外的田地里盖一间小屋,冬天还四处漏风。

这个当娘的没办法,只能回了娘家,和自己九十多岁的老娘一起过年。

大家很多人都说这两个儿子太过分,但也有人打抱不平,说他们的娘当年也对自己的婆婆不孝顺,也不养老。好吧,这是家传?

说到家传,还真的有这么回事。上梁不正下梁歪,当父亲的不孝顺,当儿子的也好不到哪儿去。如果父亲是个孝子,那等他老了,自己的儿子也不会很差。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都是这个理儿吧。

都说农村人淳朴,但很多时候,不孝顺的作风也能翻出花样。小时候听老人们讲,父亲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儿,盖了两处宅子。但两个儿子都不想给父亲养老,东边儿子把父亲往西边儿子那边赶,西边儿子把父亲往东边儿子这边推。

最后呢?干脆把父亲拖到两家中间的墙头上,老父亲就坐在墙头上生活了。

农村的家长里短很好看(老家村子里的家长里短)(2)

当然,这应该是老辈子戏文里的内容,现在好很多了,毕竟之前人们都很少读书,不懂得那么多礼仪。不了解所谓的身教大于言传,更不了解吸引力法则。

说到吸引力法则,想起一些事情,也是近期一个朋友给我讲的。说是一家婆婆当年做媳妇儿的时候很凶狠,对自己的婆婆很差,推推搡搡的。

后来儿子娶了媳妇儿,这位婆婆很满意,但儿媳妇把她的做派都看到眼里,等她年纪大了,也学着她当年对付婆婆的那一套对付她。

嗯?你说这事儿,算是学习还是怎么着?老家的话叫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但是你琢磨下,这样的儿媳妇不是也是自己吸引来的吗?恶人自有恶人缠,很多人机关算尽一辈子,到老了发现当初自己父母体验的孤独,自己还要体验一回,再去悔恨,晚了。

除了孝顺的事情,讲得最多的还是死亡。冬季是农村老人的梦魇,特别是对于生病的老人。很多老人常讲的话就是过完这个冬天,就算又熬过一个年。什么意思?就是过了这个冬天还活着,那今年就没事了。

农村的家长里短很好看(老家村子里的家长里短)(3)

冬天,对于抵抗力差的人来说,那就容易生病。人年纪大了,抵抗力就差,一旦生病,很难康复。特别是在农村,居住环境差,取暖都是问题,一旦生病,就很麻烦。

但是今年听到的死亡更多是紧急去世的,前天初二,就传着有人陪新女婿去当“酒缸”,在媳妇儿家喝酒过度,回家后死亡的消息。

我们这边有这种风俗习惯,姑娘如果头一年出嫁,第二年的春节就算是新女婿第一年带媳妇儿回娘家,一般在初二就要宴请。岳父母这边会置办丰盛的酒菜,款待女婿,女婿一般会带着“酒缸”(替女婿喝酒),还会带着司机(女婿多少要喝点)。

这个“酒缸”可不一般,因为这场酒不是简单的酒,是新女婿岳父母家里的大事儿,村里的但凡和岳父母家沾亲带故的人都会提着酒瓶来倒酒。那一圈喝下来,能站着离开的都是大酒量的人。

很多喜欢喝酒的人应该知道,喝酒最怕掺酒喝,但是这个场合你想只喝一种酒很难啊。岳父母如果在村子里处得好,那有可能大半个村子的人都会来倒酒。

人家不是空着手来,都会从家里带一瓶未开封的新酒,当着你的面打开,给你倒酒,让你尝尝,你说你喝还是不喝?

一旦你喝了,那来的人的酒你都得喝,高度的,低度的,酱香的,清香的……一股脑儿倒进肚子里,在肚子里混在一起,能舒服吗?

很多人这一场酒喝完,都会大病一场。为此,去当“酒缸”的人要么能喝,要么就是有办法不喝。

农村的家长里短很好看(老家村子里的家长里短)(4)

我当年给弟弟干过这个差事,当初我的方法是躲,没事出去转转,喊我回来,等下再去厕所,接着在村子里溜达。等到陪酒的人觉得没意思,走了,那我也回去。我这属于不能喝的,被人笑话就笑话吧,起码不用难受吧。

但有些人实在,今天就听说临近乡镇就有人当“酒缸”喝死了,你说这事儿,喜事儿变丧事了,谁能好过?

除了这个死法,还有人在蔬菜大棚干着活,就死在大棚里了。还有人在家吃着饭,忽然就倒下死了……

这些啊,都好像在告诉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也意外哪个先来到。所以呢,一定要好好活着,珍惜当下的每一分钟。

今天去了大姨家拜年,好像忘记给大姨和姨父磕头了,嘿嘿……最近可是没少磕头,虽然在我们村不让磕头了,但是到了妻子家,那边还继续让磕头。

而且那边磕头不像我们这边,起码给垫上一个垫子,在屋里磕头,妻子老家那边,直接在院子里就跪下了,记得当年和妻子结婚后第一个春节,去岳父母家磕头,忽然就跪在院子里,把我下巴都给惊呆了,我心说这新女婿来了,咋不给铺一个棉垫子?

农村的家长里短很好看(老家村子里的家长里短)(5)

结婚十一年了,除了去年因为疫情没串亲戚,没磕头,今年也就习惯了。

在院子里磕头大家可能也见过,毕竟网上很多此类照片,但是在我姑姑家碰到的稀罕事儿大家不知道体验过没有。

怎么个稀罕呢?按说给姑姑姑父磕头那是应该,长辈嘛,但是姑父或者表弟会带我去姑父的父母兄弟家里磕头,就是表弟的叔伯我也要给他们磕头,你说这算是怎么回事?

这头,磕不着啊!但是姑父说,人家的亲戚都来咱家了,咱不去不好。很多年过去了,也一直磕头,你们说算是稀罕事儿不?

好了,今天就啰嗦写这些吧,按说这些事情写成故事挺好,但真的写故事少了,习惯了这种简单的写作方式,再去动脑子,感觉累。

感谢阅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