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牛十所中学(广州这所中学校庆)
广州最牛十所中学(广州这所中学校庆)不同时期就读于该校的校友们身着具有时代特色的服装,组成方阵,或舞动彩扇,或挥动红旗,或载歌载舞,或敲响腰鼓,向母校表达自己的祝福。今日,校庆大会采取了方阵巡游的庆祝方式,颇具特色。巡游方阵分为校友方阵、教师方阵和学生方阵。老校友坐车经过主席台广大附中的前身是哈尔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成立的“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后来,学校随解放大军南下,最终在广州扎根。学校成立至今,先后经历了“八一时期”“五十三中时期”“广师附中时期”和今天的“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时期”。虽数易其址,数更其名,但建校之初便有的红色基因一直存在于广大附中的血脉中。许多革命前辈的子女在该校就读,建校70年来,从学校也走出了26位将军。校友方阵巡游各具特色
11月3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庆祝建校70周年大会。广大附中是一所有着深刻红色印记的学校,70年来从该校走出了26名将军。今天专程赶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中,将星云集,还有不少是老一辈革命前辈的后代。
校友合影
校庆大会将星云集
一大早,位于大学城的广大附中校内热闹非凡。许多老校友们久别重逢,纷纷合影留念,欢声笑语中,大家仿佛回到了少年时期。
老校友坐车经过主席台
广大附中的前身是哈尔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成立的“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后来,学校随解放大军南下,最终在广州扎根。学校成立至今,先后经历了“八一时期”“五十三中时期”“广师附中时期”和今天的“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时期”。虽数易其址,数更其名,但建校之初便有的红色基因一直存在于广大附中的血脉中。许多革命前辈的子女在该校就读,建校70年来,从学校也走出了26位将军。
校友方阵巡游各具特色
今日,校庆大会采取了方阵巡游的庆祝方式,颇具特色。巡游方阵分为校友方阵、教师方阵和学生方阵。
不同时期就读于该校的校友们身着具有时代特色的服装,组成方阵,或舞动彩扇,或挥动红旗,或载歌载舞,或敲响腰鼓,向母校表达自己的祝福。
广师附中时期校友方阵
广大附中时期校友方阵
除了校友方阵,广大附中不同校区的教师也组成了巡游方阵。最让人瞩目的当数学校离退休的功勋教师方阵。“春华秋实,不忘初心,祝我广附,永远前进!”当老师们喊着口号经过主席台时,看台上观看的校友对老师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广大附中“国防班”学子组成的男女两个方阵,男队帅气英勇,女队英姿飒爽,他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喊着口号,经过主席台时,观礼的嘉宾和校友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国防班的学子们还表演了擒敌拳,也赢得阵阵喝彩。据了解,擒敌拳是该校高中国防班学生基础训练科目之一,开设该课,是希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坚毅不拔、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
功勋教师方队
在庆祝大会上,无人机表演令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伴随着音乐声,100架无人机组成编队,飞到了庆祝大会上空,排出了“八一”“广大附中”“70”“GDFZ”的字样,寓意庆祝广大附中建校70周年。
国防班方队
每年近百名学生考入军校及高校国防生
“树高千尺不忘根,红色基因代代传。”广大附中校长邓云洲在庆典大会上介绍,2012年全国首个高中“国防班”落户广大附中。据介绍,国防班成立6年来,荣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示范校”“首批国防特色教育学校”“全国八一红军学校”等殊荣,还在各种军事比武中战绩赫赫。不仅如此,学校先后有近百名学生考入军校、武警院校及高校国防生,每年考入比例占全省招生数的1/10。邓云洲说,广大附中70年的历程就是和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历史,因此一定要传承学校的传统,将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
校旗入场
“今天这么多杰出校友回校,我相信会给在校同学一种激励。”邓云洲说,“现在我们学校培养人才都是因材施教,多元培养,希望同学们成长为各级各类国家需要的人才。但无论孩子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把这种不畏困难,敢于亮剑的精神代代相传。”
校友手拉手
据了解,近年来,广大附中高考重本率不断创新高。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高考重本率(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线率)挺进广州三甲。近五年,有200余名学生考取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知名高校。超过40%的学生考上双一流大学,一大批同学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最近两年,学校连续实现了五大学科竞赛的全面开花,共有66位同学获得高中五大学科全国联赛一等奖,获得全国90余所名校的自主招生资格,一等奖人数蝉联广州市第二。
女飞行员校友寄望青年一代:不能娇生惯养
在校友方阵巡游时,有4位身着皮夹克的空军女飞行员备受关注。尚爱平就是她们中的一员。她是空军航空兵13师38团的飞行员,也是我国的第四批女飞行员,曾参与设计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仪式中的空中阅兵航线。
尚爱平说,她生于广州,父母都是军人,“我的名字就是爱好和平的意思。”1959年至1965年期间,尚爱平在广州八一学校附一小读小学。10年前,广大附中60周年校庆时,尚爱平回母校庆祝。这次为了庆祝母校70周年生日,她又和昔日同学相约,从北京赶回广州。
一教师激动流泪
回忆少时求学时光,尚爱平说,当时因为父母很忙碌,她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住校。她记忆最深的就是老师们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但是很关心。她至今感念自己的恩师。“我的老师已经80多岁,今天也来了,我待会儿就要去看望他。”她也记得,当时虽然司令的孩子也在学校,但同学之间没有攀比,都像兄弟姐妹一样。
看到在校学生朝气蓬勃,尚爱平感到很欣慰。她说,现在时代进步了,她希望孩子们不要娇生惯养,而要发扬广附人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要把身体锻炼好,将来才能报效祖国。
广大附中附属八一红军小学方队
校友曾丽璇也高兴地忙着和同学们交流合影。她1977年起就读于53中,因为是划片就读,她家的兄弟姐妹、街坊邻里都就读于此,大家感情很深,即便毕业几十年,依然像一家人。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林霞虹 通讯员 梁苏健
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庄小龙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张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