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课程有哪些(英国人文教育那些事)
英国教育课程有哪些(英国人文教育那些事)通过一个学期对巫师、鬼怪和宗教文学的学习,结合之前的积累,我才明白,《哈利波特》的故事看似通俗易懂,陪伴了不少人的成长,其实作者经历了很多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如井喷一般创造出这个引人入胜的魔法世界。小说中的咒语是从拉丁文衍生出来的,有关巫师和鬼怪记载的史料也频频出现在作品中,希腊神话、民间故事对罗琳也有很深的影响,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人文教育的魅力正在于能够赋予一个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在英国人文教育的影响下,集思广益、博览群书的学习方式正是培养创造力良好的温床。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而是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厚积薄发的成果。牛津大学图书馆然而我们课堂上的日常并不总是这么轻松嬉笑的。大部分时候,以交流为重的小课主要还是烧脑和自我挑战的过程。备课不光是老师的任务,学生也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很多课的老师都要求每个学生自己找出一个课题,然后配合ppt在课上做演讲。
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系统的人文教育愈发难得。人文,关乎人类基本情感,有时甚至不分种族,无关国籍。自人类文明伊始,它开始萌芽,历几千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遥远不列颠,是一个阴雨连绵、国民爱讲冷笑话的国家。这个岛国有着深厚的文史哲文化底蕴,诞生过无数伟大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很幸运,我曾有一段在英国研读文学的经历,近距离体验英国的人文教育,有机会探究为什么伦敦能孕育出福尔摩斯大侦探,为何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在不列颠小岛诞生。
人文教育是伟大故事的温床,在纸上创作出大千世界的文豪,也曾是坐在大学里的菁菁学子。由于自幼就对英国文化充满兴趣,从踏上英格兰的土地开始,我对这里的一切就充满期待。我在英国就读的学校,恰好是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本科母校,因此,我更想知道是什么造就了罗琳脑中的奇思幻想。
讨论式的英国课堂
然而我们课堂上的日常并不总是这么轻松嬉笑的。大部分时候,以交流为重的小课主要还是烧脑和自我挑战的过程。备课不光是老师的任务,学生也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很多课的老师都要求每个学生自己找出一个课题,然后配合ppt在课上做演讲。演讲结束后,老师和学生都会向演讲者提问,从而以这种沟通、探索的方法来学习。课余,大部分老师都安排了固定的时间,在办公室里等待学生来提问、沟通。这样的时间非常珍贵,能够让老师与你一对一地答疑解难,指明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和方法,无疑是让你事半功倍的大好机会。
除了在沟通中寻求知识和灵感,个人的知识储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比起商科、理科的课程表,文史哲专业的课时相对少一些,但平时的阅读量非常大,并且很少学习作品的选段,基本上都必须要把全本作品读完。由于我的学校是J.K.罗琳的母校,我在学期初抱着好玩儿的心态报了一门学习巫师、鬼怪和魔法的文学作品的课。结果报了才知道,这门课要求把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读完。这么厚的大部头,语言极其晦涩,还满篇充斥着圣经典故,看得我头皮发麻,拿来当枕头倒是非常合适。结果读了第九章而没有读前几章的我没有逃过老师的火眼金睛,还被当做反面教材来教育大家,学文切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则滞,博览群书则通,仅以选文来了解作品,读者很容易掉入先入为主的圈套。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初高中,包括英国,文学课已经不用课本,不学选段,而要求学生完整地阅读作品,大学的人文教育更是靠海量的阅读支撑起来的。
米尔顿的《失乐园》
牛津大学图书馆
通过一个学期对巫师、鬼怪和宗教文学的学习,结合之前的积累,我才明白,《哈利波特》的故事看似通俗易懂,陪伴了不少人的成长,其实作者经历了很多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如井喷一般创造出这个引人入胜的魔法世界。小说中的咒语是从拉丁文衍生出来的,有关巫师和鬼怪记载的史料也频频出现在作品中,希腊神话、民间故事对罗琳也有很深的影响,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人文教育的魅力正在于能够赋予一个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在英国人文教育的影响下,集思广益、博览群书的学习方式正是培养创造力良好的温床。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而是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厚积薄发的成果。
因此,想要去英国学习人文学科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练习自己的英文阅读速度吧。要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师给出的必读书目再多也要认真读完。再练习练习自己的胆量,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主动和他人交流,从而懂得如何思辨。再好的想法烂在肚子里也一文不值,再幼稚的论点,说出来也能抛砖引玉。
经历了这个过程,有一天再捡起旧时读过的书,你会发现,同样的词句也有了更丰富的意味。以此看来,哈姆雷特、福尔摩斯、哈利波特等人物虽然格调不同,却均被大家熟知,成为一个个英伦范儿的代表,不光是作者的功劳。人文教育为传承他们的故事的人提供养料,推动他们去欣赏、解读甚至二次创作。这一切的基石,无疑是自由思想、博闻强识的教育理念。
分享英伦的趣味与格调,欢迎关注英国范儿uktas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