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忆与老师之间感动的故事(在1992年的一个雨天)
80后忆与老师之间感动的故事(在1992年的一个雨天)来源:《教师报》;编辑:关中小伙作者:曹晓红(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如果说我现在在写作方面稍有些自信,那么,这与张老师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张老师教我的三年里,我的作文被她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点评是常有的事,这让我不知不觉对自己提高了要求,养成了写文章的好习惯。记得有一次全乡镇作文竞赛,前三名可以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成绩出来时,我正与一群同学在教室前跳橡皮筋,张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我们教室的前排平房里。我跳得正高兴时,同学指指那排房子,告诉我张老师叫我。我转身便看到张老师正朝我微笑着,我走过去,她轻声说:"这次作文竞赛你发挥得不错,那么多人里,你都能排第四名呢,排在你前面的几个都是高年级的,等你到高年级了,你一定会写得更好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次比赛的第一名就是我们班的另一个女生,我的好友云,只是张老师为了安慰我,没有说而已。五年级的元旦前夕,学校学生舞蹈队参加乡镇演出。舞蹈编
近几日在读季羡林老先生的书《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跟随着季老的文字,我沉浸在季老的小学中学时光里,时而因其笑,时而为其叹,就在这一笑一叹里,断断续续想起少年往事,想起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张玲芬。虽与现在隔了30年,但张老师对我的爱,我从未忘记。
本文作者曹晓红在上课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我记得张老师烫染过的黑发里时常生出新的白发,当时她的儿媳在与她的儿子闹离婚,小孙女也整日由张老师夫妻俩带在身边。但她依然每日面带微笑,耐心地教我们知识,从未因家庭而影响对待我们的心情。在与她相伴的三年里,我从未见她露过一丝愠色,连瞪眼皱眉都没有。
我小时候比较内向,是张老师的赞美无形中帮助我树立了自信。在朗读课文时,她会用标准的普通话夸我"吐字清晰,发音标准"。这八个字看似普通,但对于那个年代一个农村小学的小孩儿来说,是很难得到的赞美。因为那时上课,很多老师从头到尾都说方言,很多学生也是用方言朗读课文。然而,我何其幸运,遇到我的张老师,她教给我标准的普通话,教给我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重要的是,她在我朗读之后,总是给予赞美,并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哪里如何调整会更好。记得有一篇叫《凡卡》的文章,在读那封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时,张老师耐心地指点我,教我如何用声音表达情感,最后我竟然把班上的同学读哭了。
如果说我现在在写作方面稍有些自信,那么,这与张老师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张老师教我的三年里,我的作文被她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点评是常有的事,这让我不知不觉对自己提高了要求,养成了写文章的好习惯。记得有一次全乡镇作文竞赛,前三名可以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成绩出来时,我正与一群同学在教室前跳橡皮筋,张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我们教室的前排平房里。我跳得正高兴时,同学指指那排房子,告诉我张老师叫我。我转身便看到张老师正朝我微笑着,我走过去,她轻声说:"这次作文竞赛你发挥得不错,那么多人里,你都能排第四名呢,排在你前面的几个都是高年级的,等你到高年级了,你一定会写得更好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次比赛的第一名就是我们班的另一个女生,我的好友云,只是张老师为了安慰我,没有说而已。
五年级的元旦前夕,学校学生舞蹈队参加乡镇演出。舞蹈编排由张老师全权负责,我也是一名队员,然而,在演出前几天,我被刷下来。张老师知道我的内向与自卑,她知道在最后被刷下来我心里有多难过,因此,她不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我,说我没有因为最后被刷掉而闹一点点情绪,要大家向我学习,而且她还找了四个女生在后台为那天的演出唱和声,其中一个便是我。张老师对我这个非亲非故的学生真是用心至极啊!
最后一次见张老师是在1992年,一个下雨天,我踩着一脚的泥泞向西,去初中上学,她踩着一脚的泥泞向东,去小学上班。站在雨中,我们匆匆聊了几句,此后再也未见。张老师现在应该不记得我了吧,然而她却一直活在我的记忆里,与我的生命共长短。
作者:曹晓红(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来源:《教师报》;编辑:关中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