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AQ发展)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AQ发展)将狗放入有电击的笼子里,当蜂鸣器一响,就给狗狗电击,当狗在笼子里面的时候,是不能逃避电击的,在多次试验之后,在电击之前,先把笼子的门打开,当蜂鸣器响了,狗狗非但没有逃跑,反而卧倒在地开始呜咽和颤抖——原本可以逃避电击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关于“习得性无助”,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挫折教育”运用不当,会让孩子很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挫折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和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老师有必要让孩子接受到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明白走“捷径”是不可取的,只有那些经历过雨雪风霜的人才能够深刻理解到成功的意义。然而,如果这种挫折教育运用不当却会造成另一种后果,就是会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泛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家长们讨论要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时,另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教育方式却悄然而生。这种方式并不新鲜,在中国甚至会有一点“老生常谈”的感觉,也会让人觉得有点不符合今天我们所讲的“人道主义”,但它能够给孩子带来的却是无尽的财富,它就是“挫折教育”。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特别严厉,不让照镜子、不准留长发、寒暑假必须出去打工......不仅如此,每次吃饭的时候还要指责我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弄得我经常边哭边吃。”这是著名主持人董卿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就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虽然能够让孩子正面去面对挫折,让他们从小对挫折获得免疫,但如果家长运用不好“挫折教育”的话,反而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AQ发展)(1)

“挫折教育”运用不当,会让孩子很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挫折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和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老师有必要让孩子接受到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明白走“捷径”是不可取的,只有那些经历过雨雪风霜的人才能够深刻理解到成功的意义。

然而,如果这种挫折教育运用不当却会造成另一种后果,就是会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泛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习得性无助专指由于多次努力仍无法达成目的后,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绝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及心理状态。

关于“习得性无助”,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狗放入有电击的笼子里,当蜂鸣器一响,就给狗狗电击,当狗在笼子里面的时候,是不能逃避电击的,在多次试验之后,在电击之前,先把笼子的门打开,当蜂鸣器响了,狗狗非但没有逃跑,反而卧倒在地开始呜咽和颤抖——原本可以逃避电击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放在孩子身上就是,孩子在家长人为的设定挫折中一旦形成了面对挫折的无助感,就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压力,甚至会让孩子觉得生活在折磨当中,最后让孩子面对生活产生无助感。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AQ发展)(2)

学习“甘地夫人法则”,让孩子直面挫折

“甘地夫人法则”所讲述的是印度前总统甘地夫人,甘地夫人的儿子因病要进行一项手术,在手术之前医生想要通过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孩子,没想到甘地夫人却阻止了医生的这种行为,而是直接将手术要面对的危险以及痛苦告诉了孩子,并且还鼓励孩子要积极的去面对手术。最后孩子勇敢的面对手术,也取得了成功。

这就是甘地夫人法则,困难与挫折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转变,它是突然性的,父母也不应该用善意的谎言去帮助孩子逃避挫折,而是要让孩子能够学会自己去承受、面对困难。

在这个法则中,有一个叫做“逆境商数”的概念,所谓的逆境商数,也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挫折。逆境商数越高,孩子就会得到越多的成长。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AQ发展)(3)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AQ发展

现在的绝大多数家长都会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对孩子进行各种知识的灌输,所以现在的孩子们智商(IQ)普遍都会比较高。除了智商外,由于和老一辈人的观念不同,现在的很多家长也会比较注重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不同的世界,这也会让孩子的眼界以及思维更加的宽阔和活跃,所以年龄还比较小的孩子就会有很高的情商(EQ)。

而今天我们要说到是:逆境商数(AQ)。 逆境商数指的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

根据AQ专家保罗·史托兹博士的研究,一个人的AQ越高,越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因此能够不屈不挠,越挫越勇,而终究表现卓越。

更是有专家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 80%的EQ和AQ。而培养孩子的AQ,就是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AQ发展)(4)

挫折教育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

挫折教育更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在顺风顺水的成长环境中,可以让孩子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但有一些潜能,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中是不能够被激发的,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得以激发。当孩子处于困境中时,他们会陷入困境找不到答案,而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去激发他们自身的潜力,对困难进行探究。

挫折教育能够让孩子戒骄戒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会发生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情况,当孩子处于这样的状态时,家长、老师可以给孩子人为的设置一些挫折,打击孩子的骄傲心理。当然,这种挫折也应当要有一定的限度,并且在事后对孩子说明,让孩子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排除掉骄傲的情绪。

挫折教育更能给孩子带来强大的自信。如果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父母去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困难,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件事上得到了成功时,这也会大大的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在其他困难到来时,孩子也会敢于去面对。

德国著名教育专家舒马赫说: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AQ发展)(5)

所以,家长要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

⑴给孩子合理的设置障碍。想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先就要给孩子提供可能会产生挫折的条件。困难、挫折往往都是突然出现的,所以设置这些障碍也要更自然些,要在孩子的预期之外,否则会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

例如在给孩子布置的任务中,可以突然在某一个维度上增加难度,让孩子可以完成一部分的任务,而对于意料之外的困难却无法完成,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受到挫折。

⑵家长要鼓励孩子去突破困难。当孩子意识到有困难存在时,可能会表现得退缩,这时家长应该及时去鼓励他们尝试突破。孩子在遇到障碍时,往往无法一次成功突破,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孩子有足够的挫折感,当他们真正的自己突破困难后,也会带给他们更加强大的自信。

⑶家长要引导孩子去对失败进行总结。对困难尝试突破无果后,孩子的内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挫折感,这时家长应该及时的去对孩子进行引导,去引导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以及要怎样做才能够取得成功、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加强等等。只有通过家长的正确引导后,孩子才能以正确的姿态去对待挫折,通过总结也能够从中积累到一些经验。

以上的几点应该是一套系统的挫折教育方式,当然,其中的关键还要在于实施者的如何处理。但是,紧紧知道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有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后可能会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些家长走进了一些误区中。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AQ发展)(6)

✦过度的给孩子施加挫折和压力。很多家长会认为,只要不断的给孩子挫折和压力就是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所以当这些家长在孩子因为不能独自解决问题而出现负面情绪时,就会对孩子进行批评,这样反而会让孩子的负面情增加,长此以往,孩子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就不会有积极态度了。

✦家长盲目的替孩子掩盖错误。我们提倡对孩子进行鼓励、赞扬式的教育,但如果过度的赞扬孩子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身,这只会让孩子变得自负,无法培养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忽略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所以在孩子经历过挫折后,父母要教会他们去对挫折进行反思与总结,而这正是体现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孩子不懂得自己去对问题进行总结,那在以后遇到其他问题时,孩子也还是会产生负面情绪。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AQ发展)(7)

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不是在他们独自面对困难时自己做一个旁观者,从开始的设置障碍到最后的总结挫折,家长都应该要全程参与进来。

在挫折教育的全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是主体,如果家长设置好障碍后,把其他所有的东西都丢给孩子自己处理,这样不仅会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很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前文提到的“习惯性无助”。

马云在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上谈到未来教育时说:“未来孩子在学校不只是学知识,还应当学会面对失败、面对挫折,学会在冲突中解决问题,因为未来的社会将冲突不断。”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