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聚会的感言(四十年与老师聚会感怀)
退休教师聚会的感言(四十年与老师聚会感怀)终于回到了母校,党委副书记袁也、文传学院赵国龙书记、张鹏院长、校友会秘书长张高科等领导热情地迎接我们。当师妹们把一条条红围巾绕到我们的脖颈时,对母校日积月累的情感,仿佛决堤的江河,一泄千里,汪洋恣肆——我见到了宋成德老师、夏遇南老师、魏毅老师。在与老师们热烈的握手拥抱中,我的思想在不断地调和着记忆的色彩度:健壮与蹒跚、清秀与和蔼、激扬与沉默……在岁月面前,她给生命以坚强,也给生命以脆弱。当我们师生以这种方式相聚时,我的哽咽与宋老师的落泪,呼应出了两行短句—— 恩泽存如血, 世事去如烟。
这两天,情感始终难以平息,想写点文字,竟不知从哪里下笔好。早上看到福龙的文章,就有写作的冲动,下午又看到班长杨宏战的文字,心情更是难以自抑。
情感这东西,是要盛放于器物之中的。这器物就是文字。大学毕业四十年同学聚会,我在新疆哈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回到古城,便嘱托同学姚福龙视频一些画面,感受同学聚会时的深情厚谊。在视频里一下子看到了那么多的同学,其时就有许多的感慨,岁月把她的故事,以沧桑的模样,厚重地浓抹在同学们的鬓角上、额头上。当时心里五味杂陈,于是在秋风瑟瑟的戈壁月夜,我写下了几段伤感的文字。那一夜,我将整个肖家村搬到了窗前的戈壁滩上——余坚老夫子捻着胡须,长吟屈子的《天问》激情悲壮地向我走来;李华锋老师“我是一条天狗,我把月亮吃了……”,奔放的诵读热烈出我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夏遇南老师、魏毅老师的历史课,在沉静的叙述中,拂去时间的浮尘,还原出了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宋成德老师的写作课,点燃了我当作家的梦想……那一夜,我失眠了。
从新疆回来后,班长杨宏战提议说要将同学四十年聚会收集到的图片、诗文结集成册,让我参与诗文编辑工作,我欣然接受任务,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图片、诗文编辑成册后,同学们反应很好。之后,杨宏战、姚富龙等同学建议说,何不将这些图片册、诗文集赠送母校!
参加工作后,每次路过母校,我都要驻足片刻。母校不只给了我无限的荣光,给予了我文化专业知识,让我们从青葱走向成熟,从贫瘠走向丰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勇敢地承载起生命所赋予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心里,对于母校,对于言传身教的老师,我们心灵深处始终有一种圣洁的庄严感。
终于回到了母校,党委副书记袁也、文传学院赵国龙书记、张鹏院长、校友会秘书长张高科等领导热情地迎接我们。当师妹们把一条条红围巾绕到我们的脖颈时,对母校日积月累的情感,仿佛决堤的江河,一泄千里,汪洋恣肆——我见到了宋成德老师、夏遇南老师、魏毅老师。在与老师们热烈的握手拥抱中,我的思想在不断地调和着记忆的色彩度:健壮与蹒跚、清秀与和蔼、激扬与沉默……在岁月面前,她给生命以坚强,也给生命以脆弱。当我们师生以这种方式相聚时,我的哽咽与宋老师的落泪,呼应出了两行短句——
恩泽存如血,
世事去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