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衡阳即将新增一所大学(衡阳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

衡阳即将新增一所大学(衡阳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如果培养的仅仅是获一纸文凭,大学四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高达50%以上的今天,大学生可谓多如牛毛矣!

衡阳即将新增一所大学(衡阳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1)

文/金卯刀

浙大名师郑强说:

大学生是浙江大学培养的

最低端的产品!

在中国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

高达50%以上的今天,

大学生可谓多如牛毛矣!

大学四年,

如果培养的仅仅是获一纸文凭,

而无真才实学的泛泛之辈,

那么大学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有着古代四大书院的衡阳,

曾书风鼎盛,

开湖湘文化一脉,

以经世致用,自强不息著称于世,

近千年来余音袅袅。

今天,

衡阳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来

承载新时代的使命?

实施“承天时,接地气”名师战略

在中国大学“进化史”上,无论采取何种发展模式,也不论是缓和还是激进的,大学要发展壮大有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名师战略。

就像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吴玉章之于中国人民大学,罗家伦之于中央大学……

是他们以深远之目光、非凡之勇气,披荆斩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从而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走向奠定了基础,也才有了今日中国高等学府之名校,他们是文化巨匠,更是中国一代杰出的教育家!

当然,要南华大学出现蔡元培、梅贻琦、竺可桢这样的巨匠和大教育家有些强人所难,也不可能是每所大学的普遍现象,除了巨匠本身的伟大,也还有“时势造英雄”的时代因素在里面。

但是,对于南华,名师终归要有的。

大学名师,并不局限在眼睛只盯着PNAS、Cell、Nature、Science、NEJM、JAMA、Lancet、BMJ等世界顶尖学术刊物或权威杂志,一天到晚琢磨在这些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学术论文高手。

今天的大学,或许更需要像郑强、易中天这类既有学术高度,又极具人文思想、口才一流、非常接地气的名师,他们就像所任教大学行走的名片和活广告,具有互联网时代的网红传播效应。

衡阳即将新增一所大学(衡阳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2)

易中天从厦门大学退休后,厦大又出了个邹振东,他写了一本《弱传播》,又火了。

郑强教授常年被评为 “浙大最受欢迎的老师” “浙大最受欢迎教授”,他的人文教育思想和理念对学生的影响,大过他同样很牛逼的高分子动态流变学,临退休之际,又被太原理工大学“挖”去当书记。

即使是南华的小弟衡阳师范学院,也有张云峰这样的集文学、心理学和演讲于一身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南华不缺搞科研、写论文、评职称的学术性教授,但非常匮乏广受学生喜爱、知名度高的人文教授。

很显然,这不利于南华名师名导方阵的打造和壮大。

大学老师,首先要用人文思想去影响学生,然后再用专业学术、论文去指导学生,如此才是更受学生欢迎的名师。

然而,这么“承天时,接地气”的名师从哪里来?

一曰“培”:从优秀学生、毕业生开始重点培养,综合素质超群的尽量争取留校任教;

一曰“挖”:不惜重金从外校、外地甚至外国聘请“郑强式”“易中天式”的名教授;

三曰“升”: 发现优秀助教、优秀讲师就要大胆破格起用,而不要用“学术论文数量”等条条框框而束缚了手脚,限制了发挥。

一个广受学生喜爱的名师的奠定,实际上就是这所大学对外窗口的一个千万级的移动活广告位。

而只有名师,南华才能出“高徒”,高徒才是大学最好的“产品”。

打造“人无我有”特色学科与专业

按照学科类别划分,可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3大学科门类,学科门下共设有110个一级学科(即学科大类,不含军事学),另一级学科下共设有375个二级学科(即专业)。

南华大学开办有工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设置教学学院18个,共有本科专业73个,堪称湘南地区第一综合性大学。

截至2019年,南华有软件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护理学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另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安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药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核物理、英语、土木工程等1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从以上专业可以看出,医学和核工业依然是南华最强势的学科。

问题在于,南华现有的专业,在中国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中都有,即使是衡阳医学院,可以说它在湖南乃至中南地区都有实力,但不一定就有特色。

既然大学已经基本市场化,那么专业就无异于一所大学的产品生产线,有多少个专业就有多少条生产线。

依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的市场原理,特色专业在大学中是普遍稀缺的。

衡阳即将新增一所大学(衡阳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3)

在大学自主招生的今天,特色专业需要大学根据市场需求、地域特色和自身实力,组织班子自主设计和研发课程,这其实就是大学改革的一种创新,过程可能很痛苦,但如果把独树一帜的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一旦打造出来,其效果也是惊人的。

比如把美学、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策划学、品牌学、传播学的精华高度融合,以培养“首席策划官”、“首席品牌官”、“首席设计官”等为目标,那么这样的人才将供不应求,也是很多大中小型企业渴望和稀缺的人才。

培育“战之能用”实战型人才

当年在创业公司过程中,为开拓品牌设计市场业务,老刀曾录用过十多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分别来自湖南师大美术学院、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我们在招聘时有作品投递、面试、上机实操三个环节,最后确定是否录用:

作品投递就是让应聘者按招聘广告提供的邮箱,投递他们认为最好的代表作,招聘者根据作品质量高低进行初选;

通过作品初选者即收到面试邀请,面试主要考察求职者有关设计理念、具体设计环节等方面的现场思维反应和应答水平;

面试通过者,即按布置的设计题目上机操作,考验对设计软件的熟练程度和对作品创作的实操能力。

能够通过上述“三关”的,严格来说他们都是专业学习成绩相当好的毕业生,正式进入带薪三个月试用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上述院校的毕业生中,相对而言来自师大美术学院的手绘能力最强,几乎都画得一手好素描;来自湖工大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的设计感觉相对更好,上手更快一点;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本科生和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专科生旗鼓相当;相对较弱的是来自南华设计艺术学院的。

衡阳即将新增一所大学(衡阳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4)

我在这里不是贬低南华艺术生,只是在一批曾录用过的毕业生中的实操比较;当然,管中窥豹,也并非绝对。

但在面对客户企业VI系统的全套设计时,这些毕业生普遍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不会做设计规划;二是对作品的整体掌控力不足;三是设计作品缺乏美感和质感。

很难想像,设计专业四年本科的毕业生,在刚来时几乎都不能独立完成一套VI作品。

很多时候,总策划不拿设计规划和作品创意出来的话,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入手。

直至大半年后,才有几位毕业生慢慢找到感觉,逐渐成为公司真正需要的设计师。这无疑增加了创业公司的用人成本。

毕业生普遍实战能力欠佳,造成这个现象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大学不缺学术型、论文高手型的讲师、教授,但缺乏市场实战型的老师;

2、大学一些专业课程的开设是为了理论、考试、学分和毕业证,并非贴近市场而设计实战性更强的内容,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很多课程在参加工作后根本用不上;

3、学校缺少对学生一以贯之的实战思维的反复训练和提供“真刀真枪”的实战机会,即使大四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但很少能获得“独立完成作品”的机会, 也与毕业即可胜任相关工作的要求相去甚远。

以上种种,既从“病因”入手,又结合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方可收到奇效。

大学四年,不懈提高毕业生的实操能力比仅仅完成学历更显重要。

贴近“大衡阳”经济发展与城市脉搏

一所区域性大学,一方面为当地城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提供了大量全日制本科以上人才。

另一方面,却又很少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大学的身影和印记。

也就是说,大学里一般为论文而生的学术研究,基本上是与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脱节的,由此造成大学在当地城市的“存在感”不是很强。

又由于一个地级行政区的大学都是正厅级单位,而地区级城市“四大班子”的最高行政级别也是正厅级,按职别来说,城市决策层管不了大学决策层,这是形成大学与城市实际上是“两张皮”的客观原因所在。

作为衡阳和湘南地区的首席大学,在雁城也几乎听不到来自南华大学的关于本土经济发展的高论,也几乎看不到南华大学参与城市发展重大建设项目的身影,这是一个遗憾的存在。

比如2019年衡阳城市品牌形象设计,被一家以营销见长的公司,用了一个叫所谓“超级符号”的万能公式,直接抄袭获诺贝尔文学奖童话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封面图片造型。

他们把家鹅马丁直接换成一只大雁,把小人尼尔斯换成另一个小孩,“移花接木”就变成了衡阳城市标志,据说花了500万大洋,这已成了品牌设计圈的一个用以聊侃的段子,原来衡阳竟然这么好忽悠。

衡阳即将新增一所大学(衡阳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5)

从“雁城”和“大雁”入手没错,这是常识之一,但是大雁完全可以做得更灵动一些,不要太抽象,但也不要做得太具象,不能连最起码的LOGO设计美学原理都违背。

这个花几百万买来的具象图片,当作衡阳城市品牌形象“吉祥物”还算是及格的,但作为城市品牌形象主体标志显然是不达标的,更何况是一种太过明显的抄袭。

至少,衡阳一个擅长用手工画雁标志的名叫杨大庆的老人,他画的衡阳电视台等标志也要比现在这个所谓的超级符号衡阳城市品牌标志要好得多。

南华大学有“艺术设计学院”,涵盖工业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8个与设计有关的专业。

衡阳师范学院也有“美术学院”,设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动画 等五个美学设计专业。

但遗憾的是,衡阳城市品牌形象设计这么大的事,南华和师院都是缺席的,以至于让一个营销公司干起了品牌设计的活,外行领导了内行,数百万真金白银买了个“移花接木”。

衡阳的大学如何融入当地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反思的话题。

作为城市决策者,在一些大型项目的构建与打造上,应优先考虑本土大学专业力量的参与,要给其机会。不是外来的和尚都念得了好经。

打造“学问与思想”高地

1917年,蔡元培在北大就职演说上提出: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翌年,蔡元培深刻地指出: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真正的学问,跟思想其实是一体的,即所做的学问是“有思想的学问”,所治的思想是“有学问的思想”。

思想是许多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也是许多学术学科追寻的长期目标。

只有伟大的思想,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民族和一个伟大的时代。

上千年以来,我们之所以还记得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孙子、屈原、司马迁、王安石等先贤,不是因为他们是否做过多大的官,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对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所作的杰出贡献。

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之所以影响深远,也不是因为他们曾身居高位,而全在于他们的思想的伟大。

大学不仅仅需要那些学识渊博、术有专攻的“学问家”式的学者专家,更需要关切、改良社会现实的“理论家”和“思想家”。

衡阳即将新增一所大学(衡阳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6)

因为学问家的研究往往与现实保持着一定距离,甚至远离了生活,偏长知识学术;而理论家和思想家则通常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更多的解剖现实和谋划未来,具有更强的特定需求和时代意义。

那些影响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的思想,必将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不断传承。

300多年前,一个叫王夫之的衡阳人隐居穷山僻野32年,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巨大勇气和民族气节,在草堂中发奋著书立说,“抱刘越石之孤愤,希张恒渠之正学”,写下800多万字哲学、文学和史学著述,终成中国历史上的一座思想高峰。

对南华大学来说,应多出几个“思想家”型的教授,或传道授业解惑,或著书立说讲演,并力求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1、助力政府决策。

对衡阳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诸建设作深入研究,并敢于针砭时弊,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大学智囊团的作用。

2、给市民以心灵滋养。

通过对社会时事和生活现实的分析和批判,发表自己的主张,既提出问题,又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引导社会舆论,促使人们在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与合力。

3、探索城市发展方向。

衡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究竟是怎样的?衡阳的发展潜质和上升空间到底有多大?衡阳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怎样勾勒才避免失误等等,皆需深入探讨、研究并得出科学论断与可行分析。

南华大学,要成为衡阳这座城市的“智库”,如此,将是南华之幸,衡阳之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