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各学区排名(从青岛2中生源分布看青岛学区版图变化)
青岛各学区排名(从青岛2中生源分布看青岛学区版图变化)民办学校的真正挑战在未来。只有当人们真正意识到:民办学校的超好成绩主要依赖于好生源。高昂的学费与学生最终的进步未必完全匹配,而逐渐远离她的时候,她才会缓慢地从云端跌落。不过,多数家长往往只看升学率,而不去考虑现象背后的原因,再加上家长普遍信奉“头悬梁、锥刺股”勤学苦练的现实,我们可能很难看到这一天。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青岛市内三区成绩差异之谜(7):从65中考试看民办掐尖招生 》。我们通过青岛65中的一次月考,可以看出未经筛选的跨区(片)调拨学生的水平。那么我们可以据此推测,选择民办学校的学生,本质上等同于跨区(片)调拨,平均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即便通过电脑摇号录取,也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平均水平。所以,我们看到了在不久前的2020级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中,民办学校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有几位民办学校的拥趸兴奋地奔走呼告:公民同招政策对于民办学校没有什么影响。其实只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影响在哪里而
青岛市内三区初中学校成绩差异之谜(4):民办学校为什么火起来 》 、《青岛市内三区初中学校成绩差异之谜(6):超银的“打法” 》的时候,对于民办学校取得较高的升学率的原因,其实还停留在猜想阶段,而《青岛市内三区成绩差异之谜(7):从65中考试看民办掐尖招生 》一文,则间接证实了铜牛角的猜想:打法或许有效,但是首要的因素肯定是拿到了好牌。
民办学校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过,铜牛角认为:作为号称“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民办学校虽然有着如何生存下去的压力,但是,应该在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服务上下工夫,而不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升学率上,更不应该在公办学校都对升学率噤若寒蝉的情况下,大肆宣扬自己的升学率。
正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控制五大湖区水域藻类泛滥的问题,美国引进四种亚洲鲤鱼,最终却因为亚洲鲤鱼生长迅速、体型庞大,在五大湖中几乎没有天敌,也没有竞争对手,使得它们不仅吃光所有本土鱼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繁殖迅速,破坏了湖区生态平衡,甚至给湖中其他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一样,民办学校在优先招生、跨区招生、择优录取等三大政策的庇护之下,不受控制地野蛮生长,成功地实践了"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句话,走上了一条竭泽而渔的道路,已经严重地破坏了教育生态,使得公办初中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这就是2020年“公民同招”政策不得不在全国上下全面铺开的重要原因。
公民同招政策对于民办学校的影响公民同招政策,使得民办学校失去了以往的招生优惠政策,也就使得民办学校无法像往年一样择优录取,3年以后的中考成绩必然会从高峰回落。
但是,公民同招政策是不是会让民办学校成为岌岌无名之辈呢?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青岛市内三区成绩差异之谜(7):从65中考试看民办掐尖招生 》。我们通过青岛65中的一次月考,可以看出未经筛选的跨区(片)调拨学生的水平。那么我们可以据此推测,选择民办学校的学生,本质上等同于跨区(片)调拨,平均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即便通过电脑摇号录取,也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平均水平。所以,我们看到了在不久前的2020级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中,民办学校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有几位民办学校的拥趸兴奋地奔走呼告:公民同招政策对于民办学校没有什么影响。其实只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影响在哪里而已。
民办学校的真正挑战在未来。只有当人们真正意识到:民办学校的超好成绩主要依赖于好生源。高昂的学费与学生最终的进步未必完全匹配,而逐渐远离她的时候,她才会缓慢地从云端跌落。不过,多数家长往往只看升学率,而不去考虑现象背后的原因,再加上家长普遍信奉“头悬梁、锥刺股”勤学苦练的现实,我们可能很难看到这一天。
九年一贯制对于民办学校的影响为了应对公民同招政策,不少民办学校把九年一贯制作为了救命稻草。自己培养的学生就一定优秀么?
铜牛角认为:这或许是民办学校,对自己“打法”的又一次盲目自信。铜牛角利用《青岛市内三区初中学校成绩差异之谜(4):民办学校为什么火起来 》的数据,可以大致推算出新世纪小学2017年毕业生,在2020年中考中的表现:普高率的上限大约在82~84%,下限大约在73~78%。而未经筛选的跨区(片)调拨学生的普高率大约在87%左右。相比之下,还是小升初阶段的电脑派位的生源更加优秀。
所以,铜牛角认为:民办学校的九年一贯制,除了让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更有保障,让家长心甘情愿地增加更多的负担之外,或许没大有什么功效。当然,如果您觉得九年一贯制就是好,我也尊重您的意见。
青岛市南区的民办初中青岛市南区的民办学校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126人,占青岛2中本部招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4.6%。
与此相比,2015年青岛市南区的民办学校考入青岛2中111人,占青岛2中本部招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4.5%。与青岛2中招生人数的扩张速度基本持平。
坐落于青岛市南区、或者属于市南区教体局管理的民办初中总共有如下几所:
1)青岛大学附属中学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坐落于市南区,是青岛市唯一一所局属民办中学。民办中学也有行政级别,这大概也是属于中国特色。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118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13.7%。
与此相比,2015年青岛大学附属中学考入青岛2中102人,升入2中的比例约为12.8%,如果以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中考成绩为基准(100%),那么2020年的成绩则为:(118➗859)➗(102➗800)➗(864➗763)=95.1%(请看上图)。这说明,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20年尽管有进步,但是升学人数的增长速度,没有赶上青岛2中招生人数的扩张速度。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118人,而今年该校的258达线人数为233人,两者的比值为50.6%,这说明青岛大学附属中学跟青岛实验初中一样,是典型的青岛2中偏好学校。除此以外的民办学校,可能是青岛58中偏好学校。
2)银海学校
银海学校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6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4.2%。
与此相比,2015年银海学校考入青岛2中5人,5年时间基本上原地踏步,或者稍有进步。当然,由于毕业生人数属于估算,而银海学校总体毕业生人数较少,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3)智荣南校
智荣南校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2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2.1%。
与此相比,2015年银海学校考入青岛2中4人,下降趋势明显。市南西片属于生源流失严重的地区,就连老牌民办学校——智荣南校也因此受到波及,而未能幸免。2020年智荣南校停止招收新生。
4)海信学校
继实业报国、房地产报国之后,海信集团创办了青岛海信学校,开始了教育报国,2019年开始招生,2022年才会有第一届毕业生。根据今年的报名情况,再联想一下跨区(片)调拨学生的优秀程度,可以想象海信学校2022年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青岛市北区的民办初中青岛市北区的民办学校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207人,占青岛2中本部招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24.0%。
与此相比,2015年青岛市北区的民办学校考入青岛2中90人,占青岛2中本部招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1.8%。与市南区相比,青岛市北区的民办学校扩张速度很快。
属于市北区教体局管理的民办初中总共有如下几所:
1)青岛超银中学
青岛超银中学3个校区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192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14.9%。
与此相比,2015年青岛超银中学2个校区考入青岛2中86人,升入2中的比例约为9.6%,如果以青岛超银中学2015年中考成绩为基准(100%),那么2020年的成绩则为:(192➗1292)➗(86➗900)➗(864➗763)=137.3%(请看上图)。
但是3个校区,成绩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异很大。同一个集团,同样的“打法”,却取得了完全不同的成绩,这说明什么?铜牛角认为:如果假设3个校区生源水平一致,那么说明一向鼓吹的“打法”完全无效。如果假设“打法”奏效,则说明3个校区的生源水平差别很大。如果一个集团内的3个校区,生源都有如此大的差别,跟别的公办初中相比生源水平相差很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1-1)青岛超银中学金沙路校区
青岛超银中学金沙路校区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31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9.8%。
1-2)青岛超银中学广饶路校区
青岛超银中学广饶路校区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86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18.7%。
与此相比,2015年青岛超银中学广饶路校区考入青岛2中58人,升入2中的比例约为11.6%,如果以青岛超银中学广饶路校区2015年中考成绩为基准(100%),那么2020年的成绩则为:(86➗459)➗(58➗500)➗(864➗763)=142.6%
1-3)青岛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
青岛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75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14.5%。
与此相比,2015年青岛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考入青岛2中28人,升入2中的比例约为7.0%,如果以青岛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2015年中考成绩为基准(100%),那么2020年的成绩则为:(75➗516)➗(28➗400)➗(864➗763)=183.4%。
广饶路校区考入青岛2中本部的比例如此之大,而镇江路校区相比2015年进步如此迅速,一个集团里的两个校区,采用同样的“打法”,"打法"到底是否奏效?如果“打法”真的奏效,到底是哪个校区的“打法”更有效?我的思路有些凌乱。
2)国开中学
青岛国开中学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13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8.7%。应该说国开中学的上升与青岛53中的衰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长泰学校
青岛长泰学校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2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2.2%。与此相比,2015年长泰学校考入青岛2中4人,下降趋势明显。
青岛李沧区的民办初中青岛李沧区的民办学校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18人,占青岛2中本部招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2.1%。
与此相比,2015年青岛李沧区的民办学校考入青岛2中11人,占青岛2中本部招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4%。
不同区市的民办学校成绩差异很大,甚至相同区市的不同民办学校之间,成绩也有很大差异,很多人感到吃惊、困惑。为什么会这样?
身处李沧区的民办学校为什么成绩不如市南区、市北区的一些民办学校?难道是李沧区的民办学校师资不行?“打法”有问题?
在《青岛市内三区初中学校成绩差异之谜》系列文章当中,铜牛角曾经做过论述,因为李沧区属于生源流失的重灾区,大批优秀学生流失到市南、市北,所以李沧区的民办学校无法招收到相同比例的优秀学生,也就无法取得类似青岛超银、青大附中的中考成绩。就算李沧区的民办学校从全国各地延揽最优秀的教师,组成最牛的团队,她也不可能实现逆袭。
只有当李沧区的生源不再流失,公办初中的成绩也能位列青岛市区前列的时候,李沧区的民办学校才会有实现逆袭的机会。
属于李沧区教体局管理的民办初中总共有如下几所:
1)智荣北校
青岛智荣北校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9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2.3%。与此相比,2015年青岛智荣北校考入青岛2中11人。
不在市南市北好好经营,而跑到李沧去经营,不能不说是智荣集团的一大失误。估计也是对自身的“打法”有着盲目自信,才导致了她的错误选择。要想取得类似于超银的成绩,还需要在李沧区耐心经营,等待李沧区不再有生源流失的那一刻。
2)志远学校
青岛志远学校2020年考入青岛2中本部9人,升入2中本部的比例约为4.1%。今年是志远学校的第二届毕业生。志远学校考入青岛2中本部的人数,正好等于李沧中片公办初中2020年减少的人数。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李沧中片的优秀学生在本片内的不同学校之间,发生了空间转移,而不是志远学校成绩有多么好。
3)李沧东片的民办学校
李沧东片还有4所民办学校:爱迪学校、银河学校、启慧双语学校、海诺学校。其中,海诺学校规模稍大,其余学校规模都不大,就不再赘述了。
青岛崂山区的民办初中崂山区的民办初中目前只有一所:白珊学校,跟启慧双语学校应该属于一个集团。学校规模很小,不再赘述。
下一篇:重新回到《学区怎么选?迷茫的家长瞧过来》系列,首先写市北A片,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