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初中音乐说课稿)
初中音乐说课稿一等奖(初中音乐说课稿)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这首民歌是由有“西北民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个乐句都是基本相同的节奏,同样的旋律重复而让人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稍许变化,就能给人以新鲜感。最末两小节是乐段的扩充,在稍许变化的旋律中,用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结束全曲。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在以前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音乐知识。
《青春舞曲》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青春舞曲》,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天山之春的演奏内容。
这首民歌是由有“西北民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
全曲是由五个乐句都是基本相同的节奏,同样的旋律重复而让人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稍许变化,就能给人以新鲜感。最末两小节是乐段的扩充,在稍许变化的旋律中,用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结束全曲。
二、说学生: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在以前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音乐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
四、说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
重点为:歌曲情绪的体验和实践
难点为: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五、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勇于探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
根据上述要求和本课的具体情况我打算采取创设情境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采取: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等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组织教学:
教师示范几首民族旋律,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属于哪个民族的。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分散,因此,运用提问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情景导入 引情激趣
1、多媒体播放新疆维吾尔族歌舞《掀起你的盖头来》。
2、要求学生视听后说出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并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运用视听法、提问法,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欢乐的歌舞场面,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
(三)、整体感知 引导掌握
1、欣赏《青春舞曲》
2、教师和几位声乐能力较强的学生为歌曲伴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为歌曲伴唱,主要是创设欢乐的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突破难点:
(1)、教师示范节奏边朗读歌词。
(2)、学生找出歌曲的主要节奏型并拍出来。
(3)、引导学生找出熟悉伴奏乐器。
(4)、按节奏朗读歌词。(边拍边读)
4、学唱歌曲
(1)、随电子琴跟唱歌曲旋律。
(2)、学生跟录音学唱歌词。
(3)、教师弹旋律,学生唱词。
(4)、教师根据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
(5)、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设计意图:
初二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已经趋向于成熟阶段,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由为歌曲伴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同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四)、音乐活动---探究表演展现自我
1创编舞蹈动作,为歌曲配打击乐器。
2、全班同学分成演唱组、节奏组和舞蹈组进行唱、跳、奏表演。
3、轮换角色进行表演,并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指导创编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节奏与演唱、舞蹈的结合;
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能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通过对比后,更能确切的的掌握歌曲的欢乐情绪。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拓展
1、思考:《青春舞曲》这手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2、讨论(师生、生生互动)
设计意图:音乐也是一门学科,它渗透着情感教育、道德教育;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不仅能够掌握歌曲中蕴涵的人生道理(告戒人们青春易逝,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好好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六)、小结:
今天我们从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中,对我们美丽的新疆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
同时还要谨记歌曲给予我们的人生道理:珍惜时光,展现自我。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线,贯穿整堂课。
以上是我在预设教学《青春舞曲》一课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 指导。谢谢大家!
标注:横线处填写该学科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