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阅读与经典同行(世界读书日走近)
世界读书日阅读与经典同行(世界读书日走近)她用书籍鼓励人励己,用阅读传递战胜困难的力量现已50多岁的周同学,学生时代热爱阅读,得益于老师的启蒙,以至最终他走上了出版行业。1981年那个暑假,还上初一的周同学参加了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学生暑期推荐图书读后感作文大赛。“欧阳老师推荐了我,帮我选定了一本小说《欧阳海之歌》。她精心指导我阅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作品的主题而后指导我写作。后来我获得了一等奖。”“我清楚的记得,奖品是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这本词典8元钱,我开心坏了。”周同学回忆,自己后来还参加了少儿出版社召开的小读者见面会,交流读书体会。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出版行业。“老师的启蒙点燃了我终身热爱阅读的火焰,为我今后走上出版行业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和帮助。”依旧记得40多年前欧阳老师如何带他走上写作之路“记得初二那年,您给我们上巴金的名作《海上日出》,您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教室里寂静无声,大家都沉醉在海上日出的美好意境里。”学生
南京“80后”退休教师欧阳科谕,用阅读滋养浇灌着祖国未来的花朵;“80后”的书迷、先锋书店“选书师”孙清,发挥特长为购书者指点迷津。他们将阅读融入生活,在点滴中践行“阅读之美”,为读者开启“阅读之门”。2022年4月23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记者走近两位“80后”,与您一同点亮心中的阅读之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梦雪 曹卢杰
“80后”退休教师欧阳科谕:
陪伴学子沉浸式阅读,点燃终身阅读的火种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的退休高级教师、今年82岁的欧阳科谕,一生热爱阅读。她有36年的语文教学经验,退休后20多年里坚持投身公益事业。无论身处何处,她都不遗余力地陪伴学子阅读,引领他们从阅读中汲取知识。
依旧记得40多年前欧阳老师如何带他走上写作之路
“记得初二那年,您给我们上巴金的名作《海上日出》,您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教室里寂静无声,大家都沉醉在海上日出的美好意境里。”学生沈莉雯4月21日下午,向欧阳老师发来一段真挚的语音。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沈莉雯回忆,欧阳老师读到此处停住了:“孩子们,你们将来谁要有机会去大海亲眼目睹日出,请一定写封信告诉我,你那时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时光荏苒,今年沈莉雯的儿子也读到了巴金的这篇名作,她也和儿子分享自己当年学习这篇文章的往事。儿子也饶有兴趣读完了一整本巴金全集。
现已50多岁的周同学,学生时代热爱阅读,得益于老师的启蒙,以至最终他走上了出版行业。1981年那个暑假,还上初一的周同学参加了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学生暑期推荐图书读后感作文大赛。“欧阳老师推荐了我,帮我选定了一本小说《欧阳海之歌》。她精心指导我阅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作品的主题而后指导我写作。后来我获得了一等奖。”“我清楚的记得,奖品是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这本词典8元钱,我开心坏了。”周同学回忆,自己后来还参加了少儿出版社召开的小读者见面会,交流读书体会。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出版行业。“老师的启蒙点燃了我终身热爱阅读的火焰,为我今后走上出版行业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和帮助。”
她用书籍鼓励人励己,用阅读传递战胜困难的力量
1996年退休后,欧阳老师依旧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在2021年扬子晚报举办的阳光助学活动中,欧阳老师与19岁的连云港女孩李梦思相识。李梦思向欧阳老师坦露自己的迷茫,欧阳老师于是赠给李梦思一本《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20岁的那一天,李梦思一口气读完全书。“许燕吉的一生实在是坎坷,我为她的隐忍与乐观精神所敬佩。”李梦思感叹,即使是“人生如麻花般被扭曲油炸”,许燕吉依旧不改明朗的笑容。“这也许就是欧阳奶奶让自己读这本书的原因吧!”
欧阳老师也是通过阅读,坚强面对人生中的困难。老伴胡显银2017年8月15日因病去世。此前病中的胡显银与妻子欧阳科谕定下了一个浪漫的“三年之约”——2020年,在妻子80岁那一年,出版一本见证彼此近60年相濡以沫的作品合集。可是,3个月后胡显银却永远地离开了。
必须重新振作,调整心态,欧阳科谕开始大量阅读。“我要保持阅读写作的良好状态,完成作品集的出版!”欧阳老师2018年开始重新走进书店,连续两年每年为自己购买十几本书。她有一次获得了政府的奖金500元,到新华书店一口气买了一大摞书。2020年,欧阳老师完成了与老伴定下的“三年之约”,夫妻俩几十年的“情书”《相遇·同行》终于出版,书中还收录了两人写给彼此的书信,见证了近60年的爱情。
师生一路相伴,畅谈阅读与生活态度
2018年开始,欧阳老师与学生们通过8个微信群保持互动。“老师的阅读是快乐的,发自内心的真爱。老师会像年轻人一样晒读书打卡,年末时往往会复盘整理读书清单,长长的清单不下二三十本,她是我们的榜样。”“老师的书单以历史文学、社会人文方面书籍为主。保持知识的持续输入,是老师能与各年龄人群融合交流,甚至与90后00后有共同话题的基础。”……学生们对欧阳老师满是崇敬。
学生群里,最大的学生是75岁的老人,最小的也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毕业的中年人。在他们眼中,欧阳老师的分享真诚且热烈。“老师喜欢的作者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态度,比如杨绛先生,比如‘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叶嘉莹。她还会带学生走近书作者的真实生活,她推荐学生看叶先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如今,欧阳老师每天读书读报。阅读和写作占据欧阳老师生活的一大部分。她的读书清单和作品产出清单也高度匹配。她将读的文章、走的路、看的景都转化为笔下的文学作品。欧阳老师一语概括:“阅读为写作注入动力和营养,写作反过来也助推了阅读,两者相辅相成。”
读书不可急功近利 ,亲子阅读重在陪伴
欧阳老师乐于向更多人分享阅读的窍门。“阅读不可急功近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静下心,坚持下来。”“你要相信,你读过的书一定会帮到你。可能一年半载,也可能很久以后。那些读过的书,经过时间的沉淀、酝酿和窖藏,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那些闪光的东西会像水一样涌现出来。看似无心的积累,实则丰富着心灵。”……
欧阳老师认为,静下心读纸质书,能学到较系统的知识。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体会到文字之美。“这些是手机碎片化阅读达不到的境界。”她坚持,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读物,坚持陪伴式亲子阅读。“不要把书扔给孩子自己去看。而是要带着孩子一起阅读,还可以一起讨论,不懂的要做好解释。”
欧阳老师一家获评“学习型家庭”荣誉。“我与老伴休闲时间都在陪伴孩子读书,一家人还时常发起主题式的讨论。”她建议家长做好榜样,并强调睡前阅读的重要:“ 每晚睡前20分钟——30分钟亲子阅读。坚持下来,会有惊喜。”
“80后”选书师孙清:
他是名选书“教授”,总会帮读者选中期盼的书籍
逛书店时,面对书架上一排排书籍,却不知道该看哪一本,是许多人常有的经历。近年来,选书师应运而生:他们在交流中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喜好,为读者挑选适合的书籍。在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就有这么一名“教授”级选书师,他爱读书、爱写诗,而且博学。更重要的是,他把这种博学用在了工作上,因此在先锋书店老读者的眼中,他就成了最受欢迎的选书“教授”。
曾做过服务员,工作之余最大爱好泡二手书店
选书“教授”名叫孙清,来自镇江农村的“80后”。他上小学时,就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古诗,偶尔还像模像样地照着写。上初中发现现代诗更受欢迎,想去了解现代诗,他就从农村跑到城里的新华书店淘书。“那么多诗歌作品集就在面前,我一下子茫然了,不知道该买哪一本?”到了书店,孙清如获至宝,书太多没法一一对比挑选,最终凭着作家的知名度,选了臧克家的《烙印》。也就是这次经历,他更爱读书了,他想读更多好书。
中专毕业后,孙清来到南京打工。他走遍了南京城,最终选择在南京大学旁一家酒店当服务员。“酒店服务员下午有两三个小时空闲,可以到周边二手书店看书,也可以到南京大学蹭课。”孙清打工期间,渴望读书的念头却从来没有中断过。
以诗为简历毛遂自荐,因这一句话被先锋书店录用
他的这次选择,没想到能与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不期而遇。当时,他到南京大学一家旧书店买书,期间和一位也来淘书的中年男子聊了聊书。没想到,那名中年男子走时,竟客气和孙清握了手。后来听二手书店老板介绍才知道,这位中年男子就是钱小华。
这次相遇,孙清对先锋书店有了进一步了解,当然还有书店海量的图书吸引着他,他决定找到钱小华毛遂自荐,投上了一份简历和一首诗,应聘先锋书店店员的工作。“徘徊在书店门口,就像徘徊在人生空地上。”诗中这句话打动了钱小华,孙清也因此被先锋书店录用。
他是读者与书籍之间的桥梁,每个类别的好书都如数家珍
“这两年,选书师这个职业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但是要当好这个选书师并不那么容易,既要积累大量阅读经验,也要善于扣准读者心之所好,从而在读者与海量书籍间架起桥梁。”如今,每个类别有哪些名家作者?又有哪些精品读物?他如数家珍。对于诗歌初学者,他会推荐三联书店的《现代诗110首》,这本书中每首诗都有旁注点评。对于社会学初学者,他会推荐《发现社会》。每当看到读者在拿到书的时候,轻声发出“哦”的一声惊叹,孙清就知道自己的推荐肯定没错,这本书就是目前最适合这位读者的书。
这12年来,选书“教授”孙清已“扎根”先锋书店,不仅出了自己的诗集,还成为书店众多读者的知心朋友。孙清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学习的过程就是将书本内的知识和书本外的世界慢慢的契合并联缀起来,丰富自己的同时也能更好服务于读者。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