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二、阅读教学的方法但目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往往把听说放在首位,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时,把学生听、说、玩、演、唱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同时忽略对中、高阶段学生应采用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而在低阶段教学中听音认读以及高阶段教学中自读和带着问题朗读的训练力度不够。那么,按照《课标》要求,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阅读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尤其是小学阅读教学,总结了一些适合各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和阅读活动,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引言阅读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复习单词,记忆句型以及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课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学生动脑思考,主动参与课内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1)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

田伶俐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各个阶段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各个阶段阅读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其活动,并提出不同阶段的阅读教学应采用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法及相关活动设计,旨在促进阅读教学各个环节得到落实,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活动

一、引言

阅读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复习单词,记忆句型以及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课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学生动脑思考,主动参与课内外阅读,将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有机融入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一级和二级分级目标和语言技能标准描述中,对听读做了如下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10-14),见表1.1。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2)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陈琳、王蔷、程晓堂,2002)指出:人们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理解、吸收、分析和处理、交流、表达和展示的过程。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初学语言者在开始阶段,一般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并通过内部语言系统进行理解、吸收和加工,进而转化为一定程度的外部语言,通常口头语言的比重要超过书面语言所占比重,进而逐步增强书面语言的输入(即阅读)。

但目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往往把听说放在首位,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时,把学生听、说、玩、演、唱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同时忽略对中、高阶段学生应采用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而在低阶段教学中听音认读以及高阶段教学中自读和带着问题朗读的训练力度不够。那么,按照《课标》要求,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阅读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尤其是小学阅读教学,总结了一些适合各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和阅读活动,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3)

二、阅读教学的方法

阅读教学重在读上下功夫。在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中,第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大量的阅读材料都要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在读的过程中记忆单词,熟悉重要句型,进而达到使用英语交流的目的,所以首先要流畅地通读篇章。其次,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在不同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会欣赏读。先学会欣赏自己阅读,表现在学生阅读时,欣赏自己朗读流畅,优美动听;然后学会欣赏别人朗读,如欣赏同学或是小组成员的朗读;再欣赏教师的朗读,教师的朗读不仅会给学生起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得到学生的赞赏。这样,他们才会有阅读的愿望,模仿的兴趣,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在听音中跟读,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然后带着问题模仿读,让学生积极思考,初步了解文本;再读,让学生理解文本并寻找答案;最后,采用不同方式读,进一步理解文本。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熟悉单词,理解句型,了解文本。学生与朋友、同学、家人交流的愿望不断递增,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进行阅读、理解、记忆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记忆词义、扩大词汇量、获取信息、培养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方式较多,但是应选用适合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以下将从低、中、高三个阶段对阅读教学所使用的方法加以分析。

(一)低阶段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低阶段的阅读教学中,由于文章短小有趣,很受一、二年级学生喜欢。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听音跟读、听音认读、模仿朗读等方式。

(1)听音跟读: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听音跟读很重要,在听音跟读中,首先听准单词的发音,然后读准单词的发音,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2)听音认读:“认读是可以从初级阶段培养,可以从一年级就开始渗透”(程晓堂、刘兆义,2008:72)。特别是在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时,运用听音指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听的同时,认读新知识,加强对新知识的记忆,重复对旧知识的理解,使阅读再上一个层次。

(3)模仿朗读:低年级学生善于模仿,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加强模仿朗读训练,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印象,又激发了他们想读的愿望和展示自我的信心。模仿朗读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二)中阶段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中阶段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语音、语调基础,除了听音跟读、听音模仿外,还需要让学生尝试齐读、小组读、有表情朗读、自读、分角色读、配图读等阅读方法。

(1)自读:学生在听音跟读模仿之后,自己朗读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学生会在朗读过程中,会慢慢发现问题,因此,必然会向同学和教师请教,从而认识单词,理解课文。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会大大增强,学习兴趣也随之而高涨。

(2)分角色读:对学生而言,这一朗读方式具有新意,角色不同,阅读的内容就会不同,再交换角色读,以此增强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小组成员为了获取成功,会与同伴相互合作,彼此欣赏,在相互激励中完成任务。

(3)配图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同时读生动的配图,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短文图文并茂,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会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也会让学生通过图片提示更好地理解短文,教师引导他们学会问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思考,逐步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高阶段阅读教学的方法

高阶段阅读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繁多,学生在听音跟读、听音模仿的同时,更需要自读、带着问题齐读或自读、认真读图,从而理解文章大意,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鲁子问(2010)在“《英语》(新标准)小学(一、三年级起点)培训资料第三期中” 把阅读方法归纳如下:

1. 先读比课文简单的语篇,回答yes-no问题;

2. 再读比课文简单的语篇,回答wh-问题;

3. 再读和课文难度相当的语篇,回答yes-no问题;

4. 再读和课文难度相当的语篇,回答wh-问题;

5. 先读比课文略难的语篇,回答yes-no问题;

6. 再读比课文略难的语篇,回答wh-问题。

在常态阅读教学中,常常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1. 出示短文有关的问题,准备听短文;

2. 带着问题听短文录音,标注出短文生词,和同学交流听到的内容;

3. 带着问题听录音,并跟读短文;

4. 教师讲解,师生交流相关短文信息;

5. 再听音模仿读,在文中标出问题的答案;

6. 再听音跟读,回答出示的问题;

7. 自读或在小组读或与同伴读,试着问与短文相关的简单问题。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步步推进,让学生真正了解短文大意,理解短文,逐步熟练朗读短文,并试着运用相关信息,与同伴交流,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一环节的阅读活动储备材料。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4)

三、阅读教学的活动

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活动常常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设计,即阅读前的活动、阅读中的活动和阅读后的活动。

(一)阅读前的活动

阅读前的活动设计尤为重要,需要大量信息的输入,这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又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起到原认知与新认知相对接的纽带作用。以下教学案例设计了阅读前的热身活动,它对课文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案例片段:学习“Numbers”这一话题。教师先出示自制的有关数字的单词卡片,让学生复习完1—20的数字后,和学生对话:“When I am ill I should call 120. How about you?”。通过这一方式,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了2分钟,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第一个举手,他用英语说:“110(报警台)。”我走到他面前轻轻摸着他的头说:“You are so clever.”其他学生也纷纷回答:“119”、“122”等,以及本地邮编或家中的电话号码。这些交流使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信息。此时,教师回应学生一个微笑或鼓励的手势,都会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阅读中的活动

阅读中的教学活动往往以解决文章中的新单词、短语、重点句型为主要目的,所以应以读为主,在读中感知、理解、熟悉课文,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例如:在《英语》(新标准) 三年级起点第6册Module 6 Travel Unit 1 I went there last year(陈琳、Ellis,2005)一课中,对阅读中的活动设计如下:

第一,请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标注出生词,听录音,跟读课文。

第二,请学生再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教师出示课文问题:

(1) Who has got some pictures?

(2) Where is Xinjiang?

(3) When did Lingling go there?

(4) Who did she go with?

(5) Where does Lingling’s uncle live?

(6) Where is Hainan?

第三,继续听课文,标注出先前出示问题的答案。

第四,教师引导学生逐图理解,熟悉课文,学习说话。

第五,集体朗读课文。再次熟悉课文,训练语音,培养语感。

学生在听、说中不仅感受了新知识,还训练了说的能力,也锻炼了胆量 。继续让学生听音跟读,模仿读,自读,带着问题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大意,理解知识点,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5)

(三)阅读后的活动

阅读后的教学活动,往往是对语言知识的拓展与运用。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适当采用有效活动,对语言学习起到再实践的作用。

例如:阅读不仅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且给学生提供阅读的语言素材,尤其是阅读后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进行综合语言技能训练。学生在前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语言知识。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运用最基本、最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因此具有了一定量的语言材料的储备。

例如:在《英语》(新标准) 三年级起点第六册Module 6 Travel Unit 2 It’s in the north China.(陈琳、Ellis 2005)的短文阅读后学习中,把短文分三次出现:

(1) In July Lingling went to Xinjiang with her parents. Xinjiang is in the west of China. She rode a horse. She climbed the Tianshan Mountain. 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 It was very beautiful. She had a lovely time there.

(2) In July Lingling ... to Xinjiang with her parents. Xinjiang is in the west of China. She ... a horse. She ... the Tianshan Mountain. She ... the Tianchi Lake. It ... very beautiful. She ... a lovely time there.

(3) In July ...

从短文的三次变化中,体现了一个训练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阶梯式、渐进式的过程,即阅读感知——感知理解——理解记忆——记忆体验。

第一次出现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采用整体感知,朗读理解的方式学习。如模仿磁带跟读,跟老师读,小组读,男生、女生读或自读。

第二次出现短文,但是这一次短文中少了几个过去式的动词,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回忆、记忆短文的时间。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再通过反复朗读来填补短文中空缺的单词。

第三次出现短文,只剩下一个时间短语,为的是让学生回忆短文内容,并留有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反复口头表达,凸显仿写能力。

教学是研究不止的永恒话题,需要教师通过透视课堂,深入分析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课堂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教活教材,学活教材,让听、说、读、写深入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

四、结语

阅读教学的方法及其活动设计,都是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对象,教学背景提出的,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实际也在变化,教师对教材理解的实践探索也应随之变化,不能一劳永逸,应该不断努力实践和探索。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应采用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活动,以解决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6)

参考文献

[1] 陈琳,Ellis,P. 英语(新标准)学生用书第6册(三年级起点)教师用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 程晓堂,刘兆义. 小学英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陈琳,王蔷,程晓堂.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鲁子问. 英语(新标准)小学(一、三年级起点)培训资料第三期[Z]. 201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Methods and Activities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for Primary Schools

Tian Lingli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in different grades expounding the methods and activities.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reading teaching in different grades should use the methods which fits student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activity design in reading teaching designed to promote all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to be implemented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eaching of reading; reading activitie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年第6期)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活动)(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