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教育孙莉的方式(黄磊和孙莉的教育方式引热议)
黄磊教育孙莉的方式(黄磊和孙莉的教育方式引热议)“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其实自从《爸爸去哪儿》爆火后,多多已经多次因为“穿着与年龄不符”上热搜。而黄磊孙莉一家的教育理念其实很简单,就是尊重孩子,爱与自由并行。记得黄磊曾说过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文/群若
昨天孙莉在微博分享了黄多多的新发色,13岁的黄多多将头发染成紫色。
染发事件很快上了热搜,网友评论炸开了,有些人认为小朋友就应该有小朋友的样子,不应该染发。
也有很多网友表示,羡慕多多生长在这么自由、开明又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其实自从《爸爸去哪儿》爆火后,多多已经多次因为“穿着与年龄不符”上热搜。
而黄磊孙莉一家的教育理念其实很简单,就是尊重孩子,爱与自由并行。
记得黄磊曾说过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吴绮莉与女儿吴卓林这些年一直冲突不断,频繁上热搜。
媒体先后曝光吴卓林被家暴、自杀入院、流浪街头等各种负面新闻,让人们唏嘘不已。
从吴绮莉生下吴卓林开始,这对母女的命运,仿佛带着宿命的荒凉,而本质就是原生家庭的一场代际传承。
吴绮莉的母亲郑黎明对自己亲生女儿的言行举止不尊重,让人匪夷所思。
她和吴绮莉的父亲离婚后,曾表示:还好你是女孩,你要是个男孩,我不会要你!
她甚至还会把钱撒在地上,让吴绮莉跪着一张张捡起来。
屈辱的成长环境,让吴绮莉的内心饱受伤痛。
从小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一生都带着难以消弭的痛楚,长大后也很容易潜意识地重复父母对待她的模式。
而失败的家庭教育,正是从不尊重孩子开始。
成年后的吴绮莉,在对吴卓林的教育里,一样沿袭了早年的习得模式,强势又不懂得尊重孩子。
她尽全力照顾女儿,给予最好的教育,移居上海读国际学校。同时,她又对待女儿很严厉苛刻。
她曾经让女儿双手举起厚重的《辞海》罚站两小时,只要放下来就会被打;
女儿不肯睡觉时,罚她不停地抄写“我不睡”,直到凌晨5点。
她在访谈中提及自己的看法:
“小孩子不教是不行的,你不让她害怕是不行的,要让她知道她妈是会拼命的那种人,所以她到现在都很害怕我。”
明明爱孩子,却用非打即骂的方式让孩子害怕自己。孩子的感受与想法无法被尊重,反而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这导致吴卓林此后问题一个接一个,用各种方式反抗逃离自己的母亲,把亲子关系撕碎,摊在了公众面前。
她在叛逆里迷失,却还无力以真正独立的心智迎接成年。
毕竟,在孩子的眼里,你曾经什么态度,孩子以后也将会还你什么态度。
作家胡适的父亲早亡,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但是她从来不在人前当面斥责打骂,哪怕他做错事,母亲只是看他一眼。
犯小错,她等到第二天他睡醒才教育他。而犯了大错,则是等无人时,关上门再责备,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而是让孩子真正领悟到母亲的良苦用心。
胡适的母亲在他幼年就懂得给孩子留面子,考虑到了他的自尊,这份尊重让胡适成年后格外珍惜自己的羽毛,文化与品德并行。
胡适说他虽然十多岁就离开了母亲,在这广漠的人海里闯荡多年,无人管束。但是他所有美好禀性的背后,都有赖于童年母亲的教育。
而好的家庭教育,从尊重孩子开始。
记得电影《完美陌生人》中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情节:
17岁的索菲娅男朋友约她一起过夜,但她不知如何抉择,就打电话给父亲。
父亲耐心聆听,客观地给她提出建议:
“不要因为他不高兴而去他家,这不该是唯一的理由。而且你别指望我能多支持你去。
我要说的是,这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是你会铭记一生的事情。
不仅是你明天和朋友聊天的谈资,如果你以后想起,无论何时回想起来,这件事都会让你嘴角带笑的话,你就去做吧!
但如果你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不太确定,那就忘掉它吧!因为你还有大把的时间。”
最终,索菲亚经过思考,听取了父亲的意见,主动选择了放弃。
她为什么会把少女羞涩的心事坦然交付给自己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懂得尊重她。
自然,她不需要以叛逆的方式推开自己的父亲,一意孤行,也不会有“我偏要和你对着干”的固执。
就像黄磊曾说:为什么青春期都需要叛逆呢?我就没有啊。
主持人好奇的问:是因为你比较懂事吗?
黄磊回答:是因为我需要的尊重和爱,都已经在童年里得到了,所以我不需要用叛逆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尊重不是口号,而是落实在亲子相处的一言一行里。
● 尊重不是一味纵容
王菲对教育采取的都是有原则的“散养”方式,她尊重窦靖童的选择,但是规矩与开明并存。
她深情唱过一首歌《童》,那句”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成了她对孩子教育的最佳注脚。
窦靖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话孩子,与同龄人过着很不一样的人生,又没有偏离原则性的正轨。
现在窦靖童为人谦逊,独立,在音乐上领域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 了解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
身边很多父母以“我为你好”之名,行控制之时。
他们摆着父母的权威,强行左右孩子的人生。这种不尊重孩子的粗暴行为,最终只会带来两败俱伤的后果。
其实成长中的孩子,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诉求。
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耐心对待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探索,充分尊重孩子的需求,孩子才会免去内心的压抑之苦。
比如黄磊和孙莉在孩子审美萌动的阶段,尊重孩子爱美的心理,让多多活得放松而自由。
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天性,在保证孩子安全的范围内,不用太害怕,尽可能多去尝试。
愿我们用尊重与爱守护我们的小天使,让每个小孩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