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的首个寒假官方带娃模式(双减后的首个暑假)
双减后的首个寒假官方带娃模式(双减后的首个暑假)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暑托班正式开课,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7月9日,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暑托班正式开课,图为小朋友跟随老师学习剪纸。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传统文化的课堂几乎场场“爆满”。
今年暑假是
“双减”后的首个暑假,
暑假期间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最喜欢的“项目”是什么?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
传统文化的课堂几乎场场“爆满”。
7月9日,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暑托班正式开课,图为小朋友跟随老师学习剪纸。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暑托班正式开课,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在合肥市文化馆民俗(民间)展厅,面塑艺人向小朋友介绍面塑制作方法。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7月13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郑生福在指导孩子们画国画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7月15日,在包河区望湖北路的一家中国舞培训机构,老师在纠正小朋友的动作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在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蜀麓苑社区举办的“国学课堂”上,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礼仪,诵读经典,同学们在参与中领略到国学的精髓;
7月14日,在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蜀麓苑社区,小朋友在国学课堂上向老师行礼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7月14日,在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蜀麓苑社区,同学们展示在国学课堂“开笔礼”上书写的“人”字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7月17日,小朋友在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在省级非遗传人王剑的蛋雕课堂上,老师手把手地教授孩子们手法技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学们体验一把“蛋壳上的舞者”的感觉;
省级非遗传人王剑在教同学们雕刻图案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在省徽京剧院演员梁莹老师的京剧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学习京剧知识、唱功、基本功等,发现京剧之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安徽省徽京剧院演员梁莹在教京剧的基本动作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小朋友在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在这个热火朝天的暑期里,
传统文化丰富着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不少名师参与执教传统文化课堂,
学习氛围生动、有趣,
每项活动都能让孩子们动手、动脑,
孩子们也乐在其中。
在亲身体验中,
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并生根、发芽。
文图 |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
出品 | “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