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恢复高考40周年亲历者回忆(恢复高考四十年)

恢复高考40周年亲历者回忆(恢复高考四十年)自左至右,前排是:钱锋(女)、郭慧慧(女)、陈怡泽(女)、郑家茂、黄卫、谢祖国、杨猛、宋和齐、邓小明。优秀学生干部 生活需要沉淀,人生需要历练历史需要铭记,文化需要传承原载《南京工学院》350期,1980年11月15日

1977年-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的四十年;1978年-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这四十年,更是一代人的流金岁月,青春时光。

《东南大学报》从2018年元旦开始开辟“恢复高考四十年暨改革开放四十年”栏目,现向广大1977级、1978级、1979级校友征文。

纪念那段青春时光的美好芳华,传承止于至善的东大精神。

优秀稿件将在《东南大学报》刊出并结集出版,东南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将跟进推送。

生活需要沉淀,人生需要历练

历史需要铭记,文化需要传承

恢复高考40周年亲历者回忆(恢复高考四十年)(1)

原载《南京工学院》350期,1980年11月15日

优秀学生干部

自左至右,前排是:钱锋(女)、郭慧慧(女)、陈怡泽(女)、郑家茂、黄卫、谢祖国、杨猛、宋和齐、邓小明。

中排:陈家澍、何效山、黄大海、唐晶晶、周苏潍、缪昌文、顾连红、翁德隆。

后排:王明昌、黄海、孟宪农、王国裕、王铁肩、王玮、盛昭俊、顾鸣、李志明。

征文启事

亲爱的1977级、1978级、1979级校友:

你们好!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四十年,而瞬间已到的2018年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你们作为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青年知识分子,经历了人生最为重要的阶段。至今,你们跨越了值得纪念的两个四十年——恢复高考四十年(1977年-2017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年-2018年)。不论在恢复高考的特殊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你们用青春和热血向祖国交出了一份份惊喜的答卷,也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了精彩的乐章。

恢复高考40周年亲历者回忆(恢复高考四十年)(2)

美国休斯顿举行庆祝恢复高考40年纪念活动

为此,本报从2018年元旦开始开辟“恢复高考四十年暨改革开放四十年”栏目,向广大1977级、1978级、1979级校友(包含南京工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在这三年入学的所有校友)征文。主题和内容可以包括:1)参加高考经历;2)母校学习和生活故事;3)四十年来工作记忆;4)对国家发展及事业人生的感悟。文章可以此四个部分为主线,或以其中某一部分作重点介绍。全文字数在800-2000字。希望能有与文章相匹配的当年在校学习生活照片、毕业证书、毕业合影,以及现在工作和生活照片,等等。

截稿日期:2018年9月30日

联系邮箱: dndxb@seu.edu.cn

025-83792314

《东南大学报》编辑部

找回失落的青春

在美国休斯顿举行的庆祝恢复高考40年纪念活动中南京铁道医学院(我校医学院前身)1977级校友陈昌义更是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对这四十年的深刻感悟。

77级醇香

——纪念恢复高考40年

陈昌义

那年十月

一声惊雷响起

炸醒了迷惘中的青年

恢复高考

教育史上的春天

十几年的等待

自愿报名,统一考试

放下包袱,公平竞争

奔向考场

找回失落的青春

工人,农民,军人

干部,学生,知青

老三届……

城镇乡村

风云际会

唯一的冬季招生

一座独木桥

通往知识的天堂

数百万人一拥而上

只有极少数人

幸运过关,热泪盈眶

年龄参差

经历丰富,吃苦耐劳

一个特殊的人群

错过了太阳

绝不能再失去星星

77级的诞生

改变了人生的方向

如饥似渴地学习

读书就是最大的希望

成为社会的栋梁

破冰之举

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结束了荒废颓势年华

进入了人才辈出的时代

在机遇中壮大

一颗启明星

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一块奠基石

承载着民族的崛起

改革开放,辉煌灿烂

天之骄子

不是炫耀的名称

而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要感谢历史的功勋

大人物小人物的云智

今天的77级

经历了岁月沧桑

汗水,泪水,荣耀,梦想

镌刻在厚重的年轮里

陈年老酒 十里飘香

永远的77级

是不可复制的一代

验证了自己的时代担当

高考已成往事

那段幸福时光

永生难忘……

时间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刻苦求学的日子,那些为梦想、为国家奋力前行的日子,都在脑海中熠熠生辉,等待着我们去撰写、去挖掘。

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这一次,就让我们在文字中回首岁月,激扬青春!

编辑| 聂茹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