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高考结束了说说大学生就业择业)
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高考结束了说说大学生就业择业)如果所学专业比较抢手,不少大学生会在大学最后一年进入私企实习,从而顺利转正;不抢手也没关系,骑驴找马,跳槽的例子比比皆是。本文笔者会给大家粗浅的讲一讲私企、国企、体制内如何选择,由于个人喜好,不愿废话,只上干货。奉劝大家,要奋起,不要萎靡。有人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是胡扯。毕业三年内找到一份还算过得去的工作并不难,毕竟大企业都需要新鲜血液,真正难得是如何选择去向。
#高校就业 重中之重#
6月,高考月,毕业季接踵而至。
很多高中学子们要走入大学了,大学学子走上社会。笔者作为一个混过私企进过国企体制内折腾多年的大叔,给大家讲一些择业的大方向。
考上了大学,学业的竞争才是进入了最终时刻,而社会的竞争也逐渐开始了,大学四年(有人更长有人更短),不要荒废,不要堕落,不要让自己前二十年的努力付之东流,不少高中时悬梁苦读的孩子到了大学整天逃课,学业荒废,可以说当初的别人口中邻居家的孩子,到了大学后整天玩游戏者有之,整天购物逛街者有之,被裤裆里那点事搞的焦头烂额者有之。
奉劝大家,要奋起,不要萎靡。
算了,说多了孩子们不爱听,说说看官们关心的择业吧。有人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是胡扯。
毕业三年内找到一份还算过得去的工作并不难,毕竟大企业都需要新鲜血液,真正难得是如何选择去向。
本文笔者会给大家粗浅的讲一讲私企、国企、体制内如何选择,由于个人喜好,不愿废话,只上干货。
先说私企如果所学专业比较抢手,不少大学生会在大学最后一年进入私企实习,从而顺利转正;不抢手也没关系,骑驴找马,跳槽的例子比比皆是。
私企打工,思路要宽,脑子要灵。一个企业可以说像是一个独立小王国,商场如战场,我们必须明确的就是你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壮大是一件很难的事,诚然,竞争对企业全体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也自然是压榨劳动力的绝佳环境。
诚然,私企的发展离不开剥削,但私企也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价值在于放大你的能力,让你干出一番事业。让你从一个稚嫩青年成长为业界新星,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听懂了,我在说的就是不要躺平,换句话讲,你刚毕业就躺平,你的社会价值何在?
老歌唱的好,你不当兵我不当兵,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
如今,你躺平我躺平,谁来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家?
毕竟是九年义务教育下长大的孩子,要有点志气。
放在古代,巍峨宫阙平地起,靠的是多少劳动人民付出汗水甚至生命,躺平的民族不会有巍峨宫阙,如今我们只能在历史书记找到他们,好了与年轻人讨论家国天下有些不着调,奇怪的时代,年轻人是怎么了,,,
上干料言归正传,走出校园的你,如果想干出一番事业,请你直接你的应聘条件所符合的最高级别的岗位,经验不足?能力不行?好高骛远?
大企业必须是第一选择。
大企业要培养新人,你就是培养目标,大企业有资源,有人脉,制度先进,同事素质更高,能够让小鲤鱼跃龙门!看看职场上大大小小的成功案例吧,他们没多少背景,更多的是思路,是能力,是意志品质。
不要去小企业消耗你的青春,在哪里你什么也学不到什么也做不成。小企业往往也是管理混乱,竞争力弱的代言词。
我猜有人要说我以偏概全了,但实际上,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并不善于分辨一家企业是否值得自己去为之打拼,所以优先选择大企业是明智之举。
国企/央企好了,接下来,国企,这真是个庞杂的话题,本来想好好说一说,却突然有了一种无力感,好吧,国企,鱼龙混杂,不过国企的选择倒也相对容易的多,为什么?因为国企招聘对专业有相当大的限制,很多企业你想去去不了。
实际上,国企是最容易埋没人的地方,我突然想起了《三体》,据说火电厂留给大刘的回忆并不美好。
由于受到国家层面领导,国企往往给人一种错觉,就是不重视经济效益,实际上,国企是不重视市场竞争,这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努力工作却不能得到认可,毕竟年轻人的思维,普遍倾向于打怪升级,而国企又具有不够透明的目标性。
国企介于企业和体制之间,既要营利又要政绩,相当复杂,实际上,进入国企要么与专业有关要么与家庭关系有关,所以,进不进国企不是自主选择的。
简而言之,国企,你有门路可以进,但要慎之又慎,没有门路,你也进不去。
体制内最后,体制内,这个话题虽然同样庞杂,但条理要清晰得多。
先说人员身份,对于体制外的人,这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实际上体制内可以初步分为公务员与事业编两种身份,公务员又分为省考公务员,国考公务员,选调生三个类别。
先说省考公务员,一般情况,各省会每年进行一次招考,考试地点会设在市一级城市,招考岗位从乡镇基层到各委办局再到市委组织部都有,报考嘛,接近中枢一定是没坏处的。随后是国考公务员,这类考试同样是每年都有,但招考部门就很特别了,比如外交部、国务院之类,厉害吧,这绝对是平民出身的孩子们实现理想抱负的绝佳机会,然而报考条件也会水涨船高,硕士博士党员各种要求。请允许我将选调生作为单独一类,因为他们的前途实在宽广,且内部又分层次。首先要明确,选调生是公务员身份,到选调生又是独特的,首先选调生在高校就读期间就可报名,主要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根据中央有关政策,2011年来,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符合选调生条件的往届高校毕业生(像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等)也可以报考。选调生一定是政治过硬的,这里面的道理,要懂,这也是成为选调生的主要途径。选调生分为县委选调生(受县委管理考核)市委选调生(受市委管理考核)、省委选调生(受省委管理考核),他们是各级组织部门的后备干部,可以说起点比公务员高。最后还有神秘的中央选调生,很有天子门生的味道,既然神秘,我就不多说了,说了也是胡说。
毕业生们,进入体制的方式很多,但给出的建议是尽可能要考试进入。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接下来的事业编,存在大量非考试进入的情况。
事业单位可分为参公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四种。(不重要)
事业编可以分为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重要)经过正规考试进入的事业编一般是干部身份,在体制内可以视同为半个公务员身份,虽然提拔空间较公务员小,但做到一定级别后有机会转为公务员。
至于工人身份,最好老老实实研究职称,涨工资才是硬道理,提拔当领导的事不要奢望。
说了这些,可以说没什么高明的知识点,只不过是懂得都懂,不懂的一看就懂,笔者也就是个知识的搬运工,与大家分享,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