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编程代码入门小学课程(小学生内卷从敲代码开始)

编程代码入门小学课程(小学生内卷从敲代码开始)打个比方,真正的编程在设计手机的系统,而少儿编程教的是如何在手机系统里设置铃声和壁纸。更何况,编程的基础是数学和英语,孩子基础学科的学习尚且一知半解,上手编程无异于揠苗助长。一部分从事计算机行业的父母认为,少儿编程与真正的编程相去甚远。你可以理解为,从这里,孩子才开始真正学习“写代码”。涉及复杂数学计算的编程和少儿教育,本是自相矛盾的两件事。而少儿编程的逻辑在于,把原来复杂的英文代码图形化、指令化、模块化。少儿编程因此引发了不少质疑——“少儿编程是不是智商税”,一时间受到热议。

小学生学编程

智能机器人编程针对3-9岁孩子开设。孩子们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木搭建机器人外观,再通过平板电脑的图形编程,让机器人实现运转。

Scratch编程推荐7岁以上孩子学习。Scratch正是上文提到的,通过拖拽、组合代码块,操控小黄猫完成动画和游戏制作的软件。

Python编程则针对10岁以上,已经完成小学三年级课程的学生。与以上两类启蒙课程更具游戏性不同,Python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之一,也是真正的程序员们常用的热门语言。

你可以理解为,从这里,孩子才开始真正学习“写代码”。

涉及复杂数学计算的编程和少儿教育,本是自相矛盾的两件事。而少儿编程的逻辑在于,把原来复杂的英文代码图形化、指令化、模块化。

少儿编程因此引发了不少质疑——“少儿编程是不是智商税”,一时间受到热议。

一部分从事计算机行业的父母认为,少儿编程与真正的编程相去甚远。

打个比方,真正的编程在设计手机的系统,而少儿编程教的是如何在手机系统里设置铃声和壁纸。更何况,编程的基础是数学和英语,孩子基础学科的学习尚且一知半解,上手编程无异于揠苗助长。

编程代码入门小学课程(小学生内卷从敲代码开始)(1)

最关键的,是老师素质问题。

一位程序员爸爸说,他接触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本都进入了互联网企业,相比较来说,教师薪资待遇低,社交压力大,绝对不是优秀学生的首选。

“神童”爸爸周花卷也认为,如今少儿编程机构迅速扩张,线下教师需求大,部分新招聘的教师没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经过几个月培训就急忙上岗,“编程思维不是一个能速成的东西”。

绝对算不上亲民的课程价格面前,少儿编程值得吗?

焦虑营销

向前来咨询的父母们推介课程时,培训机构的老师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提及编程与升学之间的关系。

这招自然是百试百灵。从近年政策释放的信号来看,编程确实是下一个风口。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及,要开发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这被视为发展编程教育的信号。同年,各地高校和中学的招生政策加大了对编程教育的倾斜。17所985高校给出科技特长生加分条件,浙江省实施的新高考选考方案,将信息技术(含编程)纳入高考科目,其分值占比与传统选考科目一致,为100分。

市场闻风而动,投资人们纷纷看到一片蓝海:类比欧美国家20%的渗透率,在中国,少儿编程未来会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编程代码入门小学课程(小学生内卷从敲代码开始)(2)

电视剧《虎妈猫爸》

但行业现状却未达到期望。

据猎云网数据,直至2019年,少儿编程的市场渗透率仍不足3%。市场还未打开,新增生源跟不上机构的扩张速度,招生压力便转化为无所不用其极的营销策略。

微博上搜索“少儿编程”关键词,几乎有一半的博文在抱怨莫名其妙接到的少儿编程推销电话。机构们在营销话术上,也愈发向“贩卖焦虑”的极端靠拢。

贩卖焦虑的路上,都是一些创造奇迹的神童:

高二在读月入两万的刁志航,年仅11岁被支付宝挑中的万海妍,因写小程序被腾讯邀请的12岁小学生郭惟一,拿到百度offer的小镇男孩袁祥宏。“编程为孩子们实现弯道超车和降维打击提供了可能”“再强大的天赋,也会败倒在无知和短视面前”,培训机构身体力行,生怕你握不住时代的风向标。

编程代码入门小学课程(小学生内卷从敲代码开始)(3)

韩剧《天空之城》

种种迹象,都让人联想起奥数的情况——那是上一个从“兴趣班”异化为竞争和选拔工具的学科。

曾有许多家长向周花卷请教经验,他说,编程学习最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兴趣,是不是擅长。从小学习编程,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但他不愿看到编程和奥数一样,从兴趣,变成功利。

Vita君在编程学习方面的自我驱动力很强,也展现出了天赋,但周花卷并没期望他长大后一定从事计算机。他会鼓励Vita君参加学校合唱团,同时发展发展其他的爱好。

编程,只是一个选择,并非必选项。

那些智能机器人、scratch和Python编程也不是锻炼5岁小孩逻辑能力的唯一途径,路还有很多。

文 | 姚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