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教育部备案中心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揭牌)
(杭师大教育部备案中心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揭牌)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未来,杭师大将进一步推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团队,服务国家对外战略,造就满足国家重要政策研究需求的“俄罗斯通”“乌克兰通”“波罗的海三国通”人才,努力把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建成集高端智库、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综合研究中心。为期一天的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别与区域研究前沿问题、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建设、国别与区域研究咨政服务、国别与区域研究特色人才培养、发展国别与区域研究的经验交流、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备案中心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将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项目“外国语言文学”、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教育学”等学科,以杭师大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陈鑫 郑航航
4月25日,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在杭州师范大学正式揭牌,同时召开中心首届国别与区域研究高峰论坛。
这个国家研究中心的成立,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与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走深走实,推动中东欧国家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体系构建及特色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学术研讨环节,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蓉晖教授、浙江大学程工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施旭教授等做了论坛主旨发言。
为期一天的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别与区域研究前沿问题、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建设、国别与区域研究咨政服务、国别与区域研究特色人才培养、发展国别与区域研究的经验交流、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备案中心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将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项目“外国语言文学”、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教育学”等学科,以杭师大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新时代中国话语国际传播创新团队”为基础,整合了该校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国家安全话语传播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阿里巴巴商学院、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机构的力量,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研究 提升中国在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公共外交。
该中心为专门研究俄罗斯、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问题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旨在以高起点、国际化的视野,推动中国对环波罗的海国家的研究,促进中国与环波罗的海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互通互联,全力打造中国与环波罗的海国家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研究中心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浙江与中东欧经贸合作的需要,以俄罗斯、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为中心,集中研究环波罗的海国家的经济、政治、语言、文化、教育、艺术、社会及综合理论,试图通过推动中国与环波罗的海国家的交流合作,聚合俄罗斯、乌克兰、中东欧国家的专家资源、经贸往来的企业资源、双方政府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提升浙江乃至中国在环波罗的海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杭师大将进一步推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团队,服务国家对外战略,造就满足国家重要政策研究需求的“俄罗斯通”“乌克兰通”“波罗的海三国通”人才,努力把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建成集高端智库、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综合研究中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