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第二,来自父母高期待的压力。就像住在山上的高明宇,他家不但没有网络,每天得下山走到火车站蹭网学习,另外他还要照顾家里年迈生病的爷爷,不但要备考,还要干活还爷爷看病所借的债。在这么严峻的大背景下,可想而知,20年的那次高考,考生们要顶着多大的压力备考啊!首当其冲的就是考生们的家庭条件,条件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就有保障,家长可以全天候地陪伴在身边,一如《大考》里的吴家俊,妈妈辞职在家陪考。而家庭条件差的呢?

热播剧《大考》讲的是2020年疫情爆发时,高三学生们是如何迎战高考的故事。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1)

那为什么电视剧的名字不叫“高考”而叫“大考”呢?

原因就是这不遇到了疫情么?别说是高三的学生了,我们的医护工作者、治安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重大考验,抗疫当前,每个人的工作都不容有闪失,否则亿万人的生活都将受到巨大威胁。

你看,这比起高考的重要性简直有过之无不及。

在这么严峻的大背景下,可想而知,20年的那次高考,考生们要顶着多大的压力备考啊!

首当其冲的就是考生们的家庭条件,条件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就有保障,家长可以全天候地陪伴在身边,一如《大考》里的吴家俊,妈妈辞职在家陪考。

而家庭条件差的呢?

就像住在山上的高明宇,他家不但没有网络,每天得下山走到火车站蹭网学习,另外他还要照顾家里年迈生病的爷爷,不但要备考,还要干活还爷爷看病所借的债。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2)

第二,来自父母高期待的压力。

家庭条件好的考生就能在家安心备考了么?也不见得。

吴家俊的妈妈自从疫情待业在家,就变成了“直升机妈妈”,整日“盘旋”在吴家俊周围,一会递一个水果拼盘,一会察看一下他的学习状态,只要他有任何松懈,就“原地爆炸”。

最后,毫无私人空间的吴家俊被逼得离家出走。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3)

第三,来自精神上无意义感的压力。

精神上的无意义感,在《大考》里的潘小宣身上表现地淋漓尽致。

当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备考时,学渣潘小宣却觉得这一切都毫无意义:学习知识毫无意义,备考毫无意义,就连自己的人生似乎也并无意义。

为了感到自己的存在,他竟用自残的方式,让自己感受疼痛。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4)

除了勤奋苦读的高明宇,《大考》里还有另一个学霸叫周博文。

他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白皙的脸上总是一副冷静、自信、专注的模样。

他在疫情备考的日子里,除了正常的网课,一有时间他就刷试题,每天5点半起床,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自考一天,他说他要把高考练成和平时做题一样的心态,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对比看来,我们最认可的莫过于电视剧里周博文的学习状态了。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5)

在疫情压力下,他依然严格律己,按部就班地生活和学习。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们可以在专门研究考试心理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伯恩斯坦所著的《考试心理学》里找到全部答案。

如果我们能将书里的一个考试模型和9种考试工具吃透,我们也将成为一个像周博文那样冷静、自信、专注的考试高手。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6)

1、“三脚凳”考试模型

什么是“三脚凳”考试模型呢?

大家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图形,无论环境压力有多大,只要我们把考试的“三脚凳”踩稳了,我们就能发挥出自己最优的水平。

“三脚凳模型”的“三只脚”分别指的是:冷静、自信、专注。

并且,这“三只脚”任何一只脚的状态都会影响其他脚的发挥,它们是一个整体,并且紧密相连。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7)

本.伯恩斯坦认为:参加考试的不仅是我们的大脑,还有我们的身体、思维和精神。

我们总是在强调要将知识尽可能地“塞”进自己的大脑,确保它们能在考场上正常呈现。

对!学好知识固然重要,这是前提。

如果没有把知识学好、学扎实,再好的考试模型、考试工具给到我们,都是无意义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有时候我们明明已经学得不错了,可一上考场身体就变得僵硬、紧张、冒冷汗……

一遇到不会的题,各种负面想法和情绪就涌进大脑……

紧接着就不能专心答题,精神涣散……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8)

如果我们智商没问题,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却因为一些外在原因,导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我们就会感到沮丧,久而久之,也没了继续拼搏的热情;

如果在备考的过程中,一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经常坐在椅子上,却一直在忙和学习、考试无关的事情……试想,如果带着这样的学习状态,一直到走进考场,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也依然会看到一些,平时学习平平,一到大考,突然好像一匹黑马一跃超前,发挥出了超常水平——他们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考试秘籍”。

虽然我们知道考试心态很重要,那到底该如何获得呢?

2、耶克斯.多德森曲线

来,我们先了解一下耶克斯.多德森曲线,它是一个描述压力——表现关系的曲线,大家一看就会明白: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9)

仔细看图,就会发现,压力是把双刃剑,压力太低或是没有压力,学习、考试时就会精神涣散,一如剧里的小宣;

压力过大呢?考前就会非常紧张,紧绷着情绪和精神,人随时都有可能被一点点挫折而崩溃,这样反而不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一如剧里的高明宇;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10)

只有在压力适当的时候我们才既能正常地去思考,又能被压力激发出潜能和创造力,发挥出比平时更好的水平来,一如剧里的周博文。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给自己设置这样强度适中的压力,在压力小时给自己施压,在压力大时自我调节呢?

3、向周博文学习如何与身体建立连接

上面已经强调过,参加考试的不光是我们的大脑,还有我们的身体、思维和精神。

除了知识本身,我们在备考和参考时,也需要花精力与自己的身体、思维、精神时时保持联系。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11)

就像周博文,在一次模拟考后,立刻能觉察到自己体能方面有待提升,从那以后他就放弃掉一些学习时间,坚持夜跑。

我们的身体、思维、精神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身体的灵活和健壮就能带动思维的正向反馈和精气神的提高。

周博文自那以后,成绩就又提高了不少,最后一次模拟考分数直击清华、北大。

反观高明宇,他给自己的压力就过大,也没能及时察觉自己与身体的失联,小小年纪就犯颈椎,课堂上也因为缺乏睡眠经常走神,考前还对室友大声咆哮……

《考试心理学》就过大压力给我们身体带来的僵硬和不受控制给予了以下辅助工具:

  • 调整呼吸,学习腹式呼吸
  • 脚踏实地,感受来自地面和桌椅对自己的支撑感
  • 调动感官,感受视、听、嗅、触、味觉的回归

让自己充分体会自己每个部位的存在感和功能性,坚持做这样看似平凡无奇的练习,它们会有奇效。

4、向周博文学习如何与思维建立联系

接下来是思维,在心理学里思维就是指你遇事后的感受、想法和观念。

就好比,在考场上小A都遇到不会做的题,小A顿时就出现不好的想法和情绪:

那天我明明复习过这个知识点怎么还是不会呢?

我真差劲!

这道题要是做不出来,就要扣掉10分……我就考不上……

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我爸妈一定会非常失望……

那些不如我的同学一定会嘲笑我……

消极的想法就会引发消极的情绪、消极的思维观念,消极的观念会进一步引起内心的恐惧感、羞耻感……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12)

但其实那些想法每一个都不是真实的,只是自己吓自己,这种消极思维一旦继续蔓延,务必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发挥。

思维上的“粘稠感”会对自己造成剪不清理还乱的困扰,好像只能等着它愈演愈烈,最终将自己拖入绝望的深渊。

周博文是如何做的呢?

周博文真的是人间清醒,他很少掉入“消极思维”的漩涡,他总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客观事实分得清清楚楚。

最后一次模拟考,大家都考得不错,当大家都沾沾自喜的时候,他却分析道:因为疫情,大家的压力都很大,简单的考题可以让我们提高自信心。

简直一语道破天机!你不得不服!

所以,任何时候要和自己的消极思维建立边界意识,分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又是自己的主观臆断。

《考试心理学》就过大压力给我们思维带来的“粘稠感”和不受控制给予了以下辅助工具:

  • 倾吐消极观念
  • 接纳积极反馈
  • 设想力所能及的每一小步

我就特别羡慕《大考》里周博文和他的“小女友”田文文,他们在从备考到参考,一路上相互鼓励、帮助和支持,简直“甜”得不要不要的。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13)

漫漫备考路,哪有没有情绪低落、思想困惑的时候呢?有了消极情绪和观念时,的确需要这样一个人一直倾听我们,给予我们积极反馈,告诉我们:你很好、你很努力、你一定会……

然后想象着自己一步一步继续努力的样子,这就是我们远离消极思维的“阶梯”。

5、向周博文学习如何与精神建立联系

《大考》里的潘小宣真是让人看得心急如焚。

大考降至,他却对自己的学习一点儿不上心,专管别家的“闲事”,和高明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14)

这除了跟他父母离异没人管的家庭状况相关,跟他自己没有找到自我价值和学习动力关系更大。

而这些都属于心理学上的“精神”范畴。

一个有着极明确、极强学习目标、学习动力的人来说,精神会高度集中,就像《心流》里描述得那样,人会获得一种高峰体验——这时候,人的肢体、思维、灵魂三位一体,共同发挥作用,就所向披靡了。

很多人都向往这种境界,但很少人能做到,更少的人能随时进入这样的状态。

再来看周博文,他就能随时进入这种状态。

田文文在获知,他那密密麻麻的学习安排时,直呼:你是人类吗?

说得不错啊!能随时进入“心流”的人,就是神啊!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15)

那如何“修炼”才能“成神”呢?

《考试心理学》就毫无压力和过大压力所形成的精神上的失控提供了如下辅导工具:

  • 停止分心
  • 倾听内心的声音
  • 采取行动

你看,高明宇只能算得上学霸,而周博文不但是学霸,还是“考神”。

像这种人,外界压力越是大,他就越能“独善其身”,因为他不但目标坚定、计划周详,他既忠于本心,行动力又超强。

这种“知行合一”,真是不可多得。

如何学会逢考必过:教你如何成为大考里的周博文(16)

高考那么重要,他还能在考试快迟到的情况下果决地告诉爸爸:救人比高考重要!(忠于本心,自信力爆棚)

6、周博文这个人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周博文虽然是电视剧虚构的一个人物,但我相信在现实生活里一定存在很多这样优秀的人。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又恰巧读了《考试心理学》这本书,那不就等于既拜了高手为师,又获得了武功秘籍么?

好剧好书都难得,大家有什么看《大考》后获得的心得和感悟,欢迎留言交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