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哪个学校好?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传统工艺传承自或然臻于必然之道
传统文化教育哪个学校好?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传统工艺传承自或然臻于必然之道黄宝庆,达摩传心丨福建丨2018 年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一段时期以来,我国调整教育格局、重视并大力推进技能教育及其相关事项。令人欣喜的是,教育部在重视职业技术院校建设之际,又出台了在中小学设立实践课程的重要举措。这些决策不仅能推进技能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就业等,而且给传统工艺正规教育的建构提供了大好契机。从长远来说,我们应当寻找变传承之不确定性为确定性的方法与途径,使之由或然之态臻于必然之境。二、传统工艺教育的建构和规范化教育是改变工艺传承困境的良策。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建构传统工艺教育并使之规范化。手工艺教育可以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一、不确定性 - 传统工艺传承之虑
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几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众多重大成就。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显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常被提及和令人困扰的难点,文化遗产传承的不确定性。
甘而可,红金斑犀皮漆梅瓶丨安徽丨2013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传统工艺的传承也具有不确定性,亦即处于或然而非必然的状态。传统工艺传承和振兴的根本,在于其内在的生命力。政府的政策与扶持固然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习俗的襄助和市场的拓展也非常重要,且有助于传统工艺保持生命力,但习俗随时代而异,市场随景况而变,传承之中也就会有波动甚至曲折。各地采取的一些应对之策,诸如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给予补贴、扩大从业人员的数量等,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长远来说,我们应当寻找变传承之不确定性为确定性的方法与途径,使之由或然之态臻于必然之境。
二、传统工艺教育的建构和规范化
教育是改变工艺传承困境的良策。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建构传统工艺教育并使之规范化。手工艺教育可以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一段时期以来,我国调整教育格局、重视并大力推进技能教育及其相关事项。令人欣喜的是,教育部在重视职业技术院校建设之际,又出台了在中小学设立实践课程的重要举措。这些决策不仅能推进技能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就业等,而且给传统工艺正规教育的建构提供了大好契机。
黄宝庆,达摩传心丨福建丨2018 年
在这方面,笔者认为:
(一)由教育部和文化部共同组成手艺教育指导小组,统管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中小学的手艺实践课程。中小学手艺教育尤其是一项历久复新的工作,须给予更多的支持与政策倾斜。
职业技术学校玉雕课程
(二)延聘有深厚学养、有责任心、有经验、能担当的教育家,主持手艺教育的整体设计、工作规划、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并付诸实施。
(三)选择若干县、市,以三年为期,进行中小学手艺实践课程的试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推广到更多地区,期望在二三十年内覆盖大部分地区,成为教育格局之常态。
(四)在此期间,不断吸纳众多艺人、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参与此项工作,促进工作模式由粗放向精准的转变。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约有2亿。即便概率甚小,通过长年的正规教育使一部分学生爱上手艺并以此为业,也会培养一大批手工艺传承人。
吴腾飞,上汐·闲息丨浙江丨2019
通常理解的手工艺非正规教育,是指家教、家族和师徒间的技艺传授;在当今也可包括短期的研习班、进修班,以及博物馆、展览会等文化场所的现场演示。
手艺的非正规教育在我国有久远的渊源和深厚的传统。商周时代的百工是由官府统治的,由此形成了“工之子恒为工”的工匠世袭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技艺传授模式。《礼记·学记》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工匠的子弟自幼随父兄学艺,冶炼之人的孩子要能做鼓风的皮囊,制弓人的孩子要能做盛箭的矢。世事往往有两面性,世袭的工匠自幼即承受人身和超经济的压榨,无择业之自由,不得与士人论婚嫁,这些专制桎梏是违背人性的。另一方面,世代相继的技艺传授,自幼秉承的敬业精神与绝艺,造就了一代代近乎本能、犹自天授的庖丁式大匠,创造了鬼斧神工般的辉煌业绩。
面塑作品《达摩祖师》丨面人汤
这种家族传授及师徒相承模式,历经数千年流传至今,仍在当今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除上文所举例证外,为人们熟知的还有面人汤的汤子博—汤夙国;泥人张的张明山—张玉亭—张景祜;古铜张及其众多传人高英、赵振茂;紫砂名家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徐秀棠,及其众多传人……
泥人张作品
(图片源自网络丨侵删)
旧时的非正规手艺教育有着皇权专制的时代烙印,诸如“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传子不传媳,妇女不得进入工作场地,不得跨越工件、装备等禁忌和陋习。而一些有价值的规矩和做法仍可供借鉴或继承,例如“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秦《均工律》和唐代对习艺期限及考评、惩戒所做的规定等。
紫砂壶名家徐秀棠作品
(图片源自网络丨侵删)
及至当代,观念、人际关系、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及市场的变化,使技艺传承的方式和内容亦随之而变。以云南鹤庆白族金属工艺为例,已出现家族传承、师徒传承、雇佣式学徒传承、院校授艺等多种模式。即使是传统的师徒传承也有许多改变,例如拜师仪式的式微,徒弟可以挑选师傅,师傅要给徒弟发工钱,工匠的视野变得开阔,技艺不再保密,等等。也就是说,手艺的非正规教育同样须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模式和规范。
综上所述,手艺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都蕴有强大的生命力,都能为手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并且养育一代又一代具有更高文化水平、更高学历、更开阔的视野、更具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手艺人,为传统工艺传承提供保障。
三、恪守规范,持之以恒 ,使理想转化为现实
以上设想足以说明,手艺的持续传承是有其实现的可能性的。然而,在当前的格局和社会环境下,将这种实现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有很大难度。笔者以为,实现这样的转化,还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两点:
1. 恪守规范
须由学养深厚、有责任心、有经验、能担当的教育家,主持项目的整体设计,制订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同时广泛吸收艺人、专家学者、管理人员的经验,在推广过程中予以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和有约束力的法规、条例,不得因主管成员的职务变动或其他因素而任意改变。
施小马,珏提壶丨江苏丨2008 年
2. 持之以恒
语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手艺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属于百年树人的大计。这样的大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以及精心的筹划与实施。当今社会浮躁草率之风甚盛,追求政绩、运动式的急于求成之举比比皆是,这正是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事业的大忌。上文提到的三年试点,二三十年逐步推广、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设想,也许仍过于乐观,毋宁作更长期的打算来得更实际一些。须知,成事之关键不在于朝夕,而在于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把事情真正做好。
恪守规范,持之以恒,才能将手艺持续传承的理想变为现实。这是我们殷切的期望。
作者:华觉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