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二本能考上的211研究生?有5人自愿放弃研究生录取资格
有哪些二本能考上的211研究生?有5人自愿放弃研究生录取资格无独有偶,还不是倆而是4人,在学科教学(地理)学科,2名总成绩分别排名第4、10的考生也放弃了拟录取资格;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有1名总成绩排名第3的考生也放弃了录取资格;学科教学(物理)学科1名总成绩排名第5的考生同样放弃了拟录取资格。 学校前身诞生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的进军途中,1996年4月由农业部部属的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和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高校和省部共建高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入选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 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学校有92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
临近5月底,2020考研调剂和录取已经到了最为白热化的阶段,一志愿复试录取名单相继出炉,调剂志愿录取名单也陆陆续续发布了,成功上岸者终于熬过了漫长的史无前例的考研季,毕业答辩也基本接近尾声,下一步就是看政审、体检等是否过关,一般情况下,被拟录取的考生经过省市区招生办公室和教育部审核通过后,就会收到正式录取通知,可以说是基本上是尘埃落定了。
还有相当多在国家线附近的考生每天焦急的刷调剂系统等待高校科研院所放出调剂名额,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给自己争取复试机会,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有你这么1所西部211大学,虽然不像广西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贵州大学等西部211高校成为每年的调剂热门院校,比如新疆大学,据传5月20日调剂系统开放后,涌入了1.5万名考生等待调剂,这个数字着实惊人,也说明了考研调剂的难度,2020考研真的太难了,虽说国家扩招研究生18.9万人,但是相对于340万的考生来说仍然是超过了3:1,竞争还是依然残酷,尤其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类学科来说,国家线不降反升,也给这些考生复试和调剂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这所大学就是石河子大学。
学校前身诞生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的进军途中,1996年4月由农业部部属的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和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高校和省部共建高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入选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
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学校有92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工程师、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设有6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学校还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5月27日,该校理学院公布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拟录取名单。其中,学术型硕士拟录取10人,不录取4人,在不予录取的4人里,有1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他的初试成绩为366分,复试成绩181.80分,加权后的总成绩为80.28分,在地理学专业参加调剂复试的5名考生中初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排名第1,看来还是1名很优秀的考生,不知道什么原因放弃了拟录取资格,着实有些可惜。
无独有偶,还不是倆而是4人,在学科教学(地理)学科,2名总成绩分别排名第4、10的考生也放弃了拟录取资格;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有1名总成绩排名第3的考生也放弃了录取资格;学科教学(物理)学科1名总成绩排名第5的考生同样放弃了拟录取资格。
小编在此有几点提醒:
1、调剂黄金48小时已过,开始进入艰难的调剂时期。对于还没有接到调剂复试的考生来说,余下的日子在调剂系统关闭之前最为煎熬,调剂高峰基本过去,有的学校已经是第二轮、第三轮、甚至是第四轮调剂了,所剩的名额和机会着实不多,如果能接到某个学校的调剂复试通知,务必珍惜机会,认真准备,在专业课、英语等复试科目上铆足功夫,抓住调剂复试机会争取早日上岸。
2、国家线以上的考生理论上均有调剂机会,不能轻易放弃。这个时候是调剂考生精神最为紧张也容易崩溃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就放弃了,准备二战甚至三战!考生往往忽略了另一个重要问题,一门心思挤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真的而不考虑吗?教育主管部门曾经发文称要同等对待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上也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不足,很多考生就放弃了非全日制的调剂。要知道,非全日制名额往往不必全日制名额少,有的学科专业非全日制名额远超全日制研究生名额,尤其是一些好点的学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值得试试的,放弃了,就真的放弃了2019年备战到现在所付出的所有辛苦和努力,成为一场泡影。
3、非全日制新的含金量并没有社会非议的那么低。不少高校非全研究生是和全日制一起培养的,同样提供宿舍。江苏大学在2018年非全研究生招生中明确,给予非全研究生除了奖学金以外的同等待遇,提供住宿和实习单位,实习期间有实习工资,学校还有助学金,可以说是对非全非常重视了。所以,社会的歧视不是不选择非全的理由。在今年江苏省发布的事业单位招聘公告里,明确通过统考方式被录取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按照应届毕业生资格报名。此外,江苏的南京、淮安等市发布的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也有同样的规定。说明从政策上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同等的身份和待遇。
再过几日就进入6月份了,调剂难度更大,调剂的名额也越来越少,摆正态度,放弃地区歧视,才是调剂该有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