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教学能手考试: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教学能手考试: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不愿读。这一部分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往往很聪明并且有相当的基础,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欠佳。早读时,思想时时“抛锚”,常常“断片”,长此以往,自然积重难返。 二、学生方面。 1、 教师方面 1、 缺乏科学设计。大多数教师的备课仅涉及课堂教学(一般所说的正课),并没有把早读纳入到常规的备课范畴,致使早读任务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殊不知,早读是新课程标准中“朗读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服务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2、 开展方法单一。教师缺乏对早读重要性的深入认识,没有科学的开展方式,同时缺乏必要的监管,甚至对学生放任自流,导致早读效率低下。

张莉

教学能手考试: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

张莉,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高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获第四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名师大会优秀教学课例一等奖,安康市高新区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现任教于安康市高新中学。

古语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大脑经过充分的休息之后记忆效率较高,是一天中最佳的学习时间之一。同时,对于语言学科而言,诵读可以说是其灵魂。在英语学习中,早读更是尤为重要。利用适当的英语材料,进行有效的诵读,对学生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把握适当的节奏感,并进一步识记词汇,提高表达能力,锻炼英语思维均大有裨益。在日常学习中,一个好的早读可以开启一天里更加优质的学习活动。因此,早读应该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阵地。

目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的疫情使得老师与学生相隔甚远,学生被分隔在各自的小空间里,受不到其他人的热情感染,教师的监管功能也被大大弱化,隔空喊话的效果越来越差,使得原本作为重要学习方式的早读一步步沦为鸡肋,教师不敢丢,学生不愿捡。细细想来,早读无可奈何地流于形式而难见成效,孩子们因缺乏激情而每况愈下,个中缘由,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方面

1、 缺乏科学设计。大多数教师的备课仅涉及课堂教学(一般所说的正课),并没有把早读纳入到常规的备课范畴,致使早读任务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殊不知,早读是新课程标准中“朗读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服务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2、 开展方法单一。教师缺乏对早读重要性的深入认识,没有科学的开展方式,同时缺乏必要的监管,甚至对学生放任自流,导致早读效率低下。

二、学生方面。

1.不愿读。这一部分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往往很聪明并且有相当的基础,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欠佳。早读时,思想时时“抛锚”,常常“断片”,长此以往,自然积重难返。

2.不会读。这一部分学生往往是英语学困生,英语成绩一般在80分以下。他们往往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他们难以准确切入到早读的关键点,对30分钟早读的节奏把握也严重不足,而相关词汇、疑难句式更让他们望而却步。再加之,注意力不够集中,读书不够专心,早读开始不久就开始毫无目的的翻书,打瞌睡,或者无可奈何地等待下课。

3.欠督导。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学习,老师的早读辅导难度较大,监管手段有限,一些学生的家庭管理较为有限。在这种相对自由但实为懒散的学习氛围中更是“为所欲为”。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高早读效率,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 激发学生兴趣。

“鸡汤不是万能的,没有鸡汤的高三是万万不行的”。通过不断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明确高三英语早读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早读积极性。其次,教师的引领非常重要。在要求学生大声朗读的同时,笔者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如,提前到进入网络直播间,即开始激情早读,以笔者的激情去唤醒学生的激情。同时,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笔者在早读教学实践中,会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去表扬那些进入直播间早、读书认真、声音洪亮等表现优秀的学生,以促进学生提高读书的热情,感受到诵读的乐趣。

2、 明晰早读任务。

早读任务是学生开展早读活动的行动指南。没有早读任务,学生会迷失方向,势必会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事倍功半。早读任务越明确、合理,早读质量便会越高。

基于此,笔者坚持早读精心备课,认真规划。一般而言,早读任务是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精心设计的。早读任务既不能过难,过难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过易,过易会让学生没有压力。所以,我安排的早读任务一般都会是先易后难,难易结合,既照顾整体,也会尽量兼顾一小部分优尖生和学困生,凸显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特点。此外,早读任务提前发布。笔者一般会在前一天晚上把次日的早读任务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早读任务心中有数。

3、 注重过程管理。

基于多年的高三教学经历,做好了过程,结果就自然不会差!早读也是如此。笔者把30分钟的早读切割成三部分。一是5分钟早读热身。这5分钟安排齐读或领读当天早读任务。这样,孩子们既能尽快进入早读状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与气势,又能极大限度同化那些不愿张口大声朗读的学生。同时,也拯救那些不会读的英语学困生。接下来是20分钟的激情早读。在此期间,以自由诵读为主,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精气神儿对待早读,“疯狂”的读、背、识记所要掌握的内容。最后5分钟关麦录音。在以上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实时监督。

4、 落实效果检测。

有实效的早读一定要及时检查,只有善始善终,才能保质保量。网课情景下,无法面对面抽查,学生上传早读最后5分钟的录音作为一种创新的检查方式。同时,笔者以视频的方式加强课前的听写检测,强化落实早读的效果检测,效果颇佳。

令人欣慰的是,在坚持以上的早读尝试后,笔者似乎终于找到了疫情期间早读的正确打开方式。通过早读备课来有效落实精选任务,通过过程管理、效果检测来提高早读效率,教师得以清楚的知道学生的早读情况,并可据此安排进一步的教学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早读课的成功,就如同给学生的大脑安装了强大的驱动软件,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疫情当前,在网课情景下教学困难重重。然而,你若花开,蝴蝶自来,让我们一起等待守候,风雨过后,必见彩虹。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