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吴昌硕行书手札笔法分析,吴昌硕老师清代杨岘行书

吴昌硕行书手札笔法分析,吴昌硕老师清代杨岘行书【释文三】再启者:闻说贵处张、庞二公均喜闻好鼻烟,不惜重资。弟处有上品素罐烟一瓶、极品太保烟瓶底二个。若自闻去,恐难继后,藏之亦恐坏,故拟售去。未识二公要否?乞便中一探。如要,弟于冬初来湖即带上,并屈大贺一同走售可也,此托。弟砚又叩杨岘【致巩伯手札】之二杨岘【致巩伯手札】之一杨半【杨岘致巩伯手札】临摹作品【释文二】行寄上不误。渠润笔须一元。令弟想已赴闱,吾兄瓜否?转盼重阳,德门有耀矣,预贺预贺。嫥(专)覆,即请著安,小弟承制杨继祖顿首状,台著印谱尚有否?乞赐一部。因前惠我者已为友人强取去也,弟又及

杨岘(1819~1896) 字庸斋、见山,号季仇,晚号藐翁,自署迟鸿残叟,浙江归安(今湖州)人,清朝书法家、金石学家、诗人。在晚清以精研隶书而闻名,是大名鼎鼎吴昌硕先生的老师。

杨岘不仅隶书写得好,(我前几天已经在本平台发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看他的手札作品所表现的行书技法也相当高超。越是这种平常的信件就越反映出书者的实力,这些作品没有任何的事先安排设计,而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书者的真实书法功底及天赋都会展露无遗。一篇好的手札作品,往往透露的信息量巨大,人们得到的收获或许也是多方面的。

介绍一下这件手札的内容。

【释文一】巩伯仁兄大人从者:不晤久久,悬系殷殷,忽荷朵云,稍舒落月,就谂侍祺砚祉,引秋兴以为佳。交来便面,当即再干,但尔晶秋炎特甚,高年太史未必即恳伏案作蝇头楷,一俟书出,旋

吴昌硕行书手札笔法分析,吴昌硕老师清代杨岘行书(1)

杨岘【致巩伯手札】之一

吴昌硕行书手札笔法分析,吴昌硕老师清代杨岘行书(2)

杨半【杨岘致巩伯手札】临摹作品

【释文二】行寄上不误。渠润笔须一元。令弟想已赴闱,吾兄瓜否?转盼重阳,德门有耀矣,预贺预贺。嫥(专)覆,即请著安,小弟承制杨继祖顿首状,台著印谱尚有否?乞赐一部。因前惠我者已为友人强取去也,弟又及

吴昌硕行书手札笔法分析,吴昌硕老师清代杨岘行书(3)

杨岘【致巩伯手札】之二

【释文三】再启者:闻说贵处张、庞二公均喜闻好鼻烟,不惜重资。弟处有上品素罐烟一瓶、极品太保烟瓶底二个。若自闻去,恐难继后,藏之亦恐坏,故拟售去。未识二公要否?乞便中一探。如要,弟于冬初来湖即带上,并屈大贺一同走售可也,此托。弟砚又叩

吴昌硕行书手札笔法分析,吴昌硕老师清代杨岘行书(4)

杨岘【致巩伯手札】之三

我们通过古人的手札,不仅仅是欣赏其书法或者诗文等内容,其实信札中所涉及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朋友间的寒暄叙述,对长者的问候请安,对晚辈的细心叮咛,或者时势闲聊,或饮酒赏花,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透过这些信札,可以清晰地了解文人们所处时代的风土人情,穿越时空来体味古代生活的真实场景。

这是杨岘行书的另一件【行书手札】作品。

吴昌硕行书手札笔法分析,吴昌硕老师清代杨岘行书(5)

杨岘【行书手札】

吴昌硕行书手札笔法分析,吴昌硕老师清代杨岘行书(6)

杨半【清代杨岘行书手札】临摹作品

杨岘 曾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一首叫【寓斋外野冢】我很喜欢,下面介绍给大家:“贫余归葬少,乱后上坟稀。烽火惊魂窜,川原战血肥。暮云闻鬼哭,落日见乌飞。作客楼头者,频番泪湿衣。"

文中书法选自杨半【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谢谢!!![玫瑰][玫瑰][玫瑰][谢谢][谢谢][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