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学生的心理调适:积极教育与心理调适

学生的心理调适:积极教育与心理调适三、疫情对学习者心理影响的分析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相关领域在教育环境中的应用,重点是在学习生态系统中,通过特定方法的教学和实践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福祉和人格发展。积极教育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表明,积极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产生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尊、自信和乐观的水平。疫情期间,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疫情期间,在线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学习手段,增加了学习的便利性,已被学习者们广泛接受。在学习者过渡到在线学习的过程中所遭遇的障碍,是否增加了他们的心理焦虑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内心迫切希望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能否通过在线教育内部的积极改变,不断增强和参与调适在线学习者的心理健康,是本文关注的问题。二、积极心理学与积极教育的概念与实践积极心理学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1954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亚伯拉罕·马斯洛说过,“与目前的消极心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给全球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影响。本文尝试结合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实践,倡导积极的在线教育,通过在线教育的积极改进,帮助调适后疫情时期在线学习者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不断发现内在优势和提升自信。

一、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影响,这种情况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学习者的心理健康。

美国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2020年6月份接受调查的5470名受访者中,逾四成出现不良的心理或行为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或忧郁症状30.9%、与疫情有关的创伤和压力相关疾患症状26.3%,甚至有10.7%受访者在调查前30天曾考虑自杀。2021年4月美国疾控中心《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刊发的一篇调查报告显示,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在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症状的成年人比例从36.4%增加到41.5%,其中在18-29岁的年轻人群中,增幅最大。2021年1月20日至2021年2月1日期间,美国超过五分之二的18岁以上成年人在过去7天内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症状。有四分之一经历过这些症状的成年人报告说,他们需要但没有接受心理健康咨询或治疗。

疫情期间,在线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学习手段,增加了学习的便利性,已被学习者们广泛接受。在学习者过渡到在线学习的过程中所遭遇的障碍,是否增加了他们的心理焦虑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内心迫切希望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能否通过在线教育内部的积极改变,不断增强和参与调适在线学习者的心理健康,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与积极教育的概念与实践

积极心理学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1954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亚伯拉罕·马斯洛说过,“与目前的消极心理学-研究病人或者普通人的心理学相比,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完全可以被称为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问题包括: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人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关注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等)。积极心理学产生之初始终面向大众的实际心理需求,认为人的“幸福”包括五个可测量的元素:①积极情绪②参与感③人际关系④意义⑤成就。哈佛大学Tal Ben-Shahar博士在《积极心理学》课程中讲到,被称作“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利格曼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期间,确立了发展积极心理学的两个目标:①让学院式心理学变得通俗,变得大众能够理解和接受。②引进一种积极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应当行之有效,能够应对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相关领域在教育环境中的应用,重点是在学习生态系统中,通过特定方法的教学和实践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福祉和人格发展。积极教育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表明,积极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产生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尊、自信和乐观的水平。疫情期间,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疫情对学习者心理影响的分析

(一)疫情对学习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认为:焦虑是典型的负面情绪,会明显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并呈现各种身体症状。疫情打乱了部分年轻人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情绪。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在疫情期间开展的针对美国9所公立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调查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美国受到焦虑症、抑郁症伤害的学生比例增加。这项针对3万多名本科生和1.5万多名研究生的调查表明,大约40.3%的本科受访者(n=8 464)报告有情绪或心理健康问题,24.6%的研究生和专业学生(n=3 125)报告有情绪或心理健康问题或状况(Horgoset al. 2020)。与往年相比,疫情蔓延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障碍有明显增加,例如,2020年研究生的重度抑郁症患病率是2019年的两倍,广泛性焦虑症的患病率是2019年的1.5倍。调查还显示,在转为在线学习之后,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出现了广泛的不适应,图(1)和图(2)显示,在无法适应远程教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超过半数在广泛性焦虑症和重度抑郁症筛查中呈阳性(Chirikovet al. 2020)。在线学习的过程中,包括“缺乏学习动机”“缺乏在线学习所需的技术”“缺乏在线学习空间”“无法及时参加预定的在线会议”等,这些情况都加剧了学习者广泛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Soriaet al. 2020)。

学生的心理调适:积极教育与心理调适(1)

图1:美国本科生适应远程教学状况与广泛性焦虑症&重度抑郁症的关系

学生的心理调适:积极教育与心理调适(2)

图2:美国研究生适应远程教学状况与广泛性焦虑症&重度抑郁症的关系

(二)学习者面临学习的“意义危机”

在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意义危机”被看作是:认为生活令人沮丧。“意义危机”作为积极和消极幸福感的有力预测因素,缺乏人生目标或学习目标,会引发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线教学的教学辅导和作业批改中,学习者抄袭他人作业、拷贝网络内容拼凑答案。

一些在线学习者可能面临着学习的“意义缺失”。面对这样的现象,倡导教育公平的在线教育应当负起责任、有所作为。

(三)学习者获得的心理帮助有限

由英国慈善机构(YourMinds)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正对一些年轻人产生着影响。对此,从事年轻人精神健康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都在尽可能地提供协助。例如,他们建议年轻人:确保安全、保持联系、关注那些令你感觉良好的事物、短暂地从资讯中抽身休息、分享你的感受、保持运动、保持一种规律、找方法放松和转移注意力等。应更多地对承受更高程度的压力、焦虑和抑郁的学习者提供心理支持。由于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建议卫生部门可以考虑提供在线或基于智能手机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例如认知行为疗法)。

学生的心理调适:积极教育与心理调适(3)

图3:疫情期间英国年轻人觉得那些活动对他们的精神健康有帮助

根据英国一家慈善机构在疫情期间的调查显示(图3),年轻人认为“与朋友面对面的视频交流”“看电影和电视节目”等活动能够大大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其他和学习存在相关性的活动还包括“学习新技能”(59%)和“阅读书籍”(55%)。很多活动看起来似乎要求不高,实际上对年轻的在线学习者并不十分有效。

学生的心理调适:积极教育与心理调适(4)

图4:美国(过渡到在线学习遭遇障碍)呈现广泛性焦虑症状的学生

学生的心理调适:积极教育与心理调适(5)

图5:美国(疫情期间过渡到在线学习遭遇障碍)呈现重度抑郁症状的学生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的调查显示(图4&图5),与其他同龄学习者相比,在过渡到在线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学习者,更有可能呈现广泛性焦虑症状和重度抑郁症状(Soriaet al. 2020)。因为学习者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在线教育原本能够被“忍受”的缺点,也越来越变得难以被学习者接受。研究者发现,在线学习者在学习某门课程时所流露出的情感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其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和最终学习结果。结合特定的情感分析方法,一些国外的研究者已经通过捕捉学习者在线学习中形成的反思文本或讨论文本,对学习者进行情感评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但相关的研究仍主要处在教学跟踪和评价的层面。

四、积极教育或可调适学习者的心理健康

(一)识别学习者是否需要心理支持

美国克瑞顿大学的Bonny Barr曾做过如何识别和解决高等教育在线学习者心理健康需求的研究,以帮助教师识别在线学习者的心理健康需求,图(6)是他根据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总结的,当前,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arr,2014)。(下转12版)

学生的心理调适:积极教育与心理调适(6)

图6:在线学习者面临情绪困扰的警告信号

Bonny Barr的研究是2014年,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在引用和翻译时做了一些修改。图(6)所总结的警告信号意在提醒在线教育的教师,要能够理解部分在线学习者可能会遭遇负面情绪的困扰,从而采取一些积极的、力所能及的方法防止情况恶化,并在学习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比如,“突然开始迟交作业”和“持续表现出对作业的焦虑”还是有明显的不同。心理学家认为,“懒惰”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明显的不同,后者更像是一种“你想做,但根本无法起身去做”的事情。应该为教师和学生开发心理健康和保健资源,制定与精神困扰和疾病相关的校园关怀政策,为教师提供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培训,这样可以提升在线学生的成功率。

(二)积极沟通和支持服务

图(4)和图(5)显示:在过渡到在线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学习者,更有可能筛查出焦虑症状。(1)缺乏指导教师对于在线学习清晰的期望值;(2)缺乏学习方面的指导;(3)缺乏学习支持服务;(4)无法联系到指导教师,都成为引发或加剧部分在线学习者焦虑情绪的关键因素。

积极心理学有四种对(重要)他人沟通的反应方式:①主动的/建设性的;②主动的/破坏性的;③被动的/建设性的;④被动的/破坏性的(图7)(Rashid&Seligman,2021:287)。

学生的心理调适:积极教育与心理调适(7)

图7:四种对(重要)他人进行沟通/分享的反应方式

对于部分原本就在焦虑症状的学习者,“不合适的学习空间、在线学习的技术障碍”也会加剧问题。对此,前述美国加州大学组织的这批研究者建议:将在线学习的截止日期延长或考试时间适当延长,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课堂参与度、成就感和整体幸福感的潜在影响随时进行评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学习者“参与度或成就感的下降”可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教师应该对出现焦虑症状的学生表现出足够的同情心。

积极心理学建议:作为沟通的回应者,应当多思考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的创造力,探索如何在你提供的主动的建设性的回应中利用你的优势。还有,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不带偏见地接受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鼓励他们就问题展开对话。例如,像“看起来你好像有困难”或“我感觉你有些紧张”这样的评论是表示关心而不是对抗。相信通过线教育机构积极的、及时的、主动而建设性的沟通,适时地和学习者交换意见,鼓励他们发表对于学习安排的意见,告诉在线学习者相应课程的时间表、支持服务的办法及其他安排,例如:增加热线电话的数量、增加热线电话服务人员心理支持方面的培训、增加视频电话的心理辅助人员,一定能够有助于学习者为未来的在线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三)构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与他人相处的时间和质量都很重要,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可以缓冲许多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症。当我们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得到表达时,我们就会保持健康。证据表明,安全的人际关系与健康指标密切相关。

图(3)显示了“与朋友面对面的视频”对遭遇心理健康问题的年轻人很有帮助。疫情期间针对3万多名转入在线学习的美国本科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无法以在线形式有效学习”“对教师的在线学习缺乏明确的期望”“无法在预定的在线会议时间上课”“无法获得在线学习所需的技术”这些障碍,引发在线学习者心理问题的突出问题就是(在线学习)“缺乏与其他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缺乏在线学习的动机”。在由传统学习转移到在线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精神困扰)的美国本科生中,82%(n=6958)“缺乏在线学习的动机”,70%(n=5961)的学习者认为在线学习“缺乏与其他学生的互动/交流”,68%(n=5721)的学习者认为“缺乏合适的学习空间或存在分散注意力的家庭环境”,这些情况显然加剧了他们的负面情绪。在参与调研的过渡到在线学习的研究生中,“缺乏在线学习的动机”68%(n=2121)“缺乏与其他学生的互动/交流”62%(n=1923)也高居数据前两位(Horgosetal. 2020)。

在线学习平台不应当仅仅是“课程资源平台”,还应当提供学习者日记、记事本、自我评价等功能。例如,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就认为:关注和纪录积极美好的事情,能够显著改善人的情绪。此外,在线学习平台还应当充分满足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正常的学习交流功能。目前,“合作学习技术”正在一些网络学习环境中不断展开,一些在线学习的研究者已经发现和传统在线学习者相比,合作学习者有更高的积极性,可以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而很多在线学习平台师生之间的交流,目前实际上还需要借助外部社交软件来完成。很多时候,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内容都是纯粹的学习内容,讨论内容本身也有保留价值,依靠外部社交平台进行显然并不合适。例如,当教师在线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时,学生至少需在学习平台分别提交:开题报告、论文初稿、论文终稿,但整个论文撰写期间的师生交流,则往往需要在外部社交软件上另外创建一个学习者群组(用以发布公共性的通知等),还要单独添加每一位本科生为“好友”以便于单独交流。通常,论文写作的相关交流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时间段。在此期间,师生们就不得不在学习平台和外部社交软件中来回切换。论文指导结束后,如需查询或保留相关学习记录或指导记录,外部社交软件的各种弊端就更加突出,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人生的意义与目标

“人生意义”指的是对世界的连贯理解,它促进人们对长期人生目标的追求,从而提供一种使命感和成就感。缺乏人生目标是抑郁症发病率大幅增加的部分原因。也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抑郁的人并不缺乏有价值的目标,而是对他们成功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可控性和原因更加悲观。显然,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意义危机”。积极心理学认为,拥有人生意义的生活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积极心理学对正在遭受“意义危机”的人,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助治疗方法。

(1)积极介绍和分享: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介绍自己。积极心理学认为,对于正在遭受“意义危机”的人,通过充分回忆一段有意义的经历(重要的、有好结果的事件或经历),组成一段故事与他人分享,“他”就有机会重新构建、评估和充实自我的重要部分,并从中汲取个人优势。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遭遇的精神压力和个体的品格优势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积极心理学着力于将个体的品格优势融入其生活,希望将品格优势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积极心理学列出了个体的24种品格优势,并分为6类美德:智慧和知识、勇气、仁慈、公正、节制、超越。其中和学习相关的“智慧和知识”又被分为:“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好学、洞察力”。显然,这种积极的回忆对于心理调适有着重要作用。在线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时空的阻隔,学习者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隔阂,这种“积极介绍”不仅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能够让学习者不断发现自己独特的品格优势,增强自信和自尊。而教师完全可以参与其中,首先分享自己的故事。

(2)创伤后成长:“创伤后成长”是一种对严酷经历的有益和持久的反应。PTG研究的简要内容包括:拥抱痛苦,不拒绝痛苦;与能够支持我们的人持续互动;创造一种使生活有意义的叙事方式。PTG是人遭遇心理挑战后,呈现的积极的心理变化,这一点恰恰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相反。积极心理学家提出,通过一种被称作“写作疗法”的表达性写作来缓解创伤引起的失落感和无助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重构。积极心理学发现,通过(在保密的情况下记录)表达性写作描述悲伤和痛苦的个人经历之后,(个体往往)表现出增强的免疫功能,报告更少的痛苦,获得更高的成绩。美国疫情期间的调查表明,与其他专业相比,该国人文、艺术、传播和设计领域的学生出现了更多心理健康问题。这些专业的教师和学习者并不缺少表达的能力,完全可以参考这种“表达性写作”。例如,积极心理学还认为个体品格优势中的“创造力”所代表的“创造性表达”,包括艺术创作、写作、表演等,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注意力、认知能力和情感资源,有着巨大的心理调适能力。

(3)积极的人际关系:人生的意义往往存在于人际关系中,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会增加人的幸福感。幸福则会带来更多成功,因为愉快的情绪体验会带来更高水平的创造力、更高的动力、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更强的免疫系统。疫情中的调研已经充分显示,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于在线学习者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提升自尊的关键要素。如前文所述,在线教育可以借助当前多种技术手段和灵活的教学设计,通过构建积极沟通和积极关系,帮助在线学习者构建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

未来,人们将能够通过创新科技真正实现在线感受到“与另一个人在一起”的终极社交梦想,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获得各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线学习也必将在数字化的未来世界中实现更加积极而紧密的人际关系。

五、结论

积极的在线教育,是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一些研究成果,尝试性的应用在在线教育领域。

教师应该对出现焦虑症状的学习者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参考积极心理学家的一些做法,积极努力,参与调适学习者的心理健康。

韩斌 北京开放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韩斌(1973-),男,北京人,博士,北京开放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在线教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