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郑州新校区开始使用了吗?河南大学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引起热论
河南大学郑州新校区开始使用了吗?河南大学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引起热论第一,开封是河南大学的根。据相关资料,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辗转于河南信阳、南阳、洛阳,陕西西安、宝鸡等地办学,此后还在武汉、新乡等地办学。从开封起步到现在仍然在开封,虽中途辗转于多地,数次更名,但是与开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关于河南大学未来发展,我认为不会抛弃开封,短时间内不会,长时间内更不会了。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省属高校和“双一流”大学,这个办学格局不会变,也不应该变。第二,优质生源的竞争。由于河南高水平高等教育资源的缺乏,河南大学与郑州大学的生源大部分都是河南省内,特别是河南大学在河南省内的生源占比更大,而要与郑州大学竞争更多的优质生源,河南大学到郑州办学又是另外一个举措。同时,河南大学成为“双一流”高校后,也要逐年扩大省外招生计划,这比竞争省内优质资源更加激烈。从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近年来河南省录取分数线看
2月17日,一则“河南大学注册地从开封变更为郑州”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有的网友认为,河南大学从开封搬到了郑州,有的网友为开封鸣不平,还有部分网友认为更有利于河南大学的发展。
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在2021年9月25日正式启用,启用仪式上一个标语“实现百年名校振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引人注目,而郑州校区的目标定位是支撑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高端平台。
无疑,河南大学办学注册地更改为郑州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在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资源等方面将起到了正向的作用。最关键的一点,我更认为缩小与郑州大学的差距。
第一,支撑条件让河南大学到郑州办学以缩小与郑州大学的差距。1996年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2004年郑州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河南省共建大学,2012年郑州大学成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大学,2017年成为“双一流”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作为曾经辉煌的国立河南大学,2008年成为教育部与河南省共建大学,2017年成为“双一流”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从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近20来年的支撑条件看,河南大学相比郑州大学少很多,加之河南大学位于开封而郑州大学位于郑州,因此河南大学想要缩小与郑州大学的差距,到郑州办学也是其中一个举措。
第二,优质生源的竞争。由于河南高水平高等教育资源的缺乏,河南大学与郑州大学的生源大部分都是河南省内,特别是河南大学在河南省内的生源占比更大,而要与郑州大学竞争更多的优质生源,河南大学到郑州办学又是另外一个举措。同时,河南大学成为“双一流”高校后,也要逐年扩大省外招生计划,这比竞争省内优质资源更加激烈。
从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近年来河南省录取分数线看,河南省理科为例,从2017年的30分差距缩小到了2021年的17分差距,说明河南大学入选“双一流”以来与郑州大学的生源质量差距在缩小,加之郑州办学,可能将来会进一步缩小优质生源差距。
第三,资源的竞争。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发展有目共睹。从这方面看,河南大学要吸引更多的人才,享受更多的资源,包括学生就业等,到郑州办学有助于加快“双一流”建设,更好的为郑州市和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服务。郑州大学作为省会城市唯一的“双一流”大学,不足以支撑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不足以支撑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这里我所讲的资源的竞争并不是河南大学去郑州分郑州大学享受的资源,而是两所大学共同去为河南省和郑州市发展作出贡献。归根结底,就是河南大学要去自我竞争更多的资源而缩小与郑州大学的差距。
关于河南大学未来发展,我认为不会抛弃开封,短时间内不会,长时间内更不会了。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省属高校和“双一流”大学,这个办学格局不会变,也不应该变。
第一,开封是河南大学的根。据相关资料,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辗转于河南信阳、南阳、洛阳,陕西西安、宝鸡等地办学,此后还在武汉、新乡等地办学。从开封起步到现在仍然在开封,虽中途辗转于多地,数次更名,但是与开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为开封做贡献。开封有人口总量超482万人,而高校数量为7所,本科高校2所(其中民办1所: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因此河南大学作为公办高校,也有利于开封高等教育发展,为开封高等教育作出贡献,有利于河南省高等教育学校布局。同时,河南大学过去一直扎根于开封办学,与开封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第三,为郑州做贡献。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河南大学在郑州建设中不能缺席,而是更加深入的融入到郑州建设和郑州大都市圈建设中。
第四,为河南做贡献。河南省的高校当然要为河南省做贡献,不用多说。
因此,我认为河南大学应该会坚持开封和郑州两地办学的格局,开封校区也是成熟的办学区,只是一个两校区功能和资源优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