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哥德巴赫猜想答案:小学生都知道112

哥德巴赫猜想答案:小学生都知道112陈景润与歌德巴赫猜想算术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基础和最初等的部分。它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算术”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是全部数学的统称。至于几何、代数等许多数学分支学科的名称,都是后来很晚的时候才有的。早在远古时代,古代人类在对猎物的储藏与分配等活动中,逐渐产生了数的感觉。当一个原始人面对放在一起的5只牛、5个苹果或5堆农作物时,可能会朦胧地意识到其中有一种共性。但是从这种原始的朦胧感觉到具体的“数”的概念的形成,却经过了极其漫长的时间。人类究竟在什么时候发明了加法,已经无法考证。但加法的出现无疑是为了在交换商品或战俘时进行运算。至于乘法和除法,为了满足人类更高层次发展需要且在加减法的基础上研究出来。关于算数的产生,还是要从数谈起。数是用来表达、讨论数量问题的,有不同类型的量,也就随着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远在古代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人类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需要,在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就产生了

哥德巴赫猜想答案:小学生都知道112(1)

什么是数学?数学有何用?数学来自哪里?等等这些问题是很多人经常思考的问题。

数学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概念。

公元前6世纪前,数学主要是关于“数”的研究。这一时期在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与中国等地区发展起来的数学,主要是计数、初等算术与算法,几何学则可以看作是应用算术。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希腊数学的兴起,突出了对“形”的研究。数学于是成为关于数与形的研究。从那时起直到17世纪,数学的对象没有本质的变化。

早在远古时代,古代人类在对猎物的储藏与分配等活动中,逐渐产生了数的感觉。当一个原始人面对放在一起的5只牛、5个苹果或5堆农作物时,可能会朦胧地意识到其中有一种共性。但是从这种原始的朦胧感觉到具体的“数”的概念的形成,却经过了极其漫长的时间。

人类究竟在什么时候发明了加法,已经无法考证。但加法的出现无疑是为了在交换商品或战俘时进行运算。至于乘法和除法,为了满足人类更高层次发展需要且在加减法的基础上研究出来。

关于算数的产生,还是要从数谈起。数是用来表达、讨论数量问题的,有不同类型的量,也就随着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远在古代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人类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需要,在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就产生了最简单的自然数的概念,从而产生最早算术“1 1=2”。

算术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基础和最初等的部分。它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算术”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是全部数学的统称。至于几何、代数等许多数学分支学科的名称,都是后来很晚的时候才有的。

陈景润与歌德巴赫猜想

很多人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 1=2,也不是1 2=3。

要理解1 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欧拉很快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成立,但他无法证明,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 b"。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 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哥德巴赫猜想答案:小学生都知道112(2)

有人立即对一个个大于6的偶数进行了验算,一直算到了330000000,结果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证明。于是这道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简称(1 1)】的猜想,就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即的“明珠”。

1956年底,已先后写了四十多篇论文的数学家陈景润调到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1966年5月,他象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的天空,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 2),即“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积之和”。

1973年,关于(1 2)的简化证明发表了,他的论文轰动了全世界数学界。他的成果被国际公认为“陈景润定理”,也叫“陈氏定理”。

陈景润(1933.5-1996.3)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96年3月19日13时10分,因肺炎并发症逝世,享年62岁。

哥德巴赫猜想答案:小学生都知道112(3)

用皮亚诺公理推导1 1=2

皮亚诺公理,是数学家皮亚诺提出的关于自然数的五条公理系统。

皮亚诺的这五条公理用非形式化的方法叙述如下:

1、0是自然数;

2、每一个确定的自然数 a,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数x' ,x' 也是自然数(一个数的后继数就是紧接在这个数后面的数,例如,1的后继数是2,2的后继数是3等等);

3、如果b、c都是自然数a的后继数,那么b = c;

4、0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

5、设S是自然数集的一个子集,且(1)0属于S;(2)如果n属于S,那么n'也属于S。(这条公理也叫归纳公理,保证了数学归纳法的正确性)

1 1的证明:

∵1 1的后继数是1的后继数的后继数,即3,

∴2的后继数是3。

根据皮亚诺公理3,可得:1 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