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教授开学讲话:山大校长樊丽明
山大教授开学讲话:山大校长樊丽明进正题:PS:听说学校今年又发月饼了。毕业多年的老学姐表示羡慕。)你们有机会参与学校的各种校庆活动,包括学术与其他。有更多机会在校园里遇见大咖,聆听各种讲座,在各种活动中学习、锻炼自己。这不,你们连开学典礼都安排在中秋节当晚。哈。(小声叨叨:疫情防控需要啊,相信山大的娃们都能理解,大家用“小别离”换来了“大团圆”,给你们点赞。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我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徐玉芹,山东高考生家长口中的“老徐”。
今年是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
今年入校的孩子是幸福的。
你们有机会参与学校的各种校庆活动,包括学术与其他。有更多机会在校园里遇见大咖,聆听各种讲座,在各种活动中学习、锻炼自己。
这不,你们连开学典礼都安排在中秋节当晚。哈。
(小声叨叨:疫情防控需要啊,相信山大的娃们都能理解,大家用“小别离”换来了“大团圆”,给你们点赞。
PS:听说学校今年又发月饼了。毕业多年的老学姐表示羡慕。)
进正题:
一起了解一下今年的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图片源自山东大学宣传部新闻中心张丹丹以及山东大学学生在线官方微信):
9月21日晚,山东大学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中心校区体育场举行,欢迎济南各校区5601名本科新生的加入。校长樊丽明讲授开学“第一课”。她说,“从今天起,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拥有了一个将伴随一生的名字——‘山大人’。”
新一代“山大人”担承着怎样的历史使命?樊丽明认为,关键要回答好三个问题,“我是谁”“身在何处”“去往何方”。
说“数学公式特别美”的15岁天才少年,在开学典礼上被校长“点名”了
开学典礼上,樊丽明首先对今年的新生表示了欢迎,并送上中秋祝福。
她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 年,也是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回溯峥嵘岁月和辉煌历程,每一代山大青年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奉献国家、造福人民。
樊丽明“点名”表扬了在过去的这个夏天刚刚走出高考考场就积极以青春之名践行使命担当的新“山大人”。
“机械工程学院的耿敏祺同学,在家乡河南遭遇洪灾后,你闻‘汛’而动、勇敢‘逆行’,志愿服务在防汛抢险一线,希望你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带动身边同学积极践行山大‘人人都做志愿者’的理念。”
同样得到校长“点名表扬”的,还有连续三年来校参赛的物理学院邵梦源,以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报道过的认为“数学公式特别美”的数学学院15岁少年刘昊原(还记得这个天才少年吗?老徐在采访山大迎新的时候报道过,当他一脸认真地说出“数学公式特别美”,老徐原地愣了三秒……点击下方蓝字可看当时采访视频)
15岁天才少年刘昊原:数学公式特别美
樊丽明表示,“物理与数学在你们眼中焕发着独特的魅力,希望你们在强基班的学习中勇攀学术高峰,早日成为国家急需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医学院付钥焱、纪国强、陈旭阳、高正、罗欣同学,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毕业后赴西藏工作,我赞赏并支持你们的人生选择,希望你们牢记初心、砥砺奋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樊丽明校长说,从2021级全体同学的身上,她看到了开创未来的青春担当,看到了新时代中国的蓬勃气象。“作为新时代的山大学子,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于如何回答“身在何处”,樊丽明从山东大学120周 年的办学史出发,为新生们讲了一堂“历史课”。
她表示,山东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为国育贤、兴学图强为使命。“学校120年的办学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史。”
民族存亡之际,山大自强不息,矢志救国。创校之时,学校即宣示:“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办学初期,虽数经变迁、几度分合,但历久弥坚、薪火相传。抗战期间,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分批南下,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四川万县办学复课,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山大艰苦创业,勠力建国。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山大”建设,举办《文史哲》杂志开风气之先,组织“政治大课”树马克思主义教育样板,创设晶体材料学科助力国防事业,唱响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凯歌。尤其是院系调整时,无私支持十余所高校建设,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时期,山大砥砺奋进,锐意报国。在创新与改革中不断迸发生机与活力,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项目;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大学,汇聚学科齐全综合优势和办学特色,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人才培养成效更加突出,科学研究成果更加丰硕,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度更加显著。
社会主义新时代,山大追求卓越,奋楫强国。聚焦“四个服务”,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擘画“三步走”安排,制定实施“六大战略”,谋划推进“强校兴国”行动,加快推进“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术基本面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整体实力及主要办学指标接近或进入世界200强,圆满完成“双一流”建设一期目标任务,为服务健康中国、文化强国、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助力山东经济科技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樊丽明说,回首120年办学历程,山东大学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步伐,始终走在民族复兴、国家建设、时代发展的最前列,积淀形成了“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融为一体的“山大基因”。这种基因特质镌刻着山大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的辉煌历程,更是指引大家担当历史重任、实现人生理想的“制胜法宝”。“我相信,拥有了这种基因特质,大家会对‘身在何处’这个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让你们未来的道路更加坚定清晰!”
“2050年的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近“2050年的你”话题引发热议,樊丽明借这个话题问新“山大人”:“2050年的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她说,届时,同学们适逢近50岁的人生黄金时期,刚好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阶段高度契合。
“作为新时代的山大人,你们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历史机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面向未来,全体同学要坚决扛起责任担当,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如何完成这一使命?樊丽明对2021级新“山大人”提出四点期待: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大志;要涵养家国情怀,明大德;要练就过硬本领,成大才。要锤炼崇实品格,担大任。
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大志。
“为学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志不定,则终不济事。对于个人而言,有没有远大理想,能不能志存高远,也决定着青春的成色与分量。”樊丽明说,曾在私立青岛大学附中就读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一生两次改变专业,立志为国效力。第一次是目睹航空工业的落后情形,放弃光学专业,投身航空工程;第二次是深感核武器的重要意义,再次改变专业,投入“两弹”攻关。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在前进道路上,只有树立远大理想、鸿鹄志向,才能在人生的航线上少走弯路、不走歧路,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她希望新同学向郭永怀先生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高远志向,在百年大变局中把握“时”与“势”,争做“弄潮儿”“奋斗者”“实干家”,在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升华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要涵养家国情怀,明大德。
“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二医院的医疗队员满怀对人民的大爱,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援鄂抗疫、抢救生命,英勇无畏、舍生忘死,弘扬了“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齐鲁医学精神,彰显了山大人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樊丽明希望新“山大人”向榜样看齐,厚植爱国情怀,涵养浩然之气,自觉主动地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砥砺道德品质、提升道德修养,努力成为青年之标杆、时代之英才。
要练就过硬本领,成大才。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你们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刚才发言的校友代表马大为院士35年如一日,始终致力于有机化学研究,在合成方法学与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创制方面做出了原创性的重要贡献。他曾说,科学上没有偶然的运气,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事实证明,成功从不偏爱谁,只有练就真本领、硬功夫,才能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樊丽明希望新“山大人”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确保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能够跟上时代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要锤炼崇实品格,担大任。
“欲当大任,须是笃实。”樊丽明说,一直以来,山东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而著称于世,肯吃苦、不怕累、能奋斗的山大人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我校光学系1980级校友薛其坤院士求学时曾为准备国际会议发言,将20分钟的英语演讲稿练习80多遍,最终征服全场。工作后,他被称为‘7-11’教授——早上7点进入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几十年来,他带领团队苦干实干,解决了很多世界级难题,并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被誉为‘中国实验室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担大任,需要从大处着眼,更需要从小处着手,一步一个台阶地登攀、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你们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希望同学们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争做脚踏实地、实学实干的‘排头兵’,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樊丽明表示,2021级新生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再过23天,山东大学将迎来120周 年华诞,“强校兴国”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大家手中。“希望同学们弘扬山大文化,传承‘山大基因’,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与祖国同心、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同频,早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