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智慧学校助力教育提质增效)
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智慧学校助力教育提质增效)自2020年以来,蚌埠市相继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教育部202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以及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全国同时拥有这三项工作试点称号的仅有北京市海淀区和蚌埠市两个区域。未来,蚌埠市将以“双区一点”建设为牵引,聚焦“全面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出数据、技术的价值,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提质升级,以实际行动来引领全省智慧教育建设,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智慧教育的关键在于应用,我们希望能以此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蚌埠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表示,蚌埠通过智慧学校建设和因材施教提升两大工程,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学校的主要业务和教学关键环节深度融合,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智慧教育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教学提质,同时也利于学习的减负增效。在蚌埠第二中学,学生们每天的学习
“同学们 现在开始上课 请大家打开平板电脑和书本。”门辉老师随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 习惯性的解锁平板开始上课:“昨天我已经把今天的课程内容发在群里了。从作业完成情况看,有几道题目错误率比较高,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原因。”门辉轻触平板,全班学生的预习与知识点掌握情况一目了然。这是蚌埠新城实验学校的教学日常,也是蚌埠市800余所智慧学校的课堂缩影。
早在三年前,蚌埠市就开始了以建设智慧学校,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之路。
2019年年底,蚌埠市率先开展市级统筹的智慧学校建设项目,覆盖六区三县875所学校、6292个班级。面对智慧课堂设备的进驻,怀远县淝南镇中心学校的语文教师杨澜很兴奋:“从来没想过这样先进的技术能这么快出现在乡村学校。”谈及智慧课堂为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改变,杨澜更是赞不绝口,“针对语文、英语课文的朗读,学生可以跟随机器原音进行练习,系统自动打分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发音,让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不仅如此,“智慧课堂环境下,老师们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动态调整教学,最大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蚌埠实验中学校长王强表示:“如果说,技术能够真正在某个阶段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那就是现在”。
智慧教育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教学提质,同时也利于学习的减负增效。在蚌埠第二中学,学生们每天的学习情况都会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并为日常教学提供参考。
据蚌埠二中英语老师马爱军介绍,过去,老师只能通过自身经验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依托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能从学生个体、班级、重难点等多个维度来精准定位教学问题。
“学生们课前预习、课堂答题、课后练习和考试情况,都可以被拍照记录到系统中,通过数据分析,就可以很直观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马爱军称。除此之外,蚌埠二中还为每一位学生定制了一套个性化学习方案,系统会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学生的薄弱点自动推送错题练习,实现了作业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帮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智慧教育的关键在于应用,我们希望能以此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蚌埠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表示,蚌埠通过智慧学校建设和因材施教提升两大工程,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学校的主要业务和教学关键环节深度融合,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自2020年以来,蚌埠市相继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教育部202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以及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全国同时拥有这三项工作试点称号的仅有北京市海淀区和蚌埠市两个区域。未来,蚌埠市将以“双区一点”建设为牵引,聚焦“全面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出数据、技术的价值,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提质升级,以实际行动来引领全省智慧教育建设,力争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