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边界怎么抵御寒冷星球(地火星球狩猎场)
星际边界怎么抵御寒冷星球(地火星球狩猎场)《星际探险:地火星球狩猎场》算是一部短篇科幻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在银河宇宙中的探险故事:达尔文号宇宙飞船载着人类和机器人宇航员沿猎户座旋臂跳跃飞行,环游考察银河系,他们将寻找和接触外星文明,研究外星生命进化,为人类星际联盟开发宇宙积累原始资料。然后他们锁定一颗名为地火星球的行星探险,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星际探险》作者叫造梦师,当然是笔名,也许是受了《盗梦空间》的启发?看了作者的背景,标签是“作家”“心理咨询师”,还写过诗歌,经历也是非常丰富了。很多人相信,在地球之外,肯定也有星球适合高级生命的孕育和发展。自近代以来,关于有人看到UFO在地球某处降落的消息层出不穷,似乎也从侧面佐证了人们的这种猜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外星文明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无数的科幻爱好者们,用自己的想象力,为我们构建了心目中宇宙的样子,比如有名的《三体》,比如最近读到的
01小时候在老宅院子里乘凉,最喜欢在地上铺个席子,听奶奶讲嫦娥和玉兔的故事,赶上月圆之夜,总是忍不住想: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吗?她们在做什么呢?月亮无声,满天的星星眨啊眨,似乎是在回应我。
长大后,才知道嫦娥和玉兔只是美丽的传说。曾经中国的玉兔号月球车反馈回大量月球照片,终于让我们看到了月球真实的样子,不梦幻也不美好,根本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哪里有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啊?
可是,人类对广袤宇宙探索的热情从没停止过。
月球是一片不毛之地,不代表其他星球就没有高级生命,实际上,人们对外星文明的好奇一直有增无减。
很多人相信,在地球之外,肯定也有星球适合高级生命的孕育和发展。
自近代以来,关于有人看到UFO在地球某处降落的消息层出不穷,似乎也从侧面佐证了人们的这种猜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外星文明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
无数的科幻爱好者们,用自己的想象力,为我们构建了心目中宇宙的样子,比如有名的《三体》,比如最近读到的《星际探险:地火星球狩猎场》。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星际探险》作者叫造梦师,当然是笔名,也许是受了《盗梦空间》的启发?看了作者的背景,标签是“作家”“心理咨询师”,还写过诗歌,经历也是非常丰富了。
《星际探险:地火星球狩猎场》算是一部短篇科幻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在银河宇宙中的探险故事:达尔文号宇宙飞船载着人类和机器人宇航员沿猎户座旋臂跳跃飞行,环游考察银河系,他们将寻找和接触外星文明,研究外星生命进化,为人类星际联盟开发宇宙积累原始资料。然后他们锁定一颗名为地火星球的行星探险,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作者的博客上也发表了一部分内容,网友的反馈非常不错,想必这也是它最终得以出版的原因吧。
03如何评价一个科幻小说的好坏呢?
作为一个科幻小白,我查了很多资料,其中,一个豆瓣网友的评论我很认同:
一个是好点子,就是小说选择的角度,是不是能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刘慈欣写了《三体》,如果后来人再模仿写三体世界,写从虚幻的游戏中选出志同道合的人,就没意思了。
另一个是好故事。如果把好点子比喻成一个舞台,那好故事就是在舞台上表演的过程,舞台和表演结合起来,一个好的小说就成了。
只要涉及到外星文明,就绕不开一个理论,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大意就是鉴于我们宇宙所覆盖的范围,生命应该是广泛存在的,地外文明(外星人)应该早就到达地球了,为什么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外星生命的存在呢?或者为什么他们没有找到我们呢?他们在哪儿呢?
一个科幻小说,如果对上述问题给出可以信服的解释,基本就算成功了。
刘慈欣的《三体Ⅱ黑暗森林》以“黑暗森林”法则(宇宙社会学)对费米悖论进行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其大意就是:由于各文明之间距离上的遥远性、互相所构成的猜疑链、以及各自在技术水平上发展的不均衡性,一旦被外星文明获知自己的存在,就很可能给自身的生存带来威胁。其结果必然导致:具有一定成熟度和技术水平的文明,都意识到宇宙的丛林法则,各文明不主动暴露自身的存在。
“宇宙形如黑暗森林,各个文明形如黑暗森林中孤行的猎人”。以此解释了费米悖论“外星人在哪呢?”的问题。
按照“黑暗森林” 理论,成熟的文明都拥有“清理其他文明”和“隐藏自己”的本能。所以他们不会贸然出现,更不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04《星际探险:地火星球狩猎场》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费米悖论——被困在深海中。
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首先提出了这个理论:由于地下海洋形成了比流动的表面更稳定的生态系统,潮汐的改变和消散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坚硬的外壳保护了海洋中假想的生命,让它们可以避过海面上气候恶劣和致命混合气体的影响,如撞击、太阳耀斑、附近的超新星、星球运行轨道、包含磁层以及有剧毒的大气层等。
任何在深海中形成的智能外星生命都必须克服巨大的障碍,才能到达新的世界生存下来,即钻穿地下海洋那厚厚的保护性外壳。而且所有这些努力只能让它们到达表面,要想向其他行星发送信号,可能更加困难。
《星际探险》基本就是从这个理论展开的。星盟成员进入的地火星球,是个海面覆盖着厚厚冰层而海底又有火山岩浆的人间炼狱,以致于达尔文号开始探测时都不确定上面是否有高等生命和文明。
地火星球外的人很难注意到它,海底的生物因为冰层隔绝也很难出来,这也从侧面解释了“外星人在哪儿?”的问题。
那么,从这个理论延伸出来的故事就比较有看头了。
这里没有头大身子小的ET,也没有外星人进攻地球的“地球危机”,似乎只是探险队到了一个新地方,开始自己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
而他们要面对的敌人,竟然不能算“人”,而是一群海洋生物:可以喷射融冰液腐蚀一切物质的冰蛇、以超声波攻击和捕猎的人脸“美杜莎”、如章鱼般具有高级智慧的六触、巨大威猛的苍鳐.....
当然,最后那个顶上镶嵌红宝石的魔法棒,还有很多疑点,它来自哪里?受谁控制?似乎也成为第二部的引子呢。
除了上面这些“噱头”,更重要的是作者的人文关怀。
作者爱着我们的地球,他相信未来科技的发展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一如我们可以去宇宙旅行探险,一如我们可以制造出像“大力神”那样的智能机器人,从书中也能看出,在对敌作战中,它可是功不可没呢。
但是,作者更想强调的是,科技是用来发展地球,而不是毁灭地球的。
令各国都寝食难安的核武器,具有摧毁地球的可怕力量,应该被加以控制。人类的未来很美好,不能葬送于内部的厮杀。
星盟最后帮助六触改造基因,对抗强大的对手,算是对外星生命的基因改造殖民?也是对弱肉强食社会的一次反抗吧?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应该把为人类服务作为最终目的。但是人类的贪欲,已经让科技失去了本来的目的,日益变得扭曲、邪恶,甚至成了互相伤害的武器。
书中的“神山”,和埃及的金字塔呼应——人们在地球之外竟然见到了金字塔!
而经过研究发现这个金字塔是高等宇宙生命建立的传输门,负责传输各个星球的生命运到银河系的中心,这似乎也印证了作者提出的造物主文明的概念:有一种力量,超越星系,统治一切。最后,大Boss木乃伊被带红宝石金属棒收入黑洞,感觉就像在看魔法小樱!这结局方式太神奇了!
读科幻小说,就是看到了宇宙的一种可能性。
通过了解各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库。
故事是假的,但情怀是真的。
很高兴作者造梦师写出了这么好的作品,开始觉得平淡无奇,可是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惊险刺激。
掀开朴素的包装,里面还藏着一个个谜团,很期待他把这个故事继续下去。
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