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和病毒哪个会灭亡:和你一起了解人类与病毒战争的宏伟历史
战争和病毒哪个会灭亡:和你一起了解人类与病毒战争的宏伟历史口罩的出现是无菌手术的重要里程碑1877年,德国医生von Bergmann对开放性创口进行清洁和消毒后包扎,提倡蒸汽灭菌。但在那个时候,口罩都还没有出现呢,人们只是意识到手术器械和肢体的接触,会导致细菌的传播,并没有想到飞沫和空气中也存在细菌。巴斯德通过看到太阳下空气中的尘埃,来研究空气中是否含有细菌。他将一团棉花放入水中煮沸,直到棉花团和水都进入无菌状态,然后,他把新鲜的空气打入棉团,再将棉团蘸入水中,这时他发现,微型生物立刻开始在水中繁殖。这似乎是因为棉花团中含有了空气中飘浮着的微生物而造成的。
让人恐惧的中世纪手术
1847年,匈牙利医生森梅威斯想到了细菌和感染的联系,最先提出在检查产妇前用含氯石灰水将手洗净,这一举措使他经手产妇的死亡率至1%。
1867年,苏格兰医生Lister首先采用石炭酸液浸泡器械、湿敷伤口,还将苯酚喷洒用于手术室的空气和手术台的消毒,截肢术的死亡率自46%降至15%,奠定了抗菌术的基本原则。
1877年,德国医生von Bergmann对开放性创口进行清洁和消毒后包扎,提倡蒸汽灭菌。
但在那个时候,口罩都还没有出现呢,人们只是意识到手术器械和肢体的接触,会导致细菌的传播,并没有想到飞沫和空气中也存在细菌。
巴斯德通过看到太阳下空气中的尘埃,来研究空气中是否含有细菌。他将一团棉花放入水中煮沸,直到棉花团和水都进入无菌状态,然后,他把新鲜的空气打入棉团,再将棉团蘸入水中,这时他发现,微型生物立刻开始在水中繁殖。这似乎是因为棉花团中含有了空气中飘浮着的微生物而造成的。
口罩的出现是无菌手术的重要里程碑
随后,口罩才开始出现,大大降低了人们手术的感染率。
后续,巴斯德通过持续的研究,发明了到现在依然具有重大意义的「巴斯德消毒法」,即通过温度来消灭细菌。
人类开始了与细菌的正面交锋
从此,人类开始了消毒与杀菌,与细菌的战斗进入了「正面交锋」。
远在公元前1550年的古埃及,就有医生用猪油调蜂蜜来敷贴,然后用麻布包扎因外伤感染而发炎红肿的暑疖、疔疮和无名肿毒。但是,古埃及人只是这么做,并不知道这么做的医学意义在于抑菌。
药物杀菌在古代各国杀菌中均有记载
细菌虽然在1683年就被发现,但是要杀死人体内的细菌一直让医生们束手无策,虽然一系列杀菌的药物有出现,但是药物在杀死细菌的同时回对人体组织进行巨大的伤害。「是药三分毒」
如何才能在人体内杀灭这些细菌,同时又做到对人体无害呢?
1910年,德国医生埃尔利希在经历605个化合物配方实验的失败以后,在第606个配方实验中取得了成功,它就是现在还在用的阿斯凡纳明,代号「埃尔利希606」。
它既能杀死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又不伤害人体。这个药物的问世,开创了化学药物疗法的新纪元。
埃尔利希发明了最早的抗生素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实验室查看培养的细菌时,意外地发现培养葡萄球菌的琼脂里长出一小团绿色霉菌。他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培养细菌的溶液变清澈了,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全部被杀死了,弗莱明将这种霉菌称为青霉素。
很快,青霉素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地救护,拯救了上千万濒临死亡的盟军将士的生命。就连患了肺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是靠它才得以恢复健康。
青霉素与原子弹、雷达并称二战的三大发明
青霉素的成功轰动了全世界,人们把它同原子弹、雷达并列为二次大战中的三大发明。不同的是,原子弹和雷达是用于战争,而青霉素则是用于挽救生命。
人类从此时开始,有了有效对抗细菌的药物。
1859年,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被烟草的一种病态吸引住了,其症状是感染叶子上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区域,他在1886年将其称为烟草花叶病。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麦尔指出不能把此病归于无机物平衡失调。这可能是一个细菌病。
1892年,从事烟草病工作的是年轻的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他发现感染花叶病的叶汁,即使经过特殊的烛形滤器的过滤也仍具有传染的性质。这项观察提示了存在一种比以前所知的任何一种都小的病原,他认为该病是由产生毒素的细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