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国人质的古文(古文今译战国策)
关于战国人质的古文(古文今译战国策) 秦王召见陈轸,对他说:“我能否听听您的想法,您想前往何处?请让我为您准备好车马。”陈轸说:“我想去楚国!”秦王说:“张仪认为您想去楚国,我也知道您要到楚国去,除了楚国,您还能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我离开秦国必定要到楚国去,以顺应大王和张仪的想法,以此来证明我是否倾向楚国。楚国有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调戏那个年龄大的,受到年龄大的这个妻子的责骂;调戏那个年龄小的,年龄小的就答应了。过了不久,娶两个妻子的这个人死了。旁人对调戏的人说:‘你娶年龄大的那个还是娶年龄小的那个?’调戏的人答道:‘娶年龄大的。’旁人说:‘年龄大的骂你,年龄小的顺从你,你为什么还要娶年龄大的呢?’他回答:‘在别人那里,就愿意她答应我的要求。如果做了我的妻子,就愿意她为了我去骂别人。’如今楚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昭阳是贤明的相国。我作为秦国的大臣,如果常常把秦国的情况泄露给楚国,楚王必定不会留下我,昭阳也不会合我合作
图片源自网络
原文:
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
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情输楚,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轸出,张仪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曰:“夫轸,天下之辩士也,孰视寡人曰:‘轸必之楚。’寡人遂无奈何也。寡人因问曰:‘子必之楚也,则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之言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王以为然,遂善待之。
译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秦国的大臣,常常把秦国的机密事宜透露给楚国。张仪不能和这样的人共事,请大王驱逐他。如果他再想去楚国,请大王杀了他。”秦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
秦王召见陈轸,对他说:“我能否听听您的想法,您想前往何处?请让我为您准备好车马。”陈轸说:“我想去楚国!”秦王说:“张仪认为您想去楚国,我也知道您要到楚国去,除了楚国,您还能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我离开秦国必定要到楚国去,以顺应大王和张仪的想法,以此来证明我是否倾向楚国。楚国有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调戏那个年龄大的,受到年龄大的这个妻子的责骂;调戏那个年龄小的,年龄小的就答应了。过了不久,娶两个妻子的这个人死了。旁人对调戏的人说:‘你娶年龄大的那个还是娶年龄小的那个?’调戏的人答道:‘娶年龄大的。’旁人说:‘年龄大的骂你,年龄小的顺从你,你为什么还要娶年龄大的呢?’他回答:‘在别人那里,就愿意她答应我的要求。如果做了我的妻子,就愿意她为了我去骂别人。’如今楚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昭阳是贤明的相国。我作为秦国的大臣,如果常常把秦国的情况泄露给楚国,楚王必定不会留下我,昭阳也不会合我合作共事了。我将用这样的行动来证明我是否倾向楚国。”
陈轸出去以后,张仪进来问秦王说:“陈轸究竟会到哪里去?”秦王说:“陈轸当真是天下最能言善辩的人了,他看着我说‘他必定要去楚国。我对他就是没有办法。我就问他说:‘您一定要去楚国,那么张仪的话果然说对了。’陈轸说:‘不仅张仪这么说,路上的行人都知道会是这样。从前,伍子胥忠于吴王,天下君王都希望伍子胥成为自己的大臣;孝己敬爱自己的父母,天下人都希望孝己成为自己的儿子。出卖仆妾,被乡里买下,这才是好的仆妾;被遗弃的女人,如果嫁给乡里人,这才是好女人。如果我不忠于大王,楚王又怎么会让我做他的臣子呢?我忠于大王尚且被弃之不用,我不到楚国去,又能到哪里去呢?’秦王认为陈轸说得对,于是就继续好好对待他了。
注释:
秦王:此文中指秦惠王
车约:当作“约车”,约,准备
誂(tiao 第三声):同“挑”,挑逗
楚王:此文中指楚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