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坟墓被盗案(明朝奇案精明农民)
明朝坟墓被盗案(明朝奇案精明农民)送走训导后,穆太公亲自与长工一道,在县里的大街小巷将报条张贴了出去。训导吃了人家的酒席,又拿了礼和钱,本是有点不好意思,哪知穆太公又从袖里取出百十来张红纸,要训导给他写些报条,方便广而告之,内容便是“穆家喷香新坑,奉求远近君子下顾,本宅愿贴草纸“。不到一个时辰,报条也写完了。当时的县太爷都以爱民如子为信条,看了条陈,觉得很有道理,便按照县图,圈了几处可以修建厕坑的地方,免收地价,税率从优,每处厕坑每天交两文钱给官府,并将一切相关事务交于了穆太公。有了县太爷的批准,穆太公叫来几个长工,在规定地界内修建起了厕坑,每处各有五六个到八九个不等的粪坑,每个坑用小墙隔断,并粉刷涂墙,还向别人讨要了许多诗文字画,贴在厕坑内外的墙上,使厕坑文雅起来。修建完了以后,穆太公还找到本县的县学训导,让他给厕坑题个字,赐个名号,以壮声势。训导得知是为厕坑题字,本欲推脱,但看在润笔费的份上,冥思苦想后写下了“栖燕堂”
永乐年间,金华府兰溪县地处交通要道,物产丰富,五谷丰登,县民多是小康之家,更不乏坐拥万贯家私的富豪。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兰溪的穆太公,他是该县的首富,而他的发家方式令人叹为观止:靠倒卖大粪发的家!
穆太公名叫穆有方,50岁上下,娶妻金氏,生有一子,名叫穆文光。
有一日,穆太公去县城办城,看到县城没有公厕,许多人都是随地大小便。穆太公是农民出身,视粪便如金银。那时候,一户农民养两只猪,排出的粪便根本不够地里所需,所以还得在闲暇之余,在远近乡村田埂上捡拾粪便。城里人却如此随地排放,又没有得以好好利用,穆太公不禁有些痛惜。
于是,穆太公找了一个代笔,写了一条陈呈递给县太爷,陈呈里提到:县城内粪便狼藉,污秽满地,不但滋生蚊蝇,而且污浊空气,还会传染时疫。若是于各通衢街巷修建一些厕坑,使人们都去厕坑大小便,定期清扫,非但蚊蝇不易滋生,街巷也会因此清洁。如蒙县太爷恩准,小的愿意承建厕坑,不用官府分文,也不用官府管理,还能给官府纳税。
当时的县太爷都以爱民如子为信条,看了条陈,觉得很有道理,便按照县图,圈了几处可以修建厕坑的地方,免收地价,税率从优,每处厕坑每天交两文钱给官府,并将一切相关事务交于了穆太公。
有了县太爷的批准,穆太公叫来几个长工,在规定地界内修建起了厕坑,每处各有五六个到八九个不等的粪坑,每个坑用小墙隔断,并粉刷涂墙,还向别人讨要了许多诗文字画,贴在厕坑内外的墙上,使厕坑文雅起来。
修建完了以后,穆太公还找到本县的县学训导,让他给厕坑题个字,赐个名号,以壮声势。训导得知是为厕坑题字,本欲推脱,但看在润笔费的份上,冥思苦想后写下了“栖燕堂”三个字。穆太公看得欢喜,递上两盒礼,外加五千文钱的润笔费。
训导吃了人家的酒席,又拿了礼和钱,本是有点不好意思,哪知穆太公又从袖里取出百十来张红纸,要训导给他写些报条,方便广而告之,内容便是“穆家喷香新坑,奉求远近君子下顾,本宅愿贴草纸“。不到一个时辰,报条也写完了。
送走训导后,穆太公亲自与长工一道,在县里的大街小巷将报条张贴了出去。
果然,城里城外的百姓都来鉴赏新坑,不但出大恭的要进去,连小恭的也来光顾。特别是穆家还贴草纸,更是吸引了他们。那时候,一般人大便之后,都用稻草瓦片揩抹。如今见穆家免费供应草纸,一些人还为此起了占小便宜的心理:出了恭,也不擦,将草纸带回家去。
厕坑墙壁上花花绿绿的诗文字画也引人观看。人们登一次新坑,就如同看一次景致。特别是雪白的墙壁,比很多人家里的卧室还要洁净。因此新坑如厕者络绎不绝,有时还排起了长队。
为了方便女性,穆太公在旁边另外盖了一间女厕坑,专供妇人使用,来如厕的妇人比男人都多。
穆太公与两个长工,每天五更就来厕坑前发纸,连吃饭都顾不上。到了夜里,还要将厕坑锁上,防止有人偷粪。
有了粪源,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用,富余的也可以对外销售。
随着厕坑的名声越来越响,附近四乡八镇的农户都找到穆太公,要求趸买,每担一百文,没有现钱可以用柴米油盐等物品来换。
慢慢地,随着厕坑生意的日渐兴隆,穆太公卖粪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很快就成为了当地富足的人家。再加上他平时省吃俭用,没有几年,俨然成为了兰溪县的首富。
兰溪有一个无赖,名叫徐义,绰号开山龙,他还有两个结拜的兄弟,分别是猛烈虎张六、利言鹦鹉赵二。兄弟三人狼狈为奸,四处为非作歹,凡是县里稍微有钱的人家或商户,都受过三人的讹诈。甚至还会凭空捏造一些故事来,或是谋反,或是挑唆家族争产,以图从中获利。
徐义三人见穆太公以粪便发了大财,也是眼热,便来到厕坑寻衅滋事。
一天来厕坑几十次,进门就索要草纸,也不大小便,刚进去就出来,还是索要草纸。
县民对这三人本就避之唯恐不及,见他三天天在厕坑里外打转,哪里还敢再来?而穆太公见他们无理取闹,只图要草纸,遂和三人发生了争吵,三人大打出手,将看厕坑的长工打了个半死。这还不算,三个不让长工来掏粪坑,并把厕坑的墙壁涂抹得一塌糊涂。穆太公忍无可忍,一再讲道理,自己反而也被殴打。
生意受影响,长工被打,自己也被打,穆太公越想越气不过,便将徐义等人大闹厕坑之事告到了县衙。厕坑的修建,本就有县太爷的指令,县太爷不仅能从中得钱,还能得名,岂能容忍有人滋事?遂将三个各打二十大板,并勒令他们不许再去胡闹。
徐义三人被打,对穆太公恨之入骨,发誓定要让他家破人亡,死要无葬身之地。
赵二提出:“要想让他满门抄斩,就要给他加一个谋反大逆的罪名。“
张六说道:“一个卖大粪的,如何加上谋反的罪名?我看就说他赖账不还,欺压乡愚,欺男霸女!“
见赵二张六争执不休,徐义沉思良久,说道:“我倒有一个主意,定会让穆太公全家被满门抄斩,我们还可以得到一大笔钱。”听徐义如是说,二人不禁凑了上去,岂料徐义还是说要告穆太公谋反。
刚才二人还在因为不好捏造谋反的罪名,如今徐义却又提到要告谋反,怎样才能让官府相信呢?只见徐义思忖半晌后说道:“你知道当今圣上是谁?他又是如何即位的?当今圣上曾为燕王,穆太公的新坑叫栖燕堂,这不就是让圣上在厕坑栖止吗?这不是大逆是什么?但是,我们不能去县衙告,我们要去府里告!”
赵二也帮腔道:“听说朝廷派出的巡按已经到了金华府了,过几天到咱们县,我们拦轿告状,岂不更好!”
三人商议之后,各回各家,静候着巡按的到来。
几天后,巡按到了兰溪县,徐义三人不仅以“栖燕堂”此名诬陷了穆太公对圣上的不恭不敬,还说他以粪便贿赂村农,准备择日起事,打到南京,寻回建文帝后人即位,恢复太祖高皇帝的嫡系天下。
越级告状本要笞80大板,徐义不仅熬过了刑,还将告诉说得声泪俱下,没想到还真就感动了巡按,认为天底下居然有如此忠心的老百姓,便准了他的状纸,还调动地方驻军,将穆太公全家及宗族、亲戚、朋友全部捉拿案听审。
如狼似虎的兵丁们,按照黄册所刊,一个不落地将人全部捕获,连怀抱的婴儿也不放过。
巡按将几百人分别审讯。村农们不识字,只知道穆太公的新坑可以获得粪便施肥,哪知道新坑牌匾上的题名是什么,只将按照穆太公所说,寻找当时题字的训导,训导却又已经作古了。
既然穆太公不认识字,又不明白何意,更没有查出一件兵器,所谓要攻打南京之事,那就纯属子虚乌有了。巡按恼怒了,感觉自己被徐义三人愚弄了,立即将三人解送京城三法司问罪。
三法司再次进行刑讯,得知徐义等人所告的谋反大逆完全是捏造,便按律以诬告反坐,将徐义三人加重处置,予以杖一百,流三千里,加徒役三年。
永乐帝得知案情,质问徐义等人:“你以死罪诬告他人,若朝廷听信了你等之言,判决他人死罪,那人岂不是无辜受罪?你们肆意捏造、空口白牙就想达到杀人的目的,怎么有你等如此阴险恶毒无耻之人?如今你们也是自作自受!”
遂谕令三法司,这样的蛇蝎之人断不可留,如果一时留他性命,难保他不会再加害于人。三法司遵照圣旨,即日将徐义等人押赴闹市,斩首示众。
这个案子的审讯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刑讯逼供的场景,过程可以说是相当愉悦,而结局更大快人心,恶人自有天报,古人诚不欺我。
故事中穆太公这人很有特点,虽是一个农民,见识少,不可否认他有一双善于发现商机的眼睛。修建厕坑,对当时的人来说,想都没有想到,但他从随处排放的粪便、结合自己的出身想到了这样一个精妙的好点子;
而在修建和经营的过程中,穆太公更是属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没花太多的钱,就办成了一件于已于民于官有利的事,还得到了广泛的赞扬;
在经营中,穆太公也同样具有现代的思维,保证私密性(隔间),提高舒适感(厕坑里的装饰),强调参与性(免费赠送草纸),甚至还用到了营销推广的手段,从张贴海报到口口相传,到老客户的不断回顾。
唯一的不足是穆太公没有文化,而被人告上官府也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幸的是,在这次教训之后 ,穆太公不惜重金培养自己的儿子读书。儿子穆文光也不负所望,考中生员,再中举人,最后成为了一名知县,干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当然,在他的辖区内,设置厕坑也是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