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盐山能种栗子树吗(河北青龙县有树龄1000年的板栗树)
河北盐山能种栗子树吗(河北青龙县有树龄1000年的板栗树)河北古树名木之19 板栗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材果兼用树种,素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称。栗果营养丰富,淀粉含量高,既可生食、炒食、煮食、磨粉,又可制成香甜味美的糕点糖果等加工食品;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栲胶;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果实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木材致密坚硬,栗褐色,纹理直,结构粗,能耐水湿,是军工、车船、家具制作等良好材料。京东板栗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农产品,具有香、甜、糯“三绝”,是栗中之上品,誉满中外。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半圆形。树皮黑褐色,不规则纵裂。小枝有灰色绒毛,无顶芽。叶长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侧脉直达齿尖。初夏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葇荑花序,腋生;雌花1~3(7)生于总苞,着生于雄花序基部。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
下草碾村古板栗
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下草碾村的张皮沟,树龄1000年左右,树高13.7米,胸围682厘米,冠幅14米×10米。现在此树每年都正常结果30多斤。
古板栗树是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燕山一带种植板栗的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东周时期苏秦游说燕国时曾提到过燕山一带的板栗。苏秦对燕文侯说:燕国“南有碣石(今昌黎、乐亭一带)、雁门之饶,北(今青龙、兴隆一带)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枣栗之食,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引自《史记•卷六十九》)。
板栗章节页文字介绍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半圆形。树皮黑褐色,不规则纵裂。小枝有灰色绒毛,无顶芽。叶长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侧脉直达齿尖。初夏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葇荑花序,腋生;雌花1~3(7)生于总苞,着生于雄花序基部。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
板栗适宜生长于片麻岩母质土壤,喜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喜光,属阳性北方树种,耐寒、耐旱,抗涝性差,适应性强。自辽宁南向南均有分布,唯河北燕山板栗品质最佳。
在远古时代,板栗是人类生存的重要食物。《庄子·盗跖》中说:“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可见,华夏祖先的襁褓时期就与板栗结缘。板栗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我国有文字记载栽培板栗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有“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的记载;《左传》有“行栗,表道树也”的记载。说明当时,板栗树已经被种植入田地或作为行道树。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拥有千株栗树的人,其富裕程度可抵千户侯,说明栗树在当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到燕国游说,对燕文侯说:“燕国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者也。”西晋陆矶为《诗经》作疏也说:“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他方不及也。”
板栗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材果兼用树种,素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称。栗果营养丰富,淀粉含量高,既可生食、炒食、煮食、磨粉,又可制成香甜味美的糕点糖果等加工食品;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栲胶;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果实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木材致密坚硬,栗褐色,纹理直,结构粗,能耐水湿,是军工、车船、家具制作等良好材料。京东板栗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农产品,具有香、甜、糯“三绝”,是栗中之上品,誉满中外。
河北古树名木之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