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花鼓灯音乐分歌唱和锣鼓两个部分,歌唱以灯歌、民间小调为主,有数十个曲调,八百多首歌词,并有即兴编唱的特点,分独唱、对唱、齐唱等,锣鼓既能为舞蹈、歌唱伴奏,又能单独演奏,锣鼓曲牌有数十个花鼓灯后场小戏,内容丰富,剧目繁多。花鼓灯舞蹈又包括大场和小场。大场,又称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蹈。小场,又名小花场,是花鼓灯舞蹈的基础和核心,为兰花、鼓架子两人即兴创作并和表演同步进行的抒情舞。花鼓灯锣鼓音乐是中国打击乐中的精华之一。它节奏鲜明,边打边舞,极富表现力。花鼓灯舞蹈的节奏、步伐、动律产生于锣鼓音乐,二者关系极为密切。舞蹈是花鼓灯的精华部分,它包括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是汉民族民间舞蹈中语汇最多的一个舞种。花鼓灯舞蹈兼有南北文化之长,既有北方刚劲爽朗的特点,又有南方柔美的风韵,形成了热烈、奔放、迅捷、灵巧、优美、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特殊的美感力量。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

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4)

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数百年来,一直盛行在江淮之间,广泛流传,相沿戍习。淮南作为花鼓灯的故乡,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传统优势,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大批艺术人才。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5)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6)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7)

上世纪的70、80,抑或是90年代的淮南,每逢喜庆节日,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这种自娱自乐,敲锣打鼓,歌舞成风的群众性文化艺术。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8)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9)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0)

花鼓灯是典型的民间广场艺术。它以锣鼓为乐,运用折扇、手绢和花伞,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抒发丰收之后的欢乐心情。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1)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2)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3)

花鼓灯锣鼓音乐是中国打击乐中的精华之一。它节奏鲜明,边打边舞,极富表现力。花鼓灯舞蹈的节奏、步伐、动律产生于锣鼓音乐,二者关系极为密切。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4)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5)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6)

舞蹈是花鼓灯的精华部分,它包括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是汉民族民间舞蹈中语汇最多的一个舞种。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7)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8)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19)

花鼓灯舞蹈兼有南北文化之长,既有北方刚劲爽朗的特点,又有南方柔美的风韵,形成了热烈、奔放、迅捷、灵巧、优美、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特殊的美感力量。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0)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1)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2)

花鼓灯舞蹈又包括大场和小场。大场,又称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蹈。小场,又名小花场,是花鼓灯舞蹈的基础和核心,为兰花、鼓架子两人即兴创作并和表演同步进行的抒情舞。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3)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4)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5)

花鼓灯音乐分歌唱和锣鼓两个部分,歌唱以灯歌、民间小调为主,有数十个曲调,八百多首歌词,并有即兴编唱的特点,分独唱、对唱、齐唱等,锣鼓既能为舞蹈、歌唱伴奏,又能单独演奏,锣鼓曲牌有数十个花鼓灯后场小戏,内容丰富,剧目繁多。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6)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7)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8)

花鼓灯锣鼓是传统的伴奏乐器,是花鼓灯歌舞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歌舞者的动作和情绪,民间流传着“锣鼓一响,脚底板发痒”的说法。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29)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0)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1)

花鼓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并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对观众有极强的吸引力。目前,淮南市很多乡(镇)几乎都有一个花鼓灯班子,有的乡(镇)甚至有2、3个班子,最盛行时,淮南花鼓灯在江淮地区素有“千班锣鼓百班灯”之誉。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2)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3)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4)

近年来,花鼓灯也没有沉寂,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代表作品和书籍,奠定了保护和借鉴的基础。特别是一批老花鼓灯艺人,很多绝活至今看,也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5)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6)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7)

作为淮南市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我们希望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能够在淮南的土壤里更深的扎根,让淮南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更大的艺术魅力。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8)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39)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40)

又到一年春节时,我们的老花鼓灯艺人再次为淮南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拿出他们的绝活、展现他们的优美舞姿。在此,我们谨向这些老艺术家们表达我们最由衷的敬意。

淮南老城回忆(每个淮南人都抹不去)(41)

摄影:郑平

以上图片选自淮南图片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