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

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1930年代的宜宾接下来,兰台就为大家介绍日本“川菜之神”陈建民的故事。原因也很简单,今天日本人最爱吃的两样中餐“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都是陈建民在日本推广的结果。二战后,中国菜之所以能进入亿万日本普通家庭的餐桌,让“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成为日本主妇们的菜单,这都是陈建民的功劳。虽然陈建民只是一名平平无奇的川菜厨师,但是说他是“二战之后对日本普通人影响最大的中国人”,这不算是溢美之词。

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1)

陈建民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给大家介绍一位在日本被誉为“川菜之神”的中国厨师,他在日本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川菜厨师,甚至有日本媒体称呼他为“二战之后对日本普通人影响最大的中国人”

为什么日本媒体会认为陈建民这个川菜厨师是“二战之后对日本普通人影响最大的中国人”?

原因也很简单,今天日本人最爱吃的两样中餐“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都是陈建民在日本推广的结果。

二战后,中国菜之所以能进入亿万日本普通家庭的餐桌,让“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成为日本主妇们的菜单,这都是陈建民的功劳。

虽然陈建民只是一名平平无奇的川菜厨师,但是说他是“二战之后对日本普通人影响最大的中国人”,这不算是溢美之词。

接下来,兰台就为大家介绍日本“川菜之神”陈建民的故事。

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2)

1930年代的宜宾

01、

1919年四川南部富顺县西部的李桥乡一户姓陈的农户家,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了,他就是陈建民。

陈家世代务农,很穷,供陈建民读了两年小学就再也供不起了。

于是1930年,才11岁的陈建民就离开老家去到大城市宜宾做学徒,过早地离开家去外地讨生活,可能也养成了后来陈建民喜欢四处漂泊的习惯。

陈建民先在海清园,后在京川饭店当学徒,从跑堂的“么师”,再上灶当“锅儿匠”,其间经历了段“偷师学艺时期”,备尝了艰难苦楚,好在他十分聪明,又肯钻研又肯学,硬是学到了一些“手艺”。

特别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好师兄,不但在烹饪技术上指点他,还在为人处事上教导他。

陈建民在20岁左右后渐渐赢得了老板的喜欢,并把女儿许配给他招为女婿。旧社会的叙府城(宜宾),是川滇康商旅交往的结合点,比较繁荣热闹,烟、赌、娼等邪风盛行。

陈建民年轻又有“手艺”,加上一些烟朋赌友的拉拢,也迷上了赌博,师兄对他的行为经常加以教训。后来,陈建民在一次“大输”后,师兄怒不可遏,给了他一记耳光。

陈建民一气之下,决定出去“跑滩”另谋出路。

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3)

张大千

在此期间,陈建民还曾经得到后来新中国国宴主厨罗国荣的推荐,给张大千做过一段时间私厨,甚至张大千一度嫌弃陈建民做菜手艺,想炒他的鱿鱼,幸亏罗国荣劝住了。

不知道日后张大千知道自己曾经看不上眼的厨师,在日本成了“川菜之神”,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4)

1950年代的日本

02、

从宜宾出来闯世界后,陈建民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台北、高雄等地的餐馆谋生,此时他的烹饪技巧已经非常成熟,成了各大餐馆争相聘请的大厨。

但是,怎么说呢,人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的。

陈建民晚年回忆说他年轻时有种流浪癖,只要环境不如己意,就想出走;而在旧社会,厨师并不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职业,于是他只要稍微一受气,就会“出走”。

其实1948年,陈建民已经在香港著名的川菜馆——“川菜厅”担任厨师长,还曾被誉为香港“八大名厨”(餐厅老板自我炒作);但是就是因为一点小事儿,陈建民再次决定“出走”。

正好他一个厨师朋友黄昌泉准备去日本发展,陈建民和他一拍即合,两人决定一块去日本“闯世界”。

陈建民赴日之前还是做了两手准备的,他赴日时带了一口炒菜的铁锅、莱刀、够两桌筵席用的碗筷杯盘之类的中式餐具;这些中式餐具都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瓷器,陈建民打的主意是如果在日本混不下去,自己卖了这些瓷器回香港。

其实陈建民去日本也不是没有计划,他曾经在香港认识一位四川人陈海伦,她曾经在汪伪时期的上海一家宾馆做主管,和日本一些上层官员有交往,二战后,陈海伦担心被当成汉奸,先是跑到香港,后来又跑到日本。

陈建民就是投奔她去的。

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5)

战后日本首相吉田茂也是陈建民的顾客

03、

陈海伦可能是一个小汉奸,但是她确实对得起陈建民这个小老乡;很快,她的日本朋友要招待时任日本外务次长的奥村盛藏;陈海伦就让陈建民去掌勺。

没想到奥村盛藏第一次吃川菜就被陈建民的手艺俘虏了,不但见了陈建民,还提议陈建民可以在外务省附近租一个地方开餐厅,他会带外务省同事来光顾的。

至于陈建民的签证什么的,都由他来搞定。

在1950年代,日本外务省因为奥村盛藏的关系,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成了陈建民的“俘虏”,而且在奥村盛藏的介绍下,就连时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都经常光顾陈建民和陈海伦开的私厨。

在1950年代,陈建民做一桌私房菜的价格是5万日元,当时日本上班族一个月收入只有1万日元。

陈建民第二个机遇是1960年代,他在NHK电视台附近开了属于自己的四川饭店,此时他已经不是高端私房菜主厨了,作为一个老板兼厨师,他必须考虑客流,所以他根据日本人口味改良了麻婆豆腐以及青椒肉丝,尤其是青椒肉丝,他知道日本人比较崇美,喜欢模仿美国人吃牛肉,于是他就把青椒肉丝改成了青椒牛肉丝。

由于开在NHK附近,价格也比较亲民,所以很多NHK中层中午都选择到陈建民的餐厅吃饭,吃着吃着觉得陈建民手艺真好,干脆邀请陈建民参加NHK长寿节目——《今日的料理》。

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6)

年轻时的陈建民很像岳云鹏

由于陈建民的旅行经验丰富,所以除了四川菜,他也熟悉其他的菜色,可以满足节目料理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陈建民的四川式日语搭配他的表演,形成一股特殊的魅力。陈建民一下子就成了日本的明星厨师。

而且他根据《今日的料理》节目主妇收看多的特点,经常介绍一些简单的川菜,比如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的做法,使得这两道四川家庭菜走进了日本的千家万户。

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他让二战后日本老百姓都爱上了麻婆豆腐和青椒牛肉丝)(7)

陈建民是《中华小当家》原型

甚至日本著名动漫《中华小当家》的原型和灵感都源自陈建民,不然小当家怎么会祖籍四川?

时至今日,陈建民创立的“四川饭店”已经成为日本最大,最知名的连锁中餐店。

陈建民在1987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现代名匠”头衔,被评选为传统工艺和饮食文化上的职人。

毫不夸张地说,陈建民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的功劳真的不亚于鉴真大师,也因为陈建民的推广,使得川菜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中国菜。

END

猜您喜欢: